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430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尽管单一逆境条件对浮游植物产生的影响已被广泛重视,然而对于多重逆境条件对藻细胞生长生理的研究仍有空白。本研究通过测定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 Hulbert)光密度(OD750)、叶绿素a含量(chl a)、光合作用效率(F_v/F_m)、碳比(C/N)等多个生理指标,分析其在9种环境下(常温光照、低温和低温黑暗三种物理环境,结合全营养、缺、缺磷三种营养状态)对多重逆境的生长和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多重逆境条件下,单一物理逆境因素(低温或黑暗)较限制或磷限制对藻细胞生长和生理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营养限制并同低温环境双重作用对生物量和碳比产生显著性影响(P0.01)。此外,低温和黑暗条件耦合作用下,SYTOX Green染色强度处于较低水平,chl a稳定、F_v/F_m有所升高,强壮前沟藻在逆境环境下作为群体的衰亡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52.
蓝藻的暴发通常是藻类之间竞争的结果,了解环境中蓝藻与其它藻类的竞争特点和生存策略对揭示藻华暴发的机制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营养竞争为例,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细胞密度、胞内C、N、P、S四种主要元素含量以及培养基中总(TN)、总磷(TP)的消耗,研究不同营养等级(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以及单独N、P限制下两种藻在单独培养和共生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和竞争行为。结果表明:(1)在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条件时,单独培养下的两种藻生物量与营养丰富程度呈正相关;(2)共培养条件下,在高营养水平时铜绿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营养水平时小球藻具有竞争优势;(3)胞内C、N、P、S的测定发现,随着营养水平的下降,两种藻胞内N、P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少,而C、S并未呈现显著变化;(4)N限制时,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及最大比增长率μmax均大于小球藻;P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小于小球藻,而最大比增长率μmax大于小球藻。综合分析,同一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竞争优势的先决因子是N,小球藻是P。因此,从营养竞争与生物适应力角度考虑,降低水体中富余的N或适当提高P的浓度可让小球藻获得竞争优势,对限制单一物种的形成具有平衡作用,可作为防治藻华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53.
沉积有机质的碳稳定同位素值是进行古气候、古环境及生态系统研究不可或缺的主要研究手段,目前碳同位素主要利用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EA-IRMS)系统来测定。EA-IRMS测定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及样品进样量直接影响反应物在测试中的燃烧程度,从而影响测试数据的精度。本文利用EA-IRMS技术,以标准样品为参考,在不同转化温度下测试碳同位素值,研究保证测试精度的最佳反应温度条件;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含量样品的检测限,明确了样品含量与最低检测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精确测定同位素值的最低进样量。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测试精度有显著影响,在碳同位素测定时,将反应温度设定为900℃或以上时测试精度均能达到±0.2‰;同位素测定时,反应温度须设定为950℃时测试精度才能达到±0.3‰。实验得出样品含量与检测限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为R2=0.873,开展同位素测定时可根据此关系来判断和控制进样量。  相似文献   
54.
多年冻土储存了大量的有机碳、素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汞等污染物.全球变暖背景下,目前全球大部分的多年冻土都处于退化状态.多年冻土区土壤温度升高、多年冻土层解冻后,土壤温度水分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进而改变多年冻土区的物质循环.通过综述多年冻土区的碳、及污染物的储量及其在多年冻土退化下的迁移转化及输出特征,研究发现:多年冻土退化增加活动层厚度、形成热喀斯特地貌,一方面导致碳基和基温室气体快速释放到大气中,另一方面也向水生系统中输出溶解性碳组分及可溶性污染物,这些过程会导致多年冻土由碳、和污染物储存的"汇"转变为"源",并最终影响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明确多年冻土区碳、和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于全面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中,还需要结合多学科技术手段,开展多年冻土退化过程、水文过程与生物化学循环过程的系统集成研究,此外,还需加强汞、POPs等污染物的二次释放过程与碳循环的耦合关系研究,定量多年冻土中污染物二次释放的环境效应,以深刻认识多年冻土中物质循环过程并为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55.
