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The Puguang (普光) gas field is the largest gas field found in marine carbonate in China.The Puguang gas field experienced complicated evolution history from paleo-oil pool to gas pool.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eal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Puguang gas field through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leo-oil-water contact (POWC) and present-day gas-water contact (PGWC).POWC was recognized by observing the change of relative content of residual solid bitumen in the cores,and PGWC was observed using log and drilling stem test data.Two typ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C and PGWC were observed in the Puguang gas field:POWC is above PGWC,and POWC is below PGWC.The former is normal as oil cracking may cause gas-water contact to move downward.The latter can be interpreted by lateral gas re-migration and re-accumulation caused by changes in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C and PGWC suggests that during oil charge,the south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parts of the Puguang gas field were structurally lower than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parts.Thrusting from Xuefengshan (雪峰山) since Yanshanian movement and from Dabashan (大巴山) since Himalayan movement resulted in the relative uplift of the south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parts of the Puguang structure,which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Based on the paleo-structu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the most probable migration directions of paleo-oil were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and from the southwest to the northeast.Consequently,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Puguang gas fiel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namely,oil charging (200-170 Ma),cracking oil to gas (155-120 Ma),and gas pool adjustment (1200-0Ma).  相似文献   
112.
天然固体沥青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识别沥青的方法及其在显微镜下与均质镜质体的区别、沥青中出现的各种显微结构的特征及其对反射率的影响。根据沥青显微结构和光性特征划分了沥青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3.
王兆云  马超  龚德瑜  姜华 《地质学报》2020,94(11):3436-3448
地质体中沥青按沉积有机质的不同演化路径分为原生和次生沥青,次生沥青由于经历的地质作用不同,又分为生物降解水洗氧化和热裂解成因两种类型,本文重点讨论热裂解成因沥青。热裂解成因沥青是干酪根在生油窗阶段生成的原油,进一步深埋温度增高,达到原油裂解的热动力学条件,裂解生成天然气后的残余物。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原油有聚集型、源内分散型、源外分散型三种赋存方式,裂解分别对应形成三种赋存状态的沥青。通过四川盆地13口井60余块岩芯样品热裂解成因沥青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尺度的研究,沥青体积含量0. 1%~15%,形态有条带状、片状、块状、粉末状;赋存方式有裂缝(区域沟通油源的断层)、层理面、微裂隙、原生、次生溶蚀孔、洞等;赋存岩石有粗晶、中—细晶白云岩。伴生的包裹体发育丰富,可区分出孔洞方解石早期和晚期充填、白云石次生加大边、孔洞方解石微裂隙等方式,还有富沥青质的包裹体。颜色透明无色—淡褐色、无色—灰色、深灰色、深褐色等。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及不同比值反映了沥青的氧化还原特征。含烃包裹体均一温度从90~220℃,综合记录了油气生成演化的整个过程,以及经历的异常热作用;同一样品加大边中包裹体温度分布范围普遍比较宽,反映碳酸盐岩溶解重结晶作用频繁。基于沥青及其储集空间特征、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分析、包裹体研究,以及埋藏史、热史、油气运聚过程分析,四川盆地古老碳酸盐岩主力生烃层系筇竹寺组、灯影组一、三段烃源岩志留纪末进入生油门限,中二叠世大量生油,晚二叠世进入油裂解气门槛,晚三叠世油大量裂解生气;油气具有从北向南运移的特征,沥青大量形成期的分布与古构造叠合图是二次成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4.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泥岩之下的储盖组合)勘探潜力大,但勘探程度较低。独山子背斜位于四棵树凹陷的东部,在该背斜浅层的新近系沙湾组砂岩发现了准南最早的油田,而对其深层油气成藏的潜力尚有待研究。深探井独山1井钻探至上侏罗统齐古组(J_3q)储层,在6410~6418m上侏罗统齐古组岩心发现大量沥青沿着断裂面及其周围裂缝定向分布。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独山1井J_3q储层沥青抽提物的Pr/Ph值主要分布在0.12~3.48之间,δ~(13)C值多数集中分布在-29.9‰~-25.3‰之间;部分沥青抽提物的γ-蜡烷谱峰明显且存在异构体;规则甾烷C_(29)明显占优势且重排甾烷丰富;烃类是侏罗系和下白垩统烃源岩产生原油的混合产物。通过储层沥青产状、R_b、拉曼光谱及烃类包裹体GOI指数、储层定量颗粒荧光等实验分析,发现独山1井深层下组合存在两期油气运移,但未形成规模油气聚集。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和下白垩统烃源岩在新近纪开始大量生烃,且构造圈闭发育,有利于晚新生代油气成藏,但独山1井位于独山子背斜南翼斜坡油气运移路径上,因此未形成规模油气藏。因此,落实构造圈闭是深层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5.
