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64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川黔湘交境寒武纪二级层序的划分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世球 《地球科学》1997,22(5):466-470
根据时限、造山幕和水深变化,将研究区寒武纪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即早世中层序Ⅱ1,中世和晚世为正层序组Ⅱ2和Ⅱ3,它们都肯SB1型底界面,二级层序与二级海平面变化对应,从不同块体二级海平面变化比较可看出扬子 块与华北板块、北美板板块极不相同,反映它们之间的距离较大;而与塔里木地块非常一致,说明两者的距离极近,这些异同与三叶虫生物地理分区吻合。  相似文献   
992.
湘西北奥陶纪碳酸盐台缘的变迁与海平面升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明  陈建强 《地球科学》1997,22(5):479-483
通过综合多方面的地质资料,包括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的生态类型、碳酸盐台地的迁移以及坡折位置的变更等来判断湘西北地区奥陶经平面变化,在湘西北地区海水深浅变化、台地边缘迁移和坡折位置的变更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从而可勾画出海平面变化曲线,两河口阶和宝塔阶是海平面上升期,调 阶和五峰阶是海平面下降期,其间牯牛期有一次不匠海平面变化,该区三次海平面升降旋回与Ross于1988年所作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3.
贵州东北部下-中志留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强  李志明 《地球科学》1997,22(6):559-564
贵州东北部下、中志留统(Llandovery-Wenlock统下部,439~427Ma)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OS1—OS6),其平均延限约为2Ma.OS1由龙马溪组和香树园组构成.雷家屯组包括两个三级层序.OS4由马脚冲组和溶溪组构成.秀山组和回星哨组构成OS5和OS6层序.OS1为I型层序,其余为Ⅱ型层序.三级层序均发育TST和HST,而缺乏LST和SMST.层序的发育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有密切关系.加里东运动造成的扬子地台持续上升对二级层序的组成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严维枢 《热带地理》1997,17(2):173-178
潮汐站资料分析表明香港地区海平面每年以1mm的速度上升。然而,在沿海填海地区,由于受长期地面沉陷的影响,下沉速度超过上升速度,导致海平面明显相对上升。受大规模地面沉陷的影响。填海区在台风暴潮期间极易受海水浸淹。为了有助于未来海岸的开发,建议利用现有技术水平的测量方法,包括卫星测高和激光测距方法等,对填海区进行长期连续的地面沉陷监测。对下沉问题提出预警,以便采取措施,如修筑海提,建抽水站等,以抵御海  相似文献   
995.
996.
深水浊积体系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海(湖)平面升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  曹林 《世界地质》1995,14(4):8-12
主要介绍了当前深水浊积体系成因类型的研究趋势,并且讨论了深水浊积体系的形成与海(湖)平面升降的关系。海相深水浊积体系的划分主要强调物源区性质和沉积物的结构,代表性的划分方案包括点泊、多源和线源3种背景12种成因类型。湖相浊积体系的划分则主要强调浊积体系在湖泊中地理背景,典型划分方案由6种成因类型组成,海相深水浊积体系可形成于海平面升降的整个过程之中,湖相浊积体系则主要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时期。  相似文献   
997.
华北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华北板块沉积层序的研究,认为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形成于一个二级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其中包括4个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分别发育于晚石炭世早期早时,晚石炭世早期晚时至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在世和中二在早期至晚二叠世早期。每个三级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又包含了若干个四级升降旋回。海平面变化具有全球性和等时住,本区的二级和三级海平面变化可与俄罗斯地台和北美地台等对比。  相似文献   
998.
999.
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研究的内容、方法与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研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开展刚刚兴起的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全球变暖引起的下一世纪海平面加速上升对沿海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对影响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总结分析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二十九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沉积学及地层学方面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动态,其中重点介绍了层序地层学及海平面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还概述了海洋事件沉积及地层学方面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