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冠瘤海鞘同种群聚的化学诱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冠瘤海鞘成体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及不同的幼体密度对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瘤海鞘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在5%和10%的浓度下均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但被囊萃取物的诱导效果明显强于幼体萃取物;幼体密度高于25只/cm3时,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幼体密度低于10只/cm3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不受密度影响.这些结果提示海区中冠瘤海鞘的同种群聚可能与其被囊或幼体内含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42.
鲸鲨的警示     
吉红 《海洋世界》2005,(9):22-22
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体长最长可达到20米,常见的也有8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海中巨无霸。它巨大的蓝灰色身体两侧有显著的皮嵴、黄色的斑点和横纹,尾鳍上半叶向上面翘着。鲸鲨个头虽大,嘴也大,但是脾气却是很温和的,吃东西时只是通过海绵状的鳃滤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  相似文献   
43.
应用位错理论和摩擦磨损原理对积屑瘤和鳞刺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并对它们的消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解释。认为积屑瘤和鳞刺的形成及其变化与材料的强度-温度特性和位错行为有关,揭示了积屑瘤受前刀面摩擦挤压作用和切削温度影响的本质,确立了鳞刺形成的四个阶段(空洞形成、裂纹形成、裂纹扩展、拉裂)及其机理,强调了后刀面摩擦挤压作用对鳞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淋巴管发育异常性病变是儿童较常见的脉管性病变,本文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成像技术、成像方法对淋巴回流障碍、淋巴管扩张症、淋巴管畸形、淋巴管瘤病的影像学特点及疾病的解剖基础和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直观地显示淋巴发育异常性疾病特征性的影像改变,为临床诊治淋巴管疾病提供精准的和适当的诊疗信息及监测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内胆汁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临床证实的外伤性肝内胆汁瘤的影像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有CT检查资料,2例病程中行MRI检查。全部病例伴肝实质挫裂伤,外伤后短期内CT或MRI检查提示肝内大片状低密度或长T1长T2信号影,随访中很快出现水样密度或信号影。其中囊状单发7例,多发3例。多发者沿胆管树呈囊袋状排列。除7例随访中渐小外,其余3例均经手术或超声或CT引导下引流治愈,其内容物均为胆汁成分。结论:认识外伤性肝内胆汁瘤CT与MRI表现特征对于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以及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性腺发育成熟的关系.结果显示,DA和5-HT免疫活性定位在脑神经节中大小2种类型的神经细胞,DA免疫活性还定位在不同发育时期神经腺上皮细胞.5-HT受体免疫活性存在于脑神经节小型神经细胞和大生长期神经腺上皮细胞.在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性腺中均检测到DA、5-HT及其受体,提示DA和5-HT可能参与调节皱瘤海鞘的性腺发育.皱瘤海鞘为雌雄同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证实,海鞘性腺能够合成和分泌性类固醇激素,大生长期性腺中雄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含量分别为25.8±0.0、38.9±0.2和14.3±0.6pg/mg,提示性腺既是生殖组织也是内分泌组织.上述发现为证明尾索类海鞘可能像头索类文昌鱼一样,具有原始的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神经节-神经腺-性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浙西地区奥陶系砚瓦山组瘤状灰岩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奥陶系砚瓦山组瘤状灰岩中瘤体和基质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及碳氧同位素等做了系统研究,并从其基本特征、尤其是碳氧同位素特征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瘤状灰岩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瘤状灰岩的瘤体和基质存在明显差异:瘤体主要由方解石组成(70%~98%),基质则以黏土矿物为主(40%~78%),方解石次之(20%~58%);瘤体和基质的δ13CVPDB值分别为0.5‰~1.4‰和-0.4‰~1.1‰,平均值分别为0.9‰和0.2‰, δ18OVPDB 值分别为-12.8‰~-8.0‰和-11.7‰~-9.0‰,平均值分别为-10.6‰和-10.3‰;每个样品中瘤体的碳同位素值和形成温度均比基质高。黄泥塘剖面砚瓦山组瘤状灰岩是沉积物沉积时期周期性底流溶解和成岩过程中差异性压实和压溶共同作用的产物,瘤体原岩中非碳酸盐组分含量及后期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瘤状灰岩不同的存在形式,有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3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肺结核好发部位上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瘤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搜集近6年来有结节或肿块发生在肺结核好发部位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134例,其中合并周围型肺癌80例,继发结核瘤54例,所有病例均有完整CT影像资料,并均经病理证实。将周围型肺癌病例定为Ⅰ组,结核瘤病例定为Ⅱ组。再分别将结节或肿块与陈旧性肺结核灶不在同一肺段而孤立存在的,定为Ⅰa组(49例)和Ⅱa组(39例);两者在同一肺段上混合存在的,定为Ⅰb组(31例)和Ⅱb组(15例)。回顾性分析各组的CT征象,对Ⅰ组和Ⅱ组数据组间及组内CT征象分别进行χ2检验并分析。结果:Ⅰ组患者中腺癌比例最高(61/80)。Ⅰ组与Ⅱ组病灶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对比,病灶大小≥3 cm、密度不均匀、空泡征、浅分叶征,强化≥20 Hu及不均匀强化以Ⅰa组多见(P〈0.05);密度均匀、钙化、边缘清楚、强化〈20 Hu及环形强化以Ⅱa组多见(P〈0.05)。Ⅰb组与Ⅱb组对比,病灶大小≥3 cm、密度不均匀、强化≥20 Hu、不均匀强化及合并肺气肿以Ⅰb组多见(P〈0.05);密度均匀及强化〈20 Hu以Ⅱb组多见(P〈0.05)。Ⅰa组与Ⅰb组对比,空洞及强化〈20 Hu以Ⅰa组多见(P〈0.05);钙化、强化≥20 Hu、不均匀强化及合并肺气肿以Ⅰb组多见(P〈0.05);Ⅱa组与Ⅱb组CT征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合并周围型肺癌与继发结核瘤CT征象多有重叠,对各种CT征象综合分析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CT、MRI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CT或MRI平扫及增强资料、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影像表现。3例患者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13例中有3例为未降睾丸并发精原细胞瘤。睾丸精原细胞瘤CT主要表现为中等均匀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到中度强化;MRI主要表现为结节状,信号较均匀,T2WI呈稍低信号,可见低信号线状纤维血管分隔,增强时分隔强化,肿瘤实质轻度强化。未降睾丸并精原细胞瘤位于正常睾丸下降路径,可发生于腹膜后、盆腔等部位,病灶体积较大,密度或信号不均,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转移瘤的特殊CT表现,提高CT对转移瘤诊断能力.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原发肿瘤,头部、盆腔、肝脏、肺部出现转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部转移瘤的特殊表现为结节状及斑片状钙化性转移;盆腔、肝脏转移瘤斑片状钙化性转移;肺转移瘤的特殊表现为钙化性转移、空洞及空泡样转移.其中头颅结节状钙化性转移15例,斑片状钙化性转移5例;盆腔及肝脏斑片状钙化性转移各1例;肺空洞样转移6例,空泡样转移4例.结论::结合临床和CT征象,可对表现特殊的转移瘤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