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53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1364篇
海洋学   83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哈拉山铅锌矿床属高锌高氧化矿,矿区海拔高度4300 m以上.矿体赋存在断裂构造带内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区内岩性较为简单,矿体与围岩有一定的电性差异,通过频率域激电测量,圈定出低缓视幅频率(Fs)异常,经综合分析推测为s矿异常.经工程揭露,圈定出数条高氧化铅锌矿体.说明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下,频率域激电法对寻找氧化矿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2.
为查明土著微生物活动对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利用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中分离出的土著微生物(YH002)进行了微宇宙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高砷地下水中加入的葡萄糖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微生物大量繁殖,分泌的有机酸使溶液的pH值降低.在缺氧条件下,溶液中的OD值最高达到了0.189,pH值最低为6.22;在有氧条件下,OD值最高达到了0.286,pH值最低为6.04.溶液中As(III)的初始质量浓度为74 μg/L,占总砷质量浓度的11.2%,在加入微生物和葡萄糖后,在缺氧和有氧条件下,As(III)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8 μg/L和310 μg/L,占总砷质量浓度的42%和47%.微宇宙实验说明地下水中的土著微生物能将As(V)还原成As(III).   相似文献   
943.
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流层大气氧化性是对流层大气自我清洁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流层中大多数痕量气体都是通过氧化过程清除的.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的研究历史,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的研究无论是从测量技术还是模式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CO、NOx和碳氢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使得全球对流层大气OH浓度呈下降趋势,未来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些气体的排放情况.利用全球三维大气化学传输模式MOZART研究中国地区对流层大气OH自由基的分布和变化趋势表明,与全球OH自由基变化趋势不同,近10年来中国东部地区OH自由基浓度趋于增加.未来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仍是OH自由基测量技术的提高问题,OH自由基观测结果是完善对流层光化学机制和改进大气化学模式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44.
史权  朱雷  朱丹  王春江  王铁冠 《地球化学》2004,33(4):395-399
利用色谱氨化学电离质谱(GC-NH3CIMS)法分析了原油及烃源岩中的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与普通色谱质谱(GC-MS)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氨化学电离质谱法对含氮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氮化物含量较低或有芳烃共逸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氨化学电离质谱没有碎片离子产生,质量色谱图上同系物间没有碎片离子产生的相互干扰,定量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945.
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第 1 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 ( 1 999/ 2 0 0 0南半球夏季 )运用3H 胸腺嘧啶核苷示踪法研究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该海区细菌生产力比较低 ,变化范围在 4.5- 1 91ngC·dm- 3·h- 1 ,平均为 5 0 .4ngC·dm- 3·h- 1 ,其水平与Ross海相当。细菌生产力的变化较好地反映了浮游植物变化的特性 ,BP与PP的比值为 0 .41。表层水体中BP与DOC的分布特征呈反相关关系。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初级生产力及溶解有机碳之间的关系表明 ,细菌的活动受浮游植物活跃程度及其它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6.
微生物群落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对于生态系统正常执行功能和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营养富集和盐度增加为特征的全球变化深刻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揭示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浮游细菌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2个营养水平和3个盐度干扰强度水平(对照组、3‰和9‰)的室内模拟实验;基于同一时间点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细胞密度的差异,计算反应力、抵抗力、恢复力和时间稳定性等多个稳定性指标,尝试揭示群落的稳定性机制;借助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阐明不同营养水平下浮游细菌群落不同类群对盐度干扰的响应。研究发现,浮游细菌的细胞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在盐度干扰后降低,对盐度敏感类群相对丰度减少;盐度干扰后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碳增加,促进了适应干扰后环境的浮游细菌生长。更高的干扰强度显著降低了细胞密度,导致了更低的抵抗力;盐度干扰和营养水平在反应力、恢复力和时间稳定性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9‰盐度干扰下,高营养水平群落表现出最低的稳定性。多数稳定性指标之间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可以协同指示浮游细菌群落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之间并不显著相关,但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群落稳定性。未来淡水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和盐度增加将显著降低浮游细菌群落稳定性,多个稳定性指标的应用和高频次观测有助于了解浮游细菌群落对干扰的响应与稳定性机制。  相似文献   
947.
