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877篇
地质学   662篇
海洋学   282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82.
本文试图采用卫星重力资料和一种新的反演方法来研究地幔的横向密度异常分布.先将密度异常△(r,,(?))在一个三维正交函数系下进行展开,其展开系数待定.然后,根据密度异常与重力扰动位之间的关系建立观测方程组,其中未知向量由密度异常展开系数组成,重力扰动观测向量由 GEM10B 重力模型中的位系数计算而得,并通过适当选取重力位系数的阶数,对观测向量进行滤波.最后,就下地幔(670km——CM 界面)作了实际计算.计算中,重力扰动位阶数取为2——11阶,密度异常展开式的截断阶数取为 K=4和 L=6,求解观测方程组时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结果表明:密度扰动值在670km 不连续面及核幔界面处达到极大值,且在环太平洋地区存在一高密度带,太平洋中部对应于一低密度区,这些特征与 Dziewonski 得到的下地幔三维波速异常分布特征相一致.但是,在南极地区、大西洋及印度洋部分地区,所得的密度异常分布与三维波速异常分布呈负相关,文章就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3.
柔洁  宋和平 《内陆地震》1991,5(1):42-47
在计算反应谱及土层反应时,发现反应谱的形态和大小只受时程的主要部分控制,由此给出主时段的定义和确定主时段的方法。主时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而且能够成为持时的一种有物理意义的度量。  相似文献   
84.
85.
文章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北京地区小麦气象产量主要特征及代表序列,并对该序列和北京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用交叉谱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在前期秋冬季中的4-6年的周期振荡(中心周期为4.5年)中有显著的相关,当前期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和气温在振荡中处于正距平时,当年的气象产量为丰年,反之为欠年;进一步对该序列与大气环流的静力和动力物理量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它们在同样的周期振荡中有十分强烈的表现,尤其表现在与动力物理量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环流-降水-谷物”系统的存在,并揭示在短期气候振动(4-6年)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6.
高向群  黄茂桓 《冰川冻土》1994,16(3):259-264
应用人造多晶冰开展了正弦振动荷载和恒荷载压缩蠕变实验。振动应力的最大值为0.50MPa,最小值为0.34MPa,对时间的平均值为0.42MPa,实验频率在10^-2-5Hz范围内变动。恒荷载实验的初始应力为0.42MPa,实验温度一律为-1℃。当应变很小时(低于~0.14%)样品在一个振动周期内发生的可恢复应变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一个振动周期内可恢复应变的量级为10^-4。振动荷载下样品最小平均应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本文着重阐述HMS系统的振动控制机理及其分析模型。在对试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HMS系统考虑其油液压缩性的“可压缩弹性”分析模型(简称“弹性”模型)。试验与分析证明,以该模型描述HMS的系统的工作状态是符合实际的。本文以所建立的“弹性”分析模型,对HMS系统各参数对底层柔性建筑抗震控制体系减震效果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结构,这些结论对实际工程抗震控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