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5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667篇
测绘学   600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937篇
地质学   1845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6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介绍了铁路缓和曲线设置的目的、作用、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阐述了等间隔放样缓和曲线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等间隔放样缓和曲线放样要素采集的基本方法,叙述了缓和曲线等间隔放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2.
应用地面点与线路中线相对关系的统一数学模型,使用CASIO fx-4800P程序型计算器编制的适合野外测设线路各种复合曲线(包括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的任意组合)的实用程序。  相似文献   
133.
MODIS 1B影像几何纠正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MODIS影像是一种新型和重要的数据。对MODIS 1B影像几何畸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了一种合适的纠正方法。对于1km分辨率MODIS 1B影像,直接采用1km分辨率的空间坐标进行几何纠正;对于250m和500m分辨率的MODIS 1B影像,先用三次样条曲线对坐标进行插值生成同分辨率的坐标,然后利用坐标插值结果对其进行几何纠正。由于MODIS影像在空问分布上的特殊性,采用前向和后向映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纠正后某一像素点在原始影像中的位置。根据该位置的条带重叠度,可以确定参与计算像素个数、搜索窗口的大小以及窗口的精确位置;采用归一化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计算纠正后像素点的属性值。上述优化算法不仅保证了纠正后影像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作者在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实现了上述算法。从坐标插值和几何纠正结果分析,无论是数据处理速度还是纠正后的影像质量和精度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4.
线路中桩、边桩的坐标计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劲松  沈凌 《测绘通报》2004,(4):30-32,45
通过坐标转换公式,将中桩在各个独立局部坐标系的坐标统一到线路控制坐标系中;该计算模型还同时推导出边桩的坐标,便于全站仪、GPS的RTK坐标放样。  相似文献   
135.
用L-曲线法确定岭估计中的岭参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L 曲线法来确定岭估计中的岭参数 ,推导了用L 曲线法确定岭参数的基本公式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其算法 ,并用两个算例 ,比较了新方法和以往方法。结果表明 ,L 曲线法不仅容易收敛 ,而且其计算结果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6.
数字化形变台站日常下载、处理直至管理数据,都应用《数字化通讯控制软件》、《形变前兆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形变前兆数据库服务软件(台站版)》等三个软件交互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台的观测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台站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37.
从土体本构关系出发,严格证明了在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情况下(这和岩土工程实际加载相类似),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并由此建立了新的沉降-时间预测模型,工程应用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8.
王小刚  邓丁海 《探矿工程》2005,32(11):17-19
管井与轻型井点相结合组成复合式基坑降水,综合了两种降水方式各自的优点,在满足基坑降深的前提下,既能迅速疏干基坑内的滞水,又消除了因滞留水沿基坑槽壁渗流造成边坡失稳的缺陷,保证了基坑边坡的稳定。介绍了管井与轻型井点复合降水方式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及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9.
固沙林庇护区内降尘特征的初步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华  何红  李锋瑞 《干旱区地理》2005,28(2):156-160
采用野外定位实测法,连续两年对科尔沁沙地24龄人工固沙杨树(Populussimonii)林庇护区内4~6月份及强沙尘暴事件中的降尘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庇护区内4、5月份的降尘量较多,分别为273和437kg/hm2,6月份的降尘量较少,为171kg/hm2。(2)林地中央的滞尘效应在风蚀季节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十分显著。(3)林地庇护区内的降尘中粒径<0.02mm颗粒含量占60.7%,降尘中的全C、全N和速效P含量分别高达1.676%、0.163%和210.66mg/kg,这对风沙土表层土壤的细化和养分的积累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0.
黄土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 产汇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对流域产汇流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黄河中游典型支流岔巴沟为研究区域,提出利用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探讨流域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产汇流模拟,避免了经验公式的概化和由此引起的局限。模拟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网格滞蓄的方法可以在子网格上体现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的变化及其对产汇流的影响,反映各个时期的产汇流条件,对降雨做出合理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