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946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327篇
地质学   1750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的形变应变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GPS测点的位移速率,用弹性模型公式计算了地壳应变参数.应变参量的变化表明,震前在地震区附近以压应变为主,应变速率较大.位移速率矢量显示出震前的震中地区相对周围为活动性较弱的“稳定”地区.地壳的形变和应变揭示出孕震体在挤压状态下积累了较高的应变势能.8.1级地震的同时期由于地壳释放了巨大的应变能而应变速率变化显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所产生的应变达到4.5×10-6以上.发震断裂带的平均左旋走滑量是3.31m(89°E~96°E).  相似文献   
82.
观测应变阶在地震应力触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泽华  石耀霖 《地震学报》2004,26(5):481-488
对中国钻孔应变台网观测到的昆仑山口西MS8.1大地震的应变阶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很多观测值与静力位错理论计算值不符合;② 北方地震较活跃地区的很多台站观测到异常大的应变阶,而南方构造运动较不活跃地区的台站虽然也观测到地震波动,但是应变阶不明显. 由此推断,地震的触发(可能是动态触发)作用对远场的实际地震应变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远场的构造活动(可能是断层活动)是否曾被地震触发,可能决定当地的应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对昌平台1999年3月11日张北地震与1999年11月1日大同地震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对实际地震应变变化有直接影响. 这证明观测到的异常大的地震应变阶可能是地震触发了当地的断层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83.
地球长波辐射与特大森林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广猛 《地学前缘》2004,11(2):424-424
过去人们把森林火灾原因归结于雷击、气温高或人为因素。1994年东北林业大学的王述洋等人将天、地、生的相互作用原理和规律引入森林火灾研究,初步阐述了森林火灾年季变化与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北太平洋海温、地震活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森林火灾重灾时段多与地球自转运动速度急剧变化、强地震高发期相伴。既然  相似文献   
84.
业已证实,发生在地壳中的地震能够’触发后续地震,但对于更深的地震这种触发机制是否存在还未见文献说明。浅断层相互作用的模型表明,静态(永久)应力变化能够触发附近的地震,一般在距原发地震几个断层长度的范围内(King et al,1994;Harris,1998;Stein,1993)。而由地震波携带的动态(瞬态)应力既可以触发附近的地震,也可以触发远震(Hill et al,1993;Harris and Day,1993;Belardinelli et al,1999;Kilb et al,2000;Gomberg et al,1997)。本文中,我们对2002年8月19日发生在汤加的深源地震序列做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静态触发作用和动态触发作用的证据。一次深度为598km的7.6级地震发生后7min,在相距300km的以前无震区发生了一次7.7级的地震(深度664km)。我们发现在第一个主震后,附近的余震往往集中在主震引发的静态应力升高的地区。但是第二次主震和其他的被触发的地震发生在距离第一次地震很远的地方,在那里静态应力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表明是动态应力触发机制在起作用。被触发地震的发震时间同主震的主要地震波到时并不对应,并且这种动态触发的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区下面或附近的无震区。我们认为这些地震是在接近临界状态的地区由瞬变效应触发的,而在这些地区,如果没有外部影响,地震起始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85.
巫山县污水处理厂高填方地基湿化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傅旭东  邱晓红  赵刚  邹勇  刘祖德 《岩土力学》2004,25(9):1385-1389
结合巫山县污水处理厂高填方工程,选取压实粘性土样,在室内进行了接近实际应力路径下的“单线法”湿化变形试验,研究了土样在不同的压实度、固结压力和湿化历史下的湿化机理、湿化前后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变化规律。取得的湿化变形试验成果表明,湿化使土样的变形模量和强度均有所降低;湿化变形不仅包括湿化体应变,而且包括湿化偏应变;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湿化变形减小。试验成果为巫山县污水处理厂高填方地基的填筑设计、控制湿化变形的措施和附加压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长江三峡GPS处理结果和应变背景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erneseGPSSoftware 4 .2对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GPS监测网络 1998~ 2 0 0 3年的 6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 ,结果表明 ,三峡库区与华南块体的水平相对运动在 0~ 3mm/a(± 0 .1~± 2 .0mm/a) ;蓄水导致的垂直形变区域主要集中在茅坪 香溪 巴东库段 ,近岸点垂直沉降的量级在 10~ 35mm左右 ,最大峰值区域香溪约 35mm(± 8.6mm) ,垂直形变沿远离库中心方向迅速衰减。采用贝塞尔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拟合该地区的应变率 ,推算各类水平应变场 ,结果表明 ,蓄水前各种应变背景在 10 -9/a~ 10 -10 /a量级。作为构造稳定地区 ,三峡库区近期因蓄水导致大规模形变 ,从而诱发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7.
论述了张北MS6.2、沈阳ML4.1、内蒙古ML5.9、日本北海道MS8.0、俄蒙中交界MS7.9、青海昆仑山MS8.1地震前后,锦州地震台体积式钻孔应变仪观测震前异常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潮汐因子、振幅因子、3点线性平滑滤波残差值等方法,识别异常。结果表明,体应变异常资料与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静载荷试验相结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质量评价的程序。  相似文献   
89.
邕宁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邕宁县蒲庙镇西北。距南宁市中心约27km,地处邕江支流八尺江畔。图1是邕宁台站的位置。台站构造背景是:北西向的右江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桂林-南宁断裂带在台站西约30km处交汇,台基岩石为坚硬、完整、大面积出露的石炭系灰岩。  相似文献   
90.
本台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67年2月,是1966年邢台地震后为监测华北地震活动而专门增设的首批地震台站,为建国后山东省境内第一个地震台。原名为泰安地区地震综合台,1971年9月被国家地震局定为国家基准台。台站处于鲁中隆起,莱芜弧形断裂带的北侧,辛庄至垛庄北西向断裂带的西侧,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