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0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391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264篇
地质学   1119篇
海洋学   937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地下水库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的划分及确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地表水库调控指标的划分方法,将地下水库的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划分为死水位与死库容、正常蓄水位与调蓄库容、腾空库容和已占库容以及总库容,并提出了特征水位确定的一般原则以及承压地下水库的库容计算原理与方法。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库为实例,确定地下水库水量调蓄的死水位为115m,正常蓄水位为132m,结合现状地下水位,计算得出相应的死库容为1161.58×108m3,调蓄库容为1.75×108m3,腾空库容为1.57×108m3,总库容为1163.33×108m3。  相似文献   
22.
华北东部平原深层抽水井水跃值计算方法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水跃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与不足,认为在华北东部平原地下水位变化强烈的漏斗区,这些方法均难以应用。同时提出了C—G法,即一次定流量抽水同步观测抽水井和观测井的水位,合理地解决了区域背景水位对水跃值计算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修正后的多次定流量试验法——两次定流量抽水法相比,C—G法计算结果可靠。然后探讨了如何间接获取抽水期间抽水层区域背景水位动态资料的方法,校正背景水位波动对抽水水位的影响,采用自动水位计(DIVER)同步监测井中大气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最后分析水跃值随时间和抽水井水位降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3.
浙江省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确定方法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叶勇  王振宇  范波芹 《水文》2008,28(1):56-58
小流域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预测预警难度较大.本文结合浙江省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的实践经验,研究提出了以水位反推法计算临界雨量,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4.
30天记录的潮汐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目前,存在着不断增长数目的短期(例如30天)潮汐观测记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潮流观测记录已从自动记录仪器获得。这些资料需要人们去分析、研究和利用。多年来,人们通常用经典的调和分析方法来分析短期潮汐记录,而这些方法仅仅提供人们一些预先确定了的分潮的信息。事实上,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浅水分潮,而这些浅水分潮则是地区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25.
潮位是影响水下地形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之一,获取准确的潮位信息直接关系着潮位改正的正确与否。文中基于GPS PPK技术得到的GPS天线大地高,首先经过垂直基准转换,其次利用推算的姿态改正公式以及利用压力式潮位计获取的动态吃水进行姿态与吃水改正,最后采用小波变换进行波浪滤除,得到测深点精密的瞬时潮位。以琼州海峡为试验海区,采用上述方法获得测深点瞬时潮位,并与传统潮汐模型推算潮位对比,对比发现两者并不一致,且前一种方法得到的潮位趋势与测船的航向有很强的相关性。对测区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表明GPS PPK能够获得该区域的潮位,并可以反映该区域的潮汐特征。  相似文献   
26.
伶仃洋沉积动力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侧的伶仃洋,因径流下泄与潮流进退的流向不一,使它各分流口门的出口水道都有主槽和支槽之分,即都有主干水道和分汊水道。陆架高盐海水入侵又使伶仃洋内沉积动力过程在空间分布上发生差异,如沉积物分布有粗-细-稍粗之分;而水体中的密度、速度差异,常常产生锋带,对水下地形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全面认识发生在伶仃洋内的沉积动力作用,对深水航道的选线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7.
胶州湾环流和污染扩散数值模拟Ⅳ胶州湾变边界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胶州湾的潮滩面积约占高潮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而模拟包括潮滩在内的潮汐运动过程将能更好地重现这一实际的物理现象。为此.本文采用变动边界模型处理潮滩区域.并得到优于固定边界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8.
目前,调和方法仍然是潮汐的分析和预报中的一种主要的基本方法,其关键在于求得尽可能准确的调和常数。在湖汐分析中,经常遇到的是对于中、长期(半个月以上)记录的处理,对于这样的资料,已有许多良好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但是,有时我们也会遇到需要处理的短期观测资料,特别对于潮流,由于对它进行观测比水位观测要困难,常常不能获得较长期的记录,而需要从短期记录中分析出调和常数来。处理短期记录的方法也有不少,其中较为常用的是英国海军部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只能处理一次或二次周日观测记录,当观测天数较多时,只能分组进行计算得到几组调和常数,然后再求平均值由于各组的天文条件的差別,调和常数的准确度常常有相当大的差异,而计算平均值时却没有加权,这就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建议的方法将可以直接分析任意多次周日观测记录,因而简化了计算并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海洋中大多数区域的海流,特别是流速较强的海流,其性质以地转流为主。所以,海流流速流向的变化与海面的横流坡度,亦即横流两侧的水位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百多年前,Peslin(1872)首先将地转方程应用于墨西哥湾流上。后来,Dietrich(1946)引用丹麦灯船上所进行的海流观测结果和卡特加特海峡两侧岛上的水位观测结果,证实了地转方程的实用意义。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作者应用流速和横流水位差的这一关系,探讨了世界大洋和海峡等处海流的变动规律。例如,Montgomery(1938,1941),Hela(1952),Stommel(1953)及Wunsch等(1969)讨论了佛罗里达海流和湾流的季节变化与水位的关系;森安茂松(Moriyasu, 1961)和二谷颖男(1973)等讨论了水位与黑潮海况以及流速流量的关系;Wyrtki(1973, 1974a, 1974b)研究了西太平洋赤道流、赤道逆流流速流量的季节变化和海流两侧岛屿的水位差的关系。还有Sok-U Yi(1970)研究了朝鲜海峡中水位与对马暖流表层流速季节变化的关系;ΓaлepKИЧ等(1962)也曾讨论了爪哇海水位与流速的关系。 关于我国的台湾海峡,Wyrtki(1957,1961) 曾给出了台湾海峡表层流速的季节变化曲线,并将流速与高雄-澳门断面的水位差作了比较,绘制了两者的相关图。 现在,几乎普遍地认为:沿岸和岛屿上所进行的水位观测,可为研究海流变动规律提供方便、准确和连续的资料,是监视海流变动最合适的途径之一。 本文应用手头所有的资料,一方面从多年平均情况来讨论台湾海峡表层月平均流速与两岸月平均水位差的关系;另一方面以各年各月情况为例,来分析两岸水位差与海峡西岸水位的关系,供研究台湾海峡海流趋势预报方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30.
潮汐响应分析及非线性输入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对不同潮族进行带通滤波而后进行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潮汐进行分析。引用第一级预报水位构成的非线性输入函数分析非线性潮。给出了预报水位4至6级的组合公式。较好地分析了8,10两族。本文还以坎门和金山咀为例研究了各种输入函数的分析效果,并以预报方差和谱结构来考察输入函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