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6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756篇
测绘学   654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420篇
地质学   1886篇
海洋学   2029篇
综合类   999篇
自然地理   2849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东海区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2001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及临界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优势体长组为110~130mm,占41.34%;优势体重组为20~40g,占50.91%;总死亡系数为2.05,自然死亡系数为0.58,捕捞死亡系数为1.47,临界年龄为2.18龄。对照东海区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历史状况分析,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现象明显,生物学参数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在东海区现行资源状态下,小黄鱼的可捕标准应充分考虑其生物学现状加以科学调整。  相似文献   
112.
近几年,全国重点渔业县——荣成市从拓展渔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加速渔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大洋渔业作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民转产转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坚持“三个注重”,即注重搞好产业发展规划、注重搞好项目考察论证、注重依靠科技进步,从而使大洋渔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荣成市决心抓住机遇,从思路调整、配套服务、倾斜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争取使大洋渔业在短时期内有新的起色、新的突破,在国内外大洋渔业开发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3.
海洋生态监测包括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监测两部分。海洋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物群落生活在水中。因此,能真实反映水下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状况及其变化的水下图像,对海洋生态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水下照相和水下摄像作为获取水下图像的主要手段已被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114.
东海大陆架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洋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异养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和无机化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从海洋食物链的角度来看,分解各种类型有机物而得以增殖的异养细菌自身也是海洋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的营养源。异养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海洋中某些细菌的代谢活动与其他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 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资料已有不少报道。但至今尚未有人发表过东海大陆架海域海洋微生物生态调查的报告。东海大陆架海域江河交汇人海,大陆对海洋的影响极为突出,水文和底质情况复杂,水产资源丰富,因而特别富有多样化的有机物来源。调查和了解这一海域中异养细薗生态分布规律,并研究其参与物质转化过程的特异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海洋生态学问题,而且对于阐述东海大陆架的特点也极有价值。本文着重讨论异养细菌在东海大陆架的生态分布特征及菌群组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5.
温文 《海洋信息》1997,(4):10-10
近年来.广东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同时,积极发展珍稀高值的淡水养殖生产,为丰富城乡人民菜蓝子,提供优质水产品和出口创汇取得显著成效。 淡水养殖业是广东渔业的一大优势,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养殖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现在全省水产品年产量已高达300多万吨,其中淡水产品产量约占一半左右,人均水产品消费  相似文献   
116.
南极磷虾渔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荣  孙松 《海洋科学》1995,19(4):28-32
磷虾在分类地位上属甲壳动物纲(Crustacea)、磷虾目(Euphausiacea)。全世界共有85种,全部生活在海洋里,营浮游生活。个体较小,一般仅为十到几十毫米,是海洋浮游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生活在南大洋的磷虾有7~8种。人们称作南极磷虾(Anatarctickrill)的通常是指其中的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Dana)。成体大磷虾的体长约为50~60mm,体重约18,尽管个体较小,但生物量庞大。鱼类、鸟类、海豹和须鲸都以它为生。近一二十年来南极磷虾成为南极研究的重点和热…  相似文献   
117.
首次对浙北潮下带(0~-5m)水域生物学调查表明:共鉴定底栖生物222种,隶属103科170属;该区生物数量较高(生物量为80.88g/m2,栖息密度为655个/m2),以软体动物为主要类群;群落结构可划分为五个类型。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水域盐度、温度、底质性质、海湾屏蔽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软质海底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启泉 《台湾海峡》1993,12(4):324-334
本文根据1984-1985年4航次底栖生物调查资料,首次全面地研究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多毛类404种,习见种191种,区系属亚热带性质;平均生物量4.33g/m^2,平均栖息密度68个/m^2;有沿岸性和外洋性两种明显不同的生态类型,前者位于沿岸水系常年控制海域,种类多,数量较大,后者位于南部粗粒沉积物分布区,种类较少;多毛类高数量区与  相似文献   
119.
福建近海主要经济渔业生物营养级和有机碳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振彬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4,23(2):153-158
本文研究了福建近海52种鱼类、6种虾类、4种蟹类、1种虾蛄和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营养级以鱼类最高,为2.1~3.7级,平均2.65级;头足类为2.04~2.88级,平均2.60级;蟹类2.38~2.73级,平均2.58级;虾类最低,为1.64~2.21级,平均1.96级.干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也以鱼类最高,为33.0%~76.2%(m/m),平均46.25%(m/m);头足类为27.80%~46.16%(m/m),平均40.24%(m/m);虾类为30.60%~38.40%(m/m),平均34.90%(m/m);蟹类最低,为25.00%~30.78%(m/m),平均28.24%(m/m),鲜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还是以鱼类最高,为4.80%~29.55%(m/m),平均13.75%(m/m);蟹类为8.90%~12.68%(m/m),平均10.74%(m/m);虾类为6.97%~11.53%(m/m),平均9.55%(m/m);头足类最低仅为7.38%~8.52%(m/m),平均7.95%(m/m),干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和鲜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与营养级均成正相关,但前者的相关性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0.
秋季东、黄海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2000年10-11月,乘"北斗号"考察船进行秋季"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大面调查,研究秋季东、黄海异养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异养细菌在黄海和东海的丰度分别在(2.37-13.33)×108 cell/L和(3.05-13.62)×108 cell/L之间.细菌丰度最高值出现在长江口附近,且断面E和断面F各站位的细菌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断面.异养细菌丰度大小以长江口为中心向外海依次递减.东、黄海水体异养细菌生物量分别在244.45-1812.90mgC/m2和100.60-940.87mgC/m2之间.东、黄海异养细菌丰度无显著差异,但是东海海域水体异养细菌生物量高于黄海海域.异养细菌空间分布与浮游植物叶绿素在东海有一定的相关性,黄海异养细菌与硝酸盐浓度的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