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0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断层体圈闭     
全世界很多大的油气田都是岩性地层油气藏,但国外都是海相的,我国则是陆相湖盆的。陆相湖盆的岩性地层油气藏更为复杂多变。我国剩余油气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岩性地层油气藏,最近几年新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中有55%是岩性地层油气藏。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对我国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提出了两项关键技术:一是陆相层序的工业化应用;二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和岩性圈闭的反演预测及其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2.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主力烃源岩为古新统月桂峰组湖相泥岩,已发现油气以天然气为主,含少量凝析油,与以原油为主的中国东部典型断陷湖盆存在差异。对月桂峰组湖相泥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其存在不能生烃的死碳,烃源岩的热演化成熟度与烃源岩形成石油的转化参数之间存在差异。月桂峰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有机质,湖相水生生物来源的比例变化较大。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湖相烃源岩存在差异。总结了湖盆类型对烃源岩的控制因素以及不同湖盆类型烃源岩形成油气的主要特征,并与月桂峰组湖相泥岩及已发现油气特征进行了对比,表明月桂峰组沉积期发育过补偿和平衡补偿湖盆。月桂峰组泥岩为非典型湖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103.
"深时"古气候研究范围为前第四纪地质记录,目的在于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早古近纪极热气候(PETM)时期,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与当前工业废气排放水平相当,对于全球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古近纪气候研究的热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在早古近纪沉积期发育大范围...  相似文献   
104.
王立武 《沉积学报》2012,30(6):1053-1060
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形成古地形背景、水动力学特征、平面形态、微相类型及三角洲内部结构等多个方面与正常三角洲有着极大的差异。姚一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古地形平坦并不具备明显的坡折带,水体浅、面积小并且湖泊能量较弱,湖岸线不稳定并常常发生大范围的迁移,为典型的浅水沉积湖盆。浅水湖盆的沉积充填主要以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深湖、半深湖相对不发育,浅水三角洲砂体是湖泊砂体的主要类型。根据供源水系的不同,松南的浅水三角洲可以分为浅水型扇三角洲、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和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等。浅水型三角洲主要有以下特点:1.具高建设性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特点,平面上呈鸟足状,前缘相带延伸较远,形成了大规模的湖盆中心砂体;2.浅水三角洲前缘主要以分流河道为主,河口坝极不发育;3.前缘分流河道呈网状展布,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席状砂化,依次划分为弱席状化、中等席状化、强席状化等3种类型;4.不具备典型三角洲的三层式沉积结构及向上变粗的反序列特征。松南姚一段沉积时期,总体表现为基准面上升的湖侵过程,I、II砂组低位和湖侵域的砂体为成藏提供了的有利储集空间,III砂组的湖侵为区域性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探讨陆相湖盆中沿坡流的作用强度及其对三角洲前缘沉积的影响,对内蒙古岱海断陷湖盆的现代沉积进行了调查.通过卫星图像分析、现场湖浪观察与浮球实测、探槽挖掘与详细沉积特征描述、取样与样品分析、以及骨架剖面砂体对比,证明岱海湖盆陡坡带以顺坡流作用为主,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发育,砂体垂向连通性好,常形成大套块状砂体;缓坡带的三角洲前缘存在强烈的沿坡流与顺坡流相互作用,浪成成因的岩相最为发育,沙质沉积物席状化严重,垂向序列呈不明显的反韵律,河口砂体不对称分布,沿坡漂流的上游方向砂体连片、多层叠置、侧向连通性好;下游方向泥质夹层发育、砂体孤立、储层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106.
付锁堂  邓秀芹  庞锦莲 《沉积学报》2010,28(6):1081-1089
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长7油层组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深水区稳定发育厚层砂岩,局部地区连续厚度可达上百米。在盆地西南沉积体系,巨型砂带北西—南东向平行于相带界线展布,与三角洲前缘砂体呈现出“断根”的现象;在东北沉积体系,砂带围绕三角洲呈群状、带状分布。厚层砂体成因复杂,总体上可称作深水重力流—牵引流沉积复合体,包括滑塌砂体、砂质碎屑流砂体、浊积砂体、三角洲砂体及底流改造砂体5种成因类型,其中以重力流沉积组合为主,但白豹及其北部主要为三角洲沉积夹重力流沉积。不同成因的砂体纵向叠加,横向复合连片形成了稳定分布、规模宏大的砂带。厚层砂体的形成、展布方向、分布范围主要受控于沉积物的供给速率、湖盆底形及构造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7.
