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1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为研究河流底泥疏浚工程对富营养化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选取巢湖双桥河开展为期一年的河流生态监测与调查,对比分析了巢湖双桥河疏浚前和疏浚后的水质指标、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底泥疏浚后双桥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氮、磷营养盐分别削减48.09%和19.09%;底泥疏浚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疏浚后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从1.86 mg/L下降到0.25 mg/L,下降了86.40%;疏浚后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疏浚前,且受季节影响较大;浮游甲壳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发现:pH、温度、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氮、总氮和氮磷比对浮游甲壳动物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底泥疏浚工程能显著削减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并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河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促进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向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双桥河这种受城市外源污染影响较大的城市污染型河流,在削减外源营养盐特别是氮输入的条件下,实施底泥疏浚工程可以促进其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612.
周期性水文节律是影响洪泛湖泊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以鄱阳湖中低滩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样方调查与统计方法分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中低滩代表性群落分别是灰化薹草群落和虉草群落;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5,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55,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均匀度偏低。虉草群落的均匀度、多样性指数高于灰化薹草群落,但二者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明显。土壤铵态氮、总磷及土壤含水量和高程是影响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其中灰化薹草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铵态氮高度相关,而虉草的均匀度则与土壤总磷关系更密切。此外,鄱阳湖中低滩环境下,灰化薹草群落的均匀度随土壤总磷含量的升高呈现U型响应曲线,虉草则是倒U型,这表明,鄱阳湖中低滩环境下,灰化薹草群落和虉草群落生物多样性对单个、同一的环境因子存在不同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13.
物种中文名,即物种学名的中文译名,在生物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名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拟定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现有海洋浮游甲藻的中文名比较混乱,甚至很多属缺少中文译名,不利于国内同行科研交流、管理部门决策处置及科普宣传等。本文以AlgaeBase藻类数据库中收录的海洋浮游甲藻的有效拉丁名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文浮游植物文献书籍中的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参照已报道的中文拟名规则,通过溯源考证、参考形态学特征等方式规范了部分浮游甲藻的中文属名。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甲藻共计152个属,其中有77个属有唯一的中文名报道,且被广泛应用,予以保留;有12个属有两个及以上的中文名,且使用比较混乱,结合文献及这些属的形态特征,为之拟定了比较合理的中文名;有63个属暂无中文名,依据其建立时的文献资料,详细考证其拉丁属名的来源、原始含义及其形态特征描述,为其拟定了较为合理的中文属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4.
2006年10月在黄海冷水团海域的三个站点开展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和生物量调查,进行了微型异养鞭毛虫的现场摄食实验,通过荧光标记细菌法和消化系数法获得该海区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摄食率,并估算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结果显示,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分别为0.36×103~1.13×103,0.39×106~1.13×106和0.04×104~3.74×104cells/cm3,温跃层以上明显高于底层。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为5.33~14.89个/(HF·h),对蓝细菌的摄食率为0.26×102~23.10×10-2cells/(HF·h),摄食率随深度而下降。微型异养鞭毛虫每天能消耗9.27%~33.08%的异养细菌现存量和8.12%~16.09%的蓝细菌现存量。同时,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日摄食量各占它们生产力的2.66%~13.10%和8.12%~16.09%。研究表明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摄食可能不是秋季黄海冷水团海域浮游细菌及其生产力的主归宿。  相似文献   
615.
对广州地区典型乔木的降温增湿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以广州某校园住宅小区为模型进行了参数化研究: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对仿真平台进行了校准,以提升其仿真精度(如室外空气温度及湿度的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低至1.49°C和5.63%)。其次,为了全面揭示乔木树种的实体形态及其群落特征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建立了芒果、蒲桃、小叶榄仁、细叶榕、腊肠树、白千层6种乔木仿真模型,采用ENVI-met对单株植物和植物群落的热环境调控作用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冠幅、树高对植被下方的地面温度和显热通量影响较大;植被在10 m高度以上时植被群落的降温效果较好,单株细叶榕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相比低矮植物,白千层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果更好,在中午时分其降温程度和增湿强度分别比低矮植物高约1°C和约5%。选择合适绿化乔木可有效降低居住小区的热岛现象,增加空气湿度,提供更舒适的室外环境。  相似文献   
616.
