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80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098篇
地球物理   245篇
地质学   367篇
海洋学   66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热带西太平洋海面通量与气象要素关系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TOGACOARE加强期在赤道带西太平洋暖池中的观测船MoanaWave和浮标获得的小时风、温、湿、海温资料计算了海面各种通量。分析潜热通量随海面温度SST的变化特征,发现小风期潜热通量LH在某SST处出现最大值,大风时不出现此现象,即LH随SST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风随SST的变化,其次是气海湿度差Δq及传输系数CE随SST的变化。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小风期、西风爆发期、对流扰动期等不同时期中各通量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主要决定于风,对感热通量起作用的主要是气海温差,降水也可通过气海温差和风影响感热通量。  相似文献   
992.
渤海海冰数值模式中计算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岳前进  张涛 《海洋预报》1999,16(3):97-103
在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和预报中,针对该海域的气象和水文特点,对模式中的计算参数进行了确定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辽东湾JZ20-2海域的气象、水文和海冰要素的定点观测,对同太阳辐射、海洋热通量以及拖曳系数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对其特点以及对海冰生消和运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对提高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和预报的精度有很大促进,也是建立和发展局地工程海冰数值模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3.
最丰富的元素进入被河水冲淡的海洋和洋中脊扩张中心处的高温热液流中,在碳酸钙沉积过程(大气—海洋分界面上的损耗)以及蒸发盐沉积过程中消减。根据对这些通量的全球最佳估计值,可以得出输入大于输出,就钠(Na)来说很可能大到4倍,就镁(Mg)和硫酸盐来说大到2~10倍,而对钾(K)来说大到20倍。相反,Ca显然以其输入率的2倍从大洋中消失。或是大洋远远没有失去平衡状态(由于所有主要元素Na+、Mg2+、K+和SO24聚集而Ca2+减少),或是一个或更多个有意义的地球化学通量未被识别或有很大的局限性。在…  相似文献   
994.
1引言花生作为一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因热量不足在固原地区未能得到广泛种植。本试验采用地膜覆盖以改变热量条件,同时与小麦套种,改善大田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其受光面积,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进而缓解粮油争地矛...  相似文献   
995.
996.
棉田土壤热通量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申双和  崔兆韵 《气象科学》1999,19(3):276-281
本文在两年棉花田间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土壤中热传导方程模拟5cm层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进而推算出其它层次的土壤温度,与实测值相比,模拟均方误最大为0.14,最大温度绝对误差为0.7℃.通过对温度方程求深度上的偏导数获得土壤热通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均方误最大为0.006,效果较好。本文还通过2cm层土壤热通量与棉花冠层净辐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热通量与冠层净辐射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地幔源气体的CO2/^3He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地球化学》1999,27(4):87-93
  相似文献   
998.
河口是连接陆地-海洋的一个关键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河口接纳了越来越多来自于流域等地的营养物质,导致河口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潜力大大增加。本研究利用沿海富营养化潜力指数(index of coastal eutrophication potential,ICEP)量化河流输入对九龙江河口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富营养化指标的年度和季节性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溶解性无机氮(DIN)和溶解性无机磷(DIP)浓度年均值均呈波动性增长,自1980s以来九龙江河口营养负荷发生了较显著变化,1980s—2006年期间DIN通量平均值为3.967×103 t/a,而2006—2020年期间增加到2.924×104 t/a,增长了637.14%,其中最高值达8.279×104 t/a。两个时期DIP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131×102和2.282×102 t/a,增长了101.87%,其中最高值达6.128×102 t/a...  相似文献   
999.
李翠华  蔡榕硕  陈际龙 《高原气象》2010,29(6):1485-1492
利用1985—2006年OAflux、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大陆东部的120个测站降水资料,应用EOF分解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东中国海夏季海气热通量时空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中国海夏季潜热通量EOF1模态空间场的强信号区为黄海、东海至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局部海域,时间系数(PC1)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和1997年前后的突变。降水和经向环流的PC1回归分析还表明,夏季潜热通量的异常变化与中国东部降水和经向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潜热通量正异常对应黄淮地区和华南地区的上升气流正异常,降水偏多,而东北与华北地区为下沉气流正异常,降水偏少。1997年前后东中国海潜热通量发生突变之后呈明显的上升增强趋势,使得上述现象更为显著,即:对应东中国海夏季潜热通量的正异常,黄淮地区和华南地区为上升气流正异常,降水偏多;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下沉气流正异常,降水偏少。这表明夏季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潜热通量的异常变化是导致中国东部汛期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红枫湖水面挥发性汞释放通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通量箱方法研究Hg在贵州红枫湖水表面挥发性汞的释放通量。当水温在20-24℃时,湖面汞的释放量在89-196mg/(h.m^2)之间,汞的释放通量白天达到最大值,而夜间降到最小,湖泊表面挥发性汞的释放通量均具有显著的昼夜变化规律,湖面汞的流通量与太阳辐射相关,与底泥中汞含量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