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526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753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01.
By taking the Yong River for exampl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ultiple measured data during 1957 to 2009, the change process of runoff, tide feature, tidal wave, tidal influx and sediment transport are analyzed. Then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use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n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 transport of the wading engineering groups such as a tide gate, a breakwater, reservoirs, bridges and wharves, which were buil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 transport of the Yong River changed obviously due to the wading engineering groups. The tide gate induced deformation of the tidal wave, obvious reduction of the tidal influx and weakness of the tidal dynamic, decrease of the sediment yield of flood and ebb tide and channel deposition. The breakwater blocked estuarine entrances,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the tidal current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tidal influx in the estuarine area. The large-scale reservoirs gradually made the decrease of the Yong River runoff. The bridge and wharf groups took up cross-section areas, the cumulative affection of which caused the increase of tidal level in the tidal river.  相似文献   
102.
珠江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磨刀门水道不同年份地形资料和多年枯季潮位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规模的河床采砂,引起磨刀门上游河段河床大幅下切,河道深泓平均加深0.59~2.25 m,河槽容积平均增加8.91×106~12.11×106m3,使该河段枯季潮差增大,进潮量增加,潮汐动力增强,导致咸水界向上游河段推移;口门围垦整治后,磨刀门口门区由众多岛屿环抱而成的内海区变成人工导堤控制的"一主一支"两条水道,水域面积减少了80%,河槽容积减少了40%,深槽趋于顺直加深,使口门区的"调淡"作用消失,这是咸潮上溯的重要原因;根据多年水文频率分析,发生严重咸潮灾害时,西、北江枯季流量并非都是枯水流量,因此枯季上游来水量变化并不是近年来咸潮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SSQ-Ⅱ双轴气泡倾斜仪,在全国倾斜仪器比测中,其灵敏度达10~(-9)量级,漂移量小,固体潮汐记录清晰,M_2波γ值精度能够满足我国Ⅰ类台的要求。 根据1983年12月—1984年5月,共6个月在徐州比测的资料,用维涅第科夫法进行调和分析,M_2波的Δγ达0.004,S_2波的Δγ为0.009。  相似文献   
104.
豫西太原组、山西组中潮道沉积的类型和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豫西太原组中的潮道为陆表海滨岸潮道类型,其特点为:向上变细的层序,冲刷切割下伏的灰岩层,具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和双向交错层理,潮道曲流砂坝发育。山西组下段的潮道为障壁后潮道,位于障壁砂坝后的潮坪区;潮道砂岩泥质杂基较高,正粒序,砂体自海向陆分叉尖灭;潮坪、潮道等亚环境组合影响了其上发育的煤层的厚度变化。山西组上段的潮道为下三角洲平原潮道类型,多位于分流河口,砂岩为正粒序,双(单)粘土层和潮汐周期层序发育。  相似文献   
105.
周期性潮积岩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最近十余年来国外对周期性潮汐沉积物,特别是潮汐韵律层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几种从古代沉积物中识别出来的潮汐周期,包括基本潮汐(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大一小潮周期以及一些长周期波动等。最后,对潮汐韵律层在推测地史时期地-月系的演化历史及计算短期沉积速率中的意义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6.
钱塘江涌潮简析与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黔生 《水文》1994,(6):12-16
根据1991年观测资料,仑前潮位站出现涌潮184次,涌潮次数多少与江道地形变迁及上游下泄流量大小有关。涌潮高度在1.2-2.2m之间,与涨潮潮差成正比。涌潮潮时预报方法有传播时间法和隔日滞后时间法。涌潮高度的预报,可根据当天涌潮高度预测后一天涌潮高度,也可根据下游站的涌潮高度预报上游站的涌潮高度。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λ=76°22′E,φ=69°22′S),1991年3月至1993年2月,用LacosteET型重力仪,在这个地区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观测,取得了600多天的有效资料,经调和分析和流变模型、海潮负荷改正后得到:δo1=1.2253±0.0031,Δφo1=0.73°±0.14°;δm2=1.0785±0.0045,Δφm2=-3.55°±0.29°从资料分析的精度来看,观测资料是比较好的;但由于海潮负荷改正缺少附近海域的资料,会对最终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水井潮汐观测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地下水观测网中33口井孔的水位和气压观测资料,采用反复调和分析的方法,求出了井水位固体潮体应变各分波群的潮汐系数和位相滞后,求出了井水位气压各分波群的气压系数和位相滞后。对这些结果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利用作者提出的积分Green函数方法,根据Schwiderski海潮图计算了全球海潮M_2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地倾斜负荷潮。计算结果表明,M_2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地倾斜负荷潮主要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潮的控制,负荷潮椭圆长轴迹线呈两端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弯曲的弧线,负荷潮椭圆长半轴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可达十几毫秒,而在大陆西部新疆地区仅为0.3—0.4毫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