梁天  石军  邹艳荣 《地球化学》2020,(6):683-689
以四川省西北部广元地区天然沥青为研究对象,对原始沥青抽提去除可溶有机质后开展了元素分析和固体核磁共振分析,得到基本参数。结果显示:富有机质的沥青质结构骨架以脂肪碳和芳香碳为主;脂肪碳以甲基、亚甲基为主;芳环簇规模较小,以小于三环的芳环簇为主。通过元素分析和NMR数据,得到了样品的平均分子式,拟合了沥青样品的平均分子结构图。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分子模拟对比,使得模拟图谱接近实验图谱,增强了平均分子结构的可信度,建立了沥青质分子模型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16.
根据平面电磁波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介质分界面发生的反射规律,利用雷达实测信号的幅值信息,实现了公路层介电常数的自动计算。并根据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建立了沥青材料含水率与介电常数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利用这二项技术可以实现应用探地雷达技术检测沥青公路的含水状况。  相似文献   
117.
高成熟度演化地区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易受到油气演化的影响 ,油气的聚集在储层中都留下了踪迹 ,既有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有利的一面 ,也有对储层形成伤害的一面。对和田河气田的碳酸盐岩储层薄片观察、凝析油气的地球化学分析和储层沥青分析表明 ,主要有 3期油气运移 ,分别为 :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晚海西期和喜山期。前两期都是寒武系来源的油气 ,均被生物降解或散失 ,喜山期是天然气的关键聚集时期。第一期以油相运聚的油气被降解 ,形成的沥青对储层造成了伤害 ,第二期以气相运移的油气多散失 ,仅在储层中留下凝析油 ,第三期油相运移的石炭系来源的油受到后期转移上来的寒武系干气的气侵 ,产生沥青质沉淀 ,使得寒武系凝析油被封堵 ,储层产出的凝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更接近石炭系源岩。  相似文献   
118.
朱晟 《岩土力学》2006,27(Z2):221-224
三轴试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应用于水利工程的沥青混凝土自身的孔隙率小,侧向作用效应十分明显,体积变形较小,且主要表现为剪胀特性,目前已有的非线性和弹塑性模型难以正确地反映复杂应力状态下的这种力学行为。考虑沥青混凝土不遵守关联流动法则和Drucker公设,其弹性系数伴随塑性变形过程而改变,建议了一个在弹塑性耦合基础上的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与室内三轴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9.
金顶铅锌矿床中碳沥青的分布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金顶铅锌矿床中碳沥青按产出类型可分为脉状、鳞片状、浸染状、眼球-囊状和胶结状;镜下则能见到粒间充填状碳沥青、裂缝状碳沥青、溶孔型和片状碳沥青。由于这些碳沥青产出的类型不同,其在矿床形成中的作用也不相同。对矿床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肉眼下能够见到的胶结状碳沥青、脉状碳沥青、部分鳞片状碳沥青,这些碳沥青对成矿元素起着活化、迁移的作用,也起着沉淀成矿的作用。眼球状-囊状碳沥青是后期充填的产物,对矿床的形成起一定的改造作用;浸染状碳沥青多属于原生沉积碳沥青,对矿床的形成仅起到一定的还原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宋土顺  刘立  蒙启安  刘娜  明晓冉 《世界地质》2015,34(4):1079-1084
为刻画储层沥青充填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以大庆长垣扶余油层储层沥青为研究对象,运用偏光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包裹体分析等技术进行分析得出:砂岩中棕褐色、黑色至暗色不透明物质为储层沥青。储层沥青发育在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中,含量分布为1%~16%,产状主要为孔隙充填,其次为孔隙壁衬式,呈分散状或定向分布。储层沥青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为1%~42%,平均为7%,含量随距青一段底界距离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储层沥青不仅使物性下降,同时也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增强,是储层致密化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