辽河坳陷西部高升以北地区湖盆深陷期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青春  贺萍  鲍志东 《中国地质》2010,37(6):1618-1627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高升以北地区湖盆深陷期经历了初始断陷阶段→快速沉降阶段→稳定沉降阶段→剧烈沉降阶段→短暂回返阶段共5个阶段。湖盆初始断陷阶段,沉积区主要处于中北部,以冲积扇-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湖盆快速沉降阶段,沉积区南扩,以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湖盆稳定沉降阶段,沉积区覆盖了整个研究区,以扇三角洲-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湖盆剧烈沉降阶段以辫状河三角洲-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而当湖盆进入短暂回返阶段时,北部出露地表遭受剥蚀,沉积区南退,以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为主。湖盆的沉降中心、沉积中心、沉积方式、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配置等均受湖盆演化阶段控制。同时油气储集砂体的发育、油气圈闭类型等也受湖盆演化特点的影响,湖盆陡坡侧易于形成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等,缓坡侧则易于形成地层及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08.
退化湖盆的含盐表土在风力吹蚀下可产生大量的粉尘气溶胶,不仅直接影响气候,还间接影响陆面过程、地表温度和水文循环等,进而危害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在柴达木盆地的涩北、都兰及河西走廊东部的青土湖北、青土湖东、青土湖南、南湖和红沙岗共7个退化湖盆站点收集降尘和表土样品,测定其水溶性盐离子含量,并使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MLA)探测其微观形貌和化学元素组成,对比分析了退化湖盆表土和降尘在物理及化学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降尘中的含盐量远低于表土中的含盐量。退化湖盆的降尘含盐量小于51.7 g·kg-1,而表土含盐量高达166.61 g·kg-1。(2)不同地表类型的表土及降尘的含盐量分布规律存在差异。表土中含盐量从大到小为盐壳、丘间地-盐壳、干盐碱滩、半固定沙丘、盐化草地,而不同地表类型的降尘中含盐量并未表现出明显规律。(3)O、Si、Na、Al为降尘的主要元素,表土和降尘中化学组成均以Cl-、Na+和SO42-  相似文献   
109.
陆相湖盆与海洋环境不同,具有水体浅、能量弱、湖进湖退频繁等特点。综合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关键技术,通过中国东部及中西部典型陆相湖盆的勘探实践、野外露头解剖和现代沉积考察,总结了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的分布模式,并提出了复合砂体地质编图法。研究结果表明:(1)陆相湖盆的“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不仅发育分流河道,还发育河口坝和沿岸砂坝,这些不同时期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沿岸砂坝交织叠加在一起,在古代地层和现代沉积中得以保存;(2)地形平坦处,水体浅、波浪作用不强、河流作用为主,形成河道砂体;湖岸较陡处,波浪作用强,分流河道砂体被波浪改造,形成沿湖岸分布的滩坝砂体;(3)在高频湖平面变化背景下,岸线的迁移导致沉积坡折的迁移,形成了多期垂直于岸线分布的树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和多期平行于岸线呈带状分布的沿岸滩坝砂体相互交织的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的特殊结构;(4)复合砂体地质编图法基于传统单因素法,以复合砂体分布模式为指导,主要针对发育在水体较浅、地形平坦开阔背景下的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砂体。  相似文献   
110.
为指导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咸化湖盆油气勘探,建立咸化湖盆聚砂富砂模式,结合青海湖现代咸化湖盆沉积考察结果,开展了咸水介质条件下的三角洲沉积模拟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咸化湖盆三角洲沉积以三角洲平原相为主,可占整个三角洲面积的80%以上,而在三角洲前缘亚相中河口坝微相最为发育;同时表明咸水介质对不同粒度沉积物的搬运距离及沉积有控制作用,较淡水介质,咸水介质中细粒沉积物在河口区快速沉降,而粗粒沉积物搬运距离更远,沉积范围也广;模拟结果也表明咸化湖盆三角洲沉积纵向上“坝上河”砂体构型发育。咸化湖盆三角洲沉积模拟实验的成功,明确了咸化湖盆储层分布特征,拓展了储层分布范围,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油气勘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