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根据方斑东风螺个体大小设立A、B、C(壳高分别为6.86±0.24、4.75±0.37、3.15±0.12cm,软体部干重分别为11.064±0.361、4.245±0.690、2.015±0.122 g)3组,盐度设13、18、23、28、33等5个梯度,实验水温为27—28℃。结果表明:(1)盐度、个体大小对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都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耗氧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O=aWb,其中a值的范围为1.365 5—3.072 2,平均值是2.236 8,b值的范围为-0.195 2—-0.093 6,平均值为-0.130 6。(2)盐度、个体大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排氨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排氨率(N)之间的关系也符合幂函数方程N=c Wd,其中c值的范围为261.769 4—360.427 9,平均值为320.643 4,d值的范围是-0.325 3—-0.189 0,平均值是-0.248 5。(3)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S)、软体部干重(W)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O=1.208-0.039W+0.039S(R=0.578,F=10.517,显著性概率=0.000)、N=-210.442-9.255W+2.965S(R=0.813,F=40.834,显著性概率=0.000)。  相似文献   
948.
尕林格大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祁漫塔格山与柴达木盆地结合部位靠近盆地一侧。本文主要针对尕林格矿床Ⅱ矿群内发现的热液性质的Fe-Ti氧化物共生组合(HYM)和新鲜镁铁质玄武安山岩中火成性质的Fe-Ti氧化物共生组合(IGM)的化学成分及其热动力学平衡进行了详细研究。镜下观察发现,HYM与镁铁尖晶石共生,钛铁矿呈叶片状平行于磁铁矿八面体的(111)面出溶,根据氧化反应的平衡公式计算得到出溶反应的平衡温度集中在581.8~688.9℃之间,氧逸度fO2介于10-14.74~10-17.94之间;IGM主要与岩浆中的镁铁质矿物相平衡,其出溶反应的平衡温度范围为690.7~740.3℃,氧逸度集中在10-15.44~10-17.30之间。计算结果表明,尕林格矽卡岩型铁矿的最初成矿温度可达700℃,接近于水饱和岩浆结晶时的温度,因此判断HYM形成于岩浆演化早期高温高盐度流体的最初冷却过程。由于早期高温高盐度流体与围岩地层中的镁铁质火山岩发生交代反应,淋滤出大量的Fe、Ti、Al、Mg、Cu等金属物质。在高温条件下,Ti和Al进入磁铁矿晶格,导致含钛磁铁矿在降温过程中经历了氧化出溶反应形成钛铁矿-磁铁矿共生组合。此外,由于热液受到镁铁质火山岩的缓冲作用,导致HYM和IGM各自平衡时的氧逸度很接近。  相似文献   
949.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marine bacte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bial polysaccharides represent a class of important products of growing interest for many sectors of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isolating new exopolysaccharides (EPSs)-producing bacteria from marine environments, particularly from various extreme marine environments. Many new marine microbial EPSs with novel chemical compositions,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fields such as adhesives, textiles,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ine for anti-cancer, food additives, oil recovery and metal removal in mining and industrial waste treatments, etc.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PSs produced by marine bacteria, including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together with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相似文献   
950.
淡水湖泊水体中溶解有机氮测定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溶解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是天然水体中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相对很少.本文对淡水中测定DON的两种常见方法即过硫酸钾湿氧化法(Persulfate Oxidation,PO)和高温催化氧化法(High Temperature Cata- lytic Oxidation,HTCO)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湿氧化法相对较为理想.湿氧化法对不同氮标准化合物的回收率较高,平均为96.0±3.0%以上(杂环氮化合物除外);对湖泊淡水样品,用PO法测定溶解有机氮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6.2%-12.5%.高温催化氧化法对不同氮标准化合物的回收率较低,平均为68.4±13.6%,需作进一步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