陆地生态系统氮状态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循环密切相关, 碳贮量与碳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循环的影响 和限制。由于循环的复杂性, 在以往的大多数碳循环研究中, 更多考虑水分、温度和大气CO2 浓 度等因子的影响, 考虑碳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素可限制植物光合、有机质分解、同化产物的 分配以及生态系统对大气CO2 浓度升高的响应。根据目前有关碳模型的发展状况可将碳耦 合循环模型分为三大类: 一是静态模型, 它的土壤养分水平或者叶含量不变, 是常数, 这类模型 适合于在站点或素浓度变化不大的区域应用; 二是土壤限制模型, 能够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 收支, 在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中考虑土壤有效性的动态变化 的影响, 使模拟结果更为合理; 三是叶限制模型, 在NPP 的模拟中考虑叶片浓度的动态变化 的影响。这三类模型虽然都考虑了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 但在碳循环机理方面尚有不少欠 缺, 所以在研究中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以后的研究中, 应通过加强碳相互作用的实 验研究, 增进对碳过程的深入了解, 进而建立综合动态的碳耦合模型, 以减少目前碳循环研 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6.
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量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年长江口滨岸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季节性交换通量连续实测数据,建立无机界面交换通量空间插值模型与量算模型,对无机界面交换通量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滨岸湿地不同岸段无机季节性界面交换总通量量算等研究。结果表明:修正GIDS插值模型在无机界面交换通量空间插值预测过程中精度明显优于IDS方法,而略优于普通Kriging方法;长江口滨岸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交换通量空间分布在不同季节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分异特征;利用修正GIDS插值模型对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交换通量进行空间插值过程中,为提高通量量算模型精度,应采用1.2'×1.2'的空间尺度为最佳;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界面交换总通量量算表明,长江口滨岸湿地在春季向水体释放无机,是水体无机的释放源,释放量为1.33×104 t,夏季、秋季和冬季表现为净化水体中无机,是水体无机的吸收汇,分别净化无机量为4.36×104 t、6.81×104 t和2.24×104 t,全年总体表现为净化水体中无机,净化量为12.1×104 t;长江口多年水体中无机通量多项式拟合分析得出,2002~2004年3年长江口水体中无机通量平均值为52.6×104 t,滨岸湿地对长江口水体中无机的年均净化率达23.0%。  相似文献   
57.
细菌反硝化法是目前同时分析天然水中硝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最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反硝化菌的选取与培养,利用反硝化菌将硝酸根完全转化成N2O气体以及N2O气体的提取、纯化和同位素测定。该方法采用硝酸盐标准,对测试结果需进行试剂本底、同位素分馏、同位素交换校正。与传统方法相比,细菌反硝化法可同时分析低浓度微量水中硝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且速度更快捷,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58.
全球大气沉降急剧增加对内陆水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中国是全球三大沉降热点地区之一,为了充分了解沉降对中国内陆水体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治理方案,需要清楚地量化内陆水体的沉降通量。为此,本文利用LMDZ-OR-INCA模型结合内陆水体面积数据,获得了近三十年中国内陆水体沉降数据集,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内陆水体沉降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公开共享该数据集(https://ecodb.scidb.cn/detail?dataSetId=892431070195089408),并提供在线访问和下载服务。  相似文献   
59.
采集未破坏沉积物结构的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室内41 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沉水植物生长过程对间隙水中NH_4~ -N和PO_4~(3-)-P的浓度的动态影响,分析了沉水植物生物量与沉积物中磷释放通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物量增加,上部0-5 cm沉积物垂向各层间隙水中NH_4~ -N含量呈逐步降低,表现出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通量与沉水植物生物量存在负相关性;而间隙水PO_4~(3 )-P含量则随沉水植物生长呈单峰型变化,磷释放通量与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初步反映沉水植物在沉积物的生长过程中对磷吸收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0.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有机化合物是大气沉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循环的贡献不可忽视。介绍了大气中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测定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大气有机化合物向海洋沉降的研究现状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