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考虑捕捞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污染对浮游生物的削弱作用,并考虑浮游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建立了一个新的海洋浮游生态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并得出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和发生Hopf分岔条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捕捞强度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稳态的影响,并且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17.
胶州湾浮游病毒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2007年6~8月胶州湾14个站点的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检测,分析了病毒在不同月份的水平与垂直分布变化,发现胶州湾浮游病毒的丰度在0.48×107~22.78×107个/mL之间,平均值为(5.72±4.72)×107个/mL,7月份病毒丰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月(P0.01)。病毒呈现从湾内至湾口至湾外递减的趋势,病毒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病毒-细菌比率(VBR)范围为3.90~150.72,平均值42.05±28.55,处于较高水平。利用多元相关性分析发现,病毒丰度与异养细菌丰度、聚球藻蓝细菌丰度和叶绿素a含量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5(P0.01),0.265(P0.01)和0.604(P0.05),确定系数R2分析表明,异养细菌和叶绿素a对浮游病毒丰度的影响基本相当。病毒丰度与温度、盐度无明显相关性。对VBR的分析表明,调查区域藻类病毒占总浮游病毒的比例较高;通过VBR与异养细菌丰度的负相关性分析,认为胶州湾噬菌体的宿主菌种群较单一。  相似文献   
618.
于2006—2007年5—10月间在黑龙江黑河段水域设置了六个采集点,同时进行藻类植物调查,经鉴定共发现藻类植物146个分类单位,包括110种31变种5变型,分别隶属于5门7纲15目31科57属。对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度变化及其环境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黑河江段藻类植物的群落组成表现出种类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的特征;各采集点的藻类植物大多为淡水普生种类,有一些属于寡盐种类,中性偏弱碱性种类,还出现了一些冷水种和山区特有的种类,这些种类的出现与黑龙江黑河江段属于明显的高寒山区性河段这一地域特征相吻合。藻类植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黑龙江黑河江段pH值变化呈中性偏弱碱性,pH值年内变化趋势不明显(6.7—7.4之间),水域水温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P0.01),呈现夏季高,春季和秋季低的现象。藻类植物的个体丰度变化受水温变化的影响显著,其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从优势种群看,黑龙江黑河段水域的藻类植物主要为贫至中营养型水体的指示种类,只在个别采样点出现少量的耐污种类,但并无向富营养化转变的趋势,说明黑龙江黑河江段整体水域环境目前无显著污染,处于贫至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19.
钙同位素是近20a来才被人们关注的海洋中阳离子同位素,通过对东北印度洋近30万a来冰川旋回中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 壳体δ44Ca的研究,并与δ18O和δ13C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冰川旋回中水圈、气圈、生物圈的Ca循环和C循环的一般模式:当大洋生产力升高时,由于海洋生物构建硬体的需要取走大量CaCO3,生物固定Ca2+和CO2的"泵"功能增强,海水中δ44Ca值升高,引起大气CO2浓度降低,促进了全球气候变冷;当大洋生产力降低、生物总量减少时,生物对Ca同位素分馏的弱化和对CO2需求的减少,必然导致大洋海水中δ44Ca值降低和CO2浓度的升高,大量CO2逸出海面,作为全球 CO2的"源"促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620.
海州湾是南黄海赤潮高发区之一。为研究浮游细菌与赤潮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1月在海州湾赤潮期间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了8个站位的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样品,获取了温度、盐度、叶绿素a以及氮、磷、硅营养盐浓度等环境因子信息,分析了赤潮原因种及浮游细菌群落结构情况。结果显示,此次赤潮原因种为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及塔胞藻(Pyramimonas sp.),发生赤潮时水温、盐度较低,盐度与赤潮异弯藻的分布有一定的联系。使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调查海域的浮游细菌情况,结果显示赤潮发生站位的浮游细菌多样性略低于其他非赤潮发生站位,优势细菌与其他站位有明显不同,以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红杆菌目(Rhodobacterales)和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为主。赤潮发生站位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站位可能处于不同的赤潮阶段,对浮游细菌群落具有不同的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黄杆菌目与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表明黄杆菌目与赤潮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