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1篇
  免费   2139篇
  国内免费   224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69篇
地质学   10131篇
海洋学   1517篇
综合类   533篇
自然地理   44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滇黔桂晚海西—中印支伸展裂谷海盆地的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文臣  周杰 《地质学报》1995,69(2):97-112
在详细研究各类喾体积的相序构成和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成因及地层分析的方法,恢复了已曹受严重构造破坏的滇黔桂伸展裂谷海盆地的地层格架,根据各类等时地层界面的性质和地层序列划分出了5个沉积幕,详细解剖了各沉积幕的三维空间构成。同时以沉积体系或为单位,恢复了各沉积幕中相应阶段的构造古地理环境,将伸展裂谷盆地的演化历史划分为陆壳初始裂陷和洋壳化阶段,盆地伸展扩张阶段、洋壳俯冲和盆地分化段以及盆地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温度条件下乙酸对长石溶蚀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本文报道了不同埋藏温压条件下乙酸对条纹长石溶蚀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1)在条纹长石溶蚀过程中,K、Na、Al优先释放,Si是最后释放的元素。2)在相对低温的条件下,长石溶出主要元素的比例远远偏离其化学组成,在相对高温的条件下,则接近其化学组成。3)在条纹长石中.钠长石比钾长石更容易分解。4)温度升高对条纹长石中Si的影响最大,其温度效应分别是K、Al、Na的9.2,8.6和5.4倍。5)不同温度区间Si,Al的温度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别,Al主要在小于95℃区间释放,而Si主要在大于95℃区间释放,此时将有约2/3的Si不能加入到高岭石中。因而在埋藏成岩过程中,自生SiO矿物沉淀造成的孔隙封堵作用主要发生在地温大于95℃的埋深中。6)相对高温高压的实验中获得了蛋白石等自生SiO矿物的沉淀,进一步证明Si主要是在高温区间释放的。  相似文献   
993.
罗明高 《沉积学报》1995,13(1):88-93
本文从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将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归结为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建立了一套利用反应自由能定量确定成岩作用顺序的方法。该方法将沉积岩成岩作用历史研究从定性引向定量,使其更具理论依据,结果更可靠。利用本方法对国内外两个不同碎屑岩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获得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的顺序完全一致,从而说明了该方法的良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4.
碳酸盐颗粒泥晶化由真菌类和藻类的穿孔所引起,颗粒泥晶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6种类型,泥晶套和泥晶铸型分别代表泥晶化的成长、成熟阶段。丰富的泥晶化颗粒为浅滩标志;泥晶化的深度与沉积速度成反比;泥晶化均匀程度与颗粒翻转次数成正比;颗粒泥晶化类型组合与风暴沉积有关;暴露环境出现溶蚀孔洞或负鲕。菌藻的泥晶化作用可加速海水及成岩压实作用对颗粒的破碎和细化并产生内碎屑和灰泥;鲕粒泥晶化后转变为辐射鲕和假鲕。  相似文献   
995.
深海钻探揭示的古新统—始新统界线上许多全球性变化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这些变化包括:岩性上从海绿石石英砂岩变化到粘土岩、粘土矿物组合从伊利石/蒙脱石为主变化为高岭石为主、大陆植物群的绝灭和迁移、钙质超微化石物种更新速度加快、底栖有孔虫绝灭和分异度降低、碳氧同位素强烈负异常、大陆哺乳动物演化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强度减弱、海洋环流模式改变、海平面上升、海底热液活动呈1~2个数量级加强。通过对古新世—始新世的地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古海洋学研究,确认古新统—始新统地层界线是全球构造事件的结果,表现为全球板块边界重组、扩张中心和转换断层模式改变、海底热液活动呈1~2个数量级加强。  相似文献   
996.
陈斯盾 《福建地质》1995,14(2):132-138
本文在1:5万尤溪县等四幅区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就本区广泛分布的梨山组沉积岩的沉积环境。通过沉积地层的基本层序划分、地方性剖面模式层序的建立及采用相分析,划分出辫状河及交织河沉积。辫状河积的河道宽、深化值大、沙滩及坝形成侧向连续的带状砂体。细粒沉积薄而少,多呈不连续状,构成“砂包泥”的宏观特征,交织河流具低梯度、低弯度、快速填积的低能及广阔的洪泛盆地,河道沉积的砂体在侧向上包含于细粒沉积物中,由于  相似文献   
997.
热水塘下二叠统位于滇西南澜沧江带西区,为一套弧前深水斜坡盆地环境的碎屑浊流、等深流沉积组合,其物源主要来自东侧的大陆火山岛弧。它们和更东的龙洞河组,形成澜沧江带海西期“弧前-火山弧-弧后”的构造古地理格局,表明思茅地块西侧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为活动大陆边缘,标志着滇西南古特提斯洋板块自西向东的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对气溶胶中 、 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浓度量值分别进行了阐述;对雪冰层中的 和 进行了本底划分,并对这些本底的来源、组成及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9.
云南岔河铜矿成矿时代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学  邵树勋 《地球化学》1995,24(2):180-187
早元古界岔河变质岩中铜矿石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年龄为951±36Ma,属于晋宁运动早期的成矿作用。矿石稀土分配模式与围岩相似,二者均以富轻稀土为特征,Eu轻微亏损,矿床成因与含铜变质岩系有关。黄铜矿的δ34S值分布范围为-12.47‰--5.32‰,平均值为-8.93‰。含矿岩系形成于近海开放体系中。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区域地层Cu、Mo、S的丰度较高,比泰勒的地壳丰度值高3-10倍。Cu在矿化过程中,变质作用和构造控制有重要意义,地层中的成矿元素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形成浸染状矿化和石英硫化物脉。该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热带区红土的分期及其时间序列和红土中的古环境记录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是华南第四纪研究中的两大重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多旋回的红土-沉积系列和红土-火山岩系列的时代及其环境记录所反映的华南气候、构造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并指出红土系列也是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之一,华南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与黄土-古土壤系列、冰碛系列以及河-湖相系列所记录的全球变化的多旋回性振荡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准周期为0.8Ma、0.4Ma、0.1-0.08Ma和0.04-0.02Ma的环境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