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54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白奇玉  王斌 《地下水》2022,(1):187-190,227
独库公路巩乃斯至库车段(K774~K1080)沿途崩塌灾害频发,对公路和行车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现场详查以及资料收集,统计出沿途路段的典型崩塌分布,并从岩性、坡度、结构和气候四个方向作为研究区崩塌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沿途276处崩塌点进行风险分级,其中:一级(重大)的风险点共有13段,约...  相似文献   
712.
山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具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形成条件大致相近,周期性变化规律,其诱发因素主要是地震和降雨,本文采用统计法和标准点密度法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作了分析,并根据地质背景条件及气象周期,地震活动规律预测了灾害的多发部位和多发时段。  相似文献   
713.
南海东北部海底潜在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南海东北部海底潜在的地质灾害因素,特别是海底滑坡与崩塌、活动断层、沙波与沙丘、陡坎与断裂谷、埋藏古河道与古三角洲、侵蚀沟谷及海底峡谷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危害性,为海洋开发与海底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14.
黄山风景区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善风  王金莲  周晨峰  张俊香 《地理研究》2013,32(10):1814-1823
黄山风景区是集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地质公园“三冠”于一体的海内外知名旅游风景区。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景区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对景区周边的道路交通、生产生活设施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利用边坡防范工程的相关统计方法,定量测度了黄山景区单体崩塌的稳定性;结合GIS栅格网络技术,对景区内划定的52个栅格单元内的大范围崩塌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崩塌单体不稳定,危险性大;整个景区崩塌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三个区间,并呈现出不同的崩塌灾害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区间提出不同的崩塌灾害防治策略,从而为黄山等类似风景区的灾害防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15.
1989年洛马普列塔(Loma Prieta)地震以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 Survey,USGS)和许多其他组织共同努力,提高了对旧金山湾地区地震的认识,增强了地震灾害意识,并促成了更有效的减灾策略。同时,还广泛定位和分析了最危险的地区,改造和重建了最脆弱的设施。据USGS估计,旧金山湾地区的机构和企业已经投资了超过300亿美元用于改造和修复桥梁、管道、医院、市政建筑和其他基础设施,增强其抗震弹性,减少旧金山湾地区从未来地震灾害中恢复所需的时间。此外,还加强了向公众、企业和政府机构传达地震灾害的相关信息。这些共同努力都有助于降低未来大地震对旧金山湾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16.
张波  何文贵  方良好  庞炜  赵泽贤  刘兴旺 《地震研究》2015,38(2):262-271,333
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和野外考察,发现1936年甘肃康乐6(3/4)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14 km,走向NWW,主要由3小段(西段、中段和东段)呈右阶排列而成。地表破裂主要有地震陡坎、地裂缝等。西段长3.7 km,有新鲜的崩塌堆积;中段长4.4 km,有大规模的基岩崩塌,同震左旋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为2.5 m和0.6 m;东段长约6 km,同震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为1.5 m和0.3 m。同震变形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最大地表垂直位错量(0.6 m)仅为水平位错量(2.5 m)的(1/4)。1936年康乐地震时崩落的岩块上零星生长着最大直径仅20~30 mm的丽石黄衣,部分无地衣生长,此次地震由围子山—大夏河断裂向东扩张所致。  相似文献   
717.
李昭文  刘惠军  任国锋 《地球》2015,(1):107-108
崩塌落石在山区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工程灾害类型,它可以破坏建筑物,威胁到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崩塌落石发生后的一系列力学运动特征,找到影响落石对建筑物的碰撞影响因素。提出在修建建筑物时,采取减小崩塌落石对建筑物的撞击力和通过提高建筑物的抗撞能力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18.
针对贵州省倾倒式崩塌的特点,选取对灾害发生具有控制性或影响较大的且易于在野外采集的因子(坡度、岩体结构、凹腔状态、主控结构面倾角、卸荷松弛、后缘裂缝贯通程度和基座软硬程度)作为识别指标。基于岩石工程系统RES方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构建指标相互作用关系矩阵,研究指标间相互作用对潜在崩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就评价指标对整体稳定性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旨在为潜在崩塌的野外简易识别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岩体结构、后缘裂缝贯通程度对潜在倾倒式崩塌的影响很强。   相似文献   
719.
在调查重庆南川甑子岩-二垭岩段88处近水平层状大型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分析了危岩发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稳定情况,查明了危岩体结构与失稳模式的相关性,分坠落式、倾倒式、滑移式三种失稳模式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该危岩带是金佛山向斜核部经长期地质演化形成的近水平层状厚层灰岩陡崖,受降雨、岩溶、底部软弱层及大面积地下采空影响形成的,属特大型危岩带。其中,危岩带内的塔状岩体是西南缓倾层状灰岩山区典型的危岩类型,破坏机理复杂,易形成崩塌碎屑流。通过稳定性计算并综合考虑现场调查结果,认为带内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整体稳定性较高,但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稳定性骤降,尤其是危岩分布集中的甑子岩、和尚帽以及二垭岩区段,具有较高的成灾可能性,亟需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720.
王忠福  何思明  李秀珍 《岩土力学》2014,35(Z1):399-406
崩塌危岩是高陡岩质边坡浅表层破坏常见的动力地质灾害方式之一,它突发性强,随机性大,速度快,发生猛烈,一直是边坡工程勘察中的重点。对西藏樟木后山高陡边坡危岩进行了现场勘察,分析研究了危岩崩塌体的分布范围。利用PFC3D模拟了在降雨件下危岩崩塌危岩的运动轨迹、速度及不同摩擦系数崩塌体的堆积特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崩塌危岩运动路径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与地面发生碰撞,多次改变行进方向,简化二维计算可能得出错误结论;坡面摩擦系数影响崩塌危岩的堆积形态,摩擦系数越小,堆积体位置越远,运动状态易表现流态性状。坡面摩擦系数取1.2时,模拟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崩塌危岩主要危害的范围为陡崖下部武警二营至樟木沟口一带。利用PFC3D模拟危岩崩塌运动可以初步确定崩塌体三维堆积形态及影响范围,为防灾减灾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