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9篇
  免费   1119篇
  国内免费   1046篇
测绘学   760篇
大气科学   2084篇
地球物理   705篇
地质学   1430篇
海洋学   971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139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Research, the name of which has been abbreviated to WASER, was inaugurated on 19 Oct. 2004 during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iver Sedimentation in Yichang, China. Dr. Des Walling, the President of the new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132.
利用鹤壁市淇县1971~2000年降水、底墒、蒸发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动态模型;根据干旱指数大小确定春旱等级,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实干旱指数在分析干旱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冬季发生在牧区的大范围白灾对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准确的白灾天气预报服务是我区长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4.
2002年我国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逐日8个时次地面天气报告资料,分析了2002年全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出现的12次沙尘暴过程以3月18~22日的强沙尘暴过程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我国北方地区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日数最多。另外,2002年我国沙尘暴高频期集中、早春多于晚春。主要原因是前期北方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3—4月上中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十分频繁且强度较强,4月下旬—5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几次较大范围降水,5月中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且位置偏东。  相似文献   
135.
苏日娜 《内蒙古气象》2004,(2):17-18,24
为了提高对T106模式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利用其中的西风指数、副高脊线及常规资料,采用两线图、经验公式的方法,对1999年6~9月内蒙地区发生的27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风指数与副高脊线变化特征与内蒙地区中期大范围降水过程有明显对应关系,对中高纬度地区确定中期降水过程有实用价值。由特征图解表明内蒙夏季区域性明显降水过程有利的天气形势主要是500hPa图上是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而盛夏旱涝时段的变化与东亚异常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6.
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用  李义天 《水科学进展》2004,15(5):576-583
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现象和研究成果都表明重金属以泥沙颗粒为载体迁移转化,描述重金属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必须紧紧抓住泥沙颗粒运动及重金属与泥沙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为此在对现有的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进行概括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水沙运动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泥沙颗粒运动及重金属吸附解吸不平衡过程,并结合水沙数学模型,建立了重金属迁移转化的耦合模型.同时在模型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表明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7.
压力式水位计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很难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对传感器的影响,泥沙不但会使传感器测量精度达不到测验要求,而且由于泥沙淤积还会给水位计的日常维护带来很大不便。目前进口传感器测量精度高、稳定性能好,但仍避免不了泥沙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压力式水位计———液压传感间接测量水位计,该水位计解决了泥沙对压力式水位计的影响,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水位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138.
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中的混沌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G -P算法以及Wolf提出的从单变量中提取Lyapunov指数的方法 ,分别计算了太原盆地 4组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结果揭示在自然状态下 ,太原盆地某些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水位变化存在明显的混沌特征。这不仅为以后建立水位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且也为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地质参数的时空变异性以及含水层结构的自相似性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9.
四川雅安地质灾害时空预警试验区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借鉴美国旧金山湾和香港地区的经验,提出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区建设和研究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初步建成了四川雅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1)根据现场考察和试验区地质灾害数据库,统计研究了降雨型滑坡的几何特征;(2)建成了由20台遥测雨量计构成的降雨观测网,取得了2002年4月~2003年8月的降雨观测数据;(3)结合历史降雨资料分析,初步研究了雅安试验区的年、日、小时和十分钟最大降雨特征;(4)研制了斜坡岩土体含水量野外监测仪,取得了桑树坡试验点2003年4月~8月的实时监测数据;(5)自上而下分4层研究了斜坡岩土层含水量变化,发现了岩土层含水量变化对降雨过程的滞后性;(6)基于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AMFP),利用地质灾害因子分析结果,分别计算了雅安试验区地质灾害"发育度"和"潜势度";(7)利用2003年8月23~25日的过程降雨观测资料,对雅安试验区在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了时空预警反演模拟研究,计算出的地质灾害"危险度"分布比较符合实际,"危险度"可以作为预警指数使用。  相似文献   
140.
通过研究探地雷达信号的小波变换的模特征点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揭示了探地雷达信号奇异点和其小波变换模极值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研究,对小波各级分解的模特征点进行变频域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地质雷达信号,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求解李氏指数,从而进行地质体边界的检测。无论从理论模型的论证还是实际资料的处理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