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及其评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常用的水文指标法、水力学法、整体分析法和栖息地法,4大类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就其适用条件和范围作了相关评述。认为不同的估算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已有资料条件和研究的目的,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2.
Barton泉域系统的4个出水口为Barton泉火蜥蜴(联邦政府列出的一种即将绝种的物种)提供了唯一的栖息地。大雨过后沉积物被冲刷,并流入爱德华兹含水层的Barton泉,因而常常使泉水变得混浊。  相似文献   
53.
世界湿地日     
《国土资源遥感》2006,(1):21-21
1971年2月2日,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国际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我国于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  相似文献   
54.
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与水生生物生存栖息相关的河流底质、水深、水温、流速、水质等生态因子进行研究。提出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适合度模型,从生物生存栖息地影响角度对河流治理工程进行科学的评价。以长江珍稀动物中华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中华鲟的各种生态因子的统计研究,分析整理出适宜其生存繁殖的河流水温、水深、底质、流速、含沙量及食卵鱼10个因子的临界指标,得出了这些因素的适合度曲线。发展了适合评价长江中华鲟栖息地的适合度方程,并用12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改验证,提出了适合评价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  相似文献   
55.
Combination of ecoprofile and least-cost model for eco-network plan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otecting requirements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species in isolated habitat patches are crucial factors of eco-network planning.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the method of eco-network planning for species conservation.Ecoprofiling was used to group the species by similar behavior types,namely,choice of ecosystem,area requirement,and short distance dispersal abilities.A least-cost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optimal corridor location to maint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A combination of ecoprofile and least-cost model was hired to develop an eco-network that promoted species conservation.A case study was also conducted in Bei-jing,China.In addition to the required ecosystem,habitat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habitat extraction.Habitat area can remove noise habitat patches because of lacking area.Short-distance dispersal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corridor requirements and avoid unneces-sary building requirements.Species with various dispersal abilities exhibi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corridor length and loca-tion requirement.Habitat isolation is the main threat for weakly mobile species,and habitat loss is the major risk of mobile species pro-tection.Different species groups also exhibit distinct landscape pattern demands for an eco-network,and the eco-network planning based on specific species can not protect other species.We proposed that a combination of ecoprofile and least-cost model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species conservation by eco-network planning.  相似文献   
56.
《地球》2011,(9):104-107
地球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六次大灭绝。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当今物种加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活动导致了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和环境遭到破坏。全球气侯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六次大灭绝。下面是在过去40年内新近灭绝的11大最典型的动物。  相似文献   
57.
根据2007~2009年7~9月渔汛期间我国鲐鱼灯光围网在东海的生产数据,利用海表温、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等遥感水质数据,分别将作业网次比例和单网次产量(CPUE)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数(AM)和几何平均数(GM)分别建立基于海表温、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结果表明,AM栖息地指数模型和GM栖息地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P<0.01),在HSI大于0.5的海域,2007~2009年7~9月平均作业网次比例在65%以上,各月平均CPUE均高于19.82 t/net。研究认为,AM模型稍优于GM模型。利用2010年7~9月生产数据及遥感水质数据对AM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认为,87%以上的作业网次和产量分布在HSI高于0.5的海域,CPUE为14~17 t/net,且较稳定,波动较小。研究认为,基于遥感水质数据的AM栖息地指数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东海鲐鱼渔场。  相似文献   
58.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鳍金枪鱼资源是南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目标种类,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根据2008-2009年我国海洋渔业公司在南太平洋海域的生产数据,结合表层、105 m和205 m水层温度,以及海面高度、叶绿素a浓度等海洋环境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按季度建立基于各环境因子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多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通过与实际作业渔场的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报准确性达到70%以上,具较高渔情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59.
2005年2月14日至2月28日,按照国家林业局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一部署,湖南省水鸟调查组围绕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横岭湖等洞庭湖区,共涉及到洞庭湖流域与长江交汇的6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较典型的湿地区域,进行了为期14天的野外调查。  相似文献   
60.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莱州湾最重要的经济蟹类,其资源丰度受栖息环境影响显著,为了解不同的环境因子对其栖息地分布的影响,根据2010~2020年夏季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莱州湾三疣梭子蟹栖息地适宜性及其影响因子。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选取变量因子,通过提升回归树模型(boosting regression tree,BRT)对因子进行权重分析,构建了4种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并通过实测值和预测值的Pearson检验,对模型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GAM和BRT优化的HSI模型好于其他3种模型(未优化模型,GAM优化HSI模型,BRT优化HSI模型),以生物量表征资源丰度的模型好于尾数表征资源丰度的模型,算术平均法构建的HSI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和相关系数高于几何平均法,对莱州湾三疣梭子蟹栖息地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对三疣梭子蟹栖息地影响较大,夏季栖息地适宜性较高的海域(HSI>0.7)主要分布在莱州湾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海域,中部和西南部海域分布较少。研究结果为莱州湾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