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07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7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地壳内部的情况是复杂的,特别是当今地下的情况,而震中迁移交汇的现象可暗示构造运动加力速度快的地区,因此与大震位置的预测有关。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中国西部大地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实践为基础, 简要总结回顾了利用大地形变进行强震预测研究的工作思路、方法和一些进展; 进而结合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 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变形背景和已有的研究结果, 分析和探讨了基于大地形变监测、 并考虑地震构造的差异性来进一步提高大震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本文用三维非连续变形与有限元相结合(DDA+FEM)的方法,在青藏川滇地区三维构造块体相互制约的大背景中,通过用GPS资料做位移速率边界约束和震源机制约束,计算得到研究区的初始位移场和应力场与该地区GPS测量结果和震源机制分布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数值模拟1997年玛尼7.9级大震的发生过程,研究大震引起研究区各块体边界断层应力状态变化的特征.(1)发震断层两侧发生左旋走滑错动,最大水平位错大约7 m;(2)深部位错面上位错分布与用地震波资料震源反演的结果类似;(3)最大差应力变化等值线图与由星载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场图像相似;(4)地表垂直位移表明地震断层面略向北逆冲.计算模拟得到了玛尼地震发生引起青藏川滇地区构造块体系统各边界断层上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分布,表明玛尼大震的发生除了使其发震断层的两端库仑破裂应力增大,应力进一步集中外,位于上地壳层上东昆仑断裂中段的2001年昆仑山8.1大震(H=11 km)发震断层段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约2 MPa,位于中地壳层上喀拉昆仑断裂带中的2008年改则6.9级地震(H=30 km)发震断层段的库仑破裂应力也增加约0.7 MPa,可见这两个已接近破裂强度地段的失稳对发生大震起了一定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也表明:作者发展的三维DDA+FEM方法能有效地用于大震活动与各构造块体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65.
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断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和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还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原理上,断裂滑动速率可以用总位移量除以其累积时间而获得,但准确地确定断裂滑动速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方法和研究者测定的同一条断裂的滑动速率可以相差3倍。文中通过对河流基座阶地演化及其对走滑断裂错动响应过程的分析发现,当一条山前河流切入河漫滩使其废弃形成阶地后,断裂的走滑位移使得河流两侧的阶地陡坎都遭到错动,其中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入河道而遭到河流的侵蚀,另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离河道,受到河流上游右侧地貌的保护而免遭侵蚀。因此,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的位移在上阶地形成时就开始积累,阶地面的暴露年龄相当于位移累积的起始年代。另外,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在下阶地停止侧蚀(可能同时开始接受沉积)时就开始累积位移,下阶地的初始沉积年代也代表阶地陡坎位移开始累积的时间。当然,如果能够获得被位移阶地陡坎的上下阶地年龄,就更能够把滑动速率限定在可靠的范围之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3种利用河流阶地确定走滑断裂滑动速率的方法:第一是利用上下阶地年龄限定  相似文献   
66.
初涉地震科普宣传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地震科普宣传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遇到汶川8.0级突发大震,科普宣传就更加重要.我退休后,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和安排,做了一些地震科普宣传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汶川地震后,经常被媒体追得手忙脚乱,团团转.从地震科普宣传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几点.(1 好对公众的宣传,自己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67.
关于用科氏力预测最大余震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测余震最大强度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用该效应对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最大余震所作的正确预测.  相似文献   
68.
琼中地震台典型震例记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琼中地震台CDSN数字地震仪记录的具有典型震例的分析,提高了日常分析水平及大震速报质量.  相似文献   
69.
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汶川8.0级地震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中长期及年度趋势预测过程。作者根据地震活动图像特征作出了较好预测,明确指出四川石棉-冕宁和汶川-松潘一带,2008年前后,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但带短期预测特点的2008年度大震危险性,作者没有作出确切的预测。本文思考了相关的经验教训并对改进分析预报工作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70.
选用了兰州地震台大震速报仪器 DK- 1中长周期记录仪记录到的 1990年 1月~ 1999年 3月的大震速报地震共 5 44个 ,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纂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给出的震级比较 ,对兰州地震台 DK- 1地震仪测定的面波震级 (Ms)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兰州地震台大震速报 DK- 1地震仪测定的面波震级(Ms)偏差与震中距离、震中区域及地震大小有关。给出了不同震中距离、不同震级范围及不同地区发生地震的面波震级台基校正值 ,供在今后的速报工作中参考使用 ,将有助于提高兰州台大震速报的震级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