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柳忠泉 《安徽地质》2009,19(4):255-259
大别造山带和合肥盆地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构造单元,它们在形成和时空演化上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别造山带内发现的可燃天然气和发生燃烧的隧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集中分布于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南的北大别杂岩带和信阳-舒城断裂附近的早石炭世变质石英片岩中,磨子潭-晓天断裂和信阳-舒城断裂是连通深部的气源通道断裂;推覆体之下的寒武系凤台组和北淮阳型石炭系两套海相烃源岩是隧道可燃天然气的主力气源岩,其中下寒武统凤台组烃源岩具有高碳、高“R0”、高Tmax低氯仿“A”的特点,已进入热演化的过成熟阶段;北淮阳型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热演化程度很高,大量的油气已经生成,最重要的是研究其成烃过程与圈闭配套史的关系。大别造山带隧道可燃天然气的发现展示了合肥盆地区深部海相层系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下步勘探重心应从“中新生代盆地系统”转移到“深部海相层系”,以寻找“古生古储”或“古生新储”类型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72.
本方法使用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的AASnovAA(原子吸收光谱仪,断续流动注射SFS和50 mm燃烧头刮板;AAS contrAA高分辨率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水悬浮液中硅,并对两仪器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1样品制备为保证悬浮液样品均匀,将盛装悬浮液的容器封好后置于超声波水浴中10 min,然后立即将约0.5 g样品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1 g/L KCl(水溶液)定容至刻度线。各样品在测定前要充分摇匀。另外,要留意Si浓度的降低(1 h后约减少14%)。2仪器工作条件设定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条件:波长251.6 nm,狭缝0.2 nm,火焰类型N2O/C2H2,燃气流量25  相似文献   
73.
2001年3月7日与8日在香港与昆明用电化学臭氧探空仪探测到了对流层低层异常的高浓度臭氧分布. 本文使用NCEP(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分析资料、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的大气环流数据、卫星观测的东南亚地区的生物体燃烧状况、气溶胶指数等资料,分析了这段时间的天气形势、大气环流、空气的后向轨迹以及生物体燃烧产生的烟尘的轨迹,结果发现高浓度的臭氧空气来源于有生物体燃烧的中南半岛地区. 燃烧烟尘的轨迹还表明生物体燃烧地区的下风方的对流层低层臭氧的分布会受到上游地区生物体燃烧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焰探测方法,性能可靠,安全适用,有很好的性价比。对于各种需要进行火焰检测及控制的燃烧过程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5.
自然火灾碳排放估算模型参数的遥感反演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植被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为及时了解自然火灾对区域和全球尺度的碳循环和碳平衡模式的影响,有必要研究自然火灾碳排放的大尺度估算方法。结合遥感技术"宏观、快速、实时、客观"获取地表信息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遥感技术估算自然火灾碳排放的方法进行综述,概括了自然火灾碳排放使用的估算模型及其需要的主要输入参数,其次分别介绍了模型输入参数的遥感估算方法,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现有方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6.
联合使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的技术手段,对2012年春季采集的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悬浮体样品进行悬浮体颗粒结构和组成的系统观察,揭示研究区悬浮体类型、特征及空间分布,并首次发现了高温燃烧颗粒。结果表明:研究区悬浮体颗粒类型多样,包括碎屑矿物、自生矿物、生物碎屑、高温燃烧颗粒等单颗粒类型,其中高温燃烧颗粒以硅质或者铁质规则球状颗粒出现;同时发现了有机包膜体、矿物质絮团、矿物-生物碎屑絮团、矿物-有机包膜絮团以及矿物-生物碎屑-有机包膜复合絮团等絮团类型颗粒。实测结果表明,悬浮体颗粒粒径范围为0~500μm,主体集中在0~20μm,平均粒径为7.84μm,不同类型悬浮体粒径差别显著,其级配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该区悬浮体颗粒在水体中以递变悬浮方式搬运,能较长时间保留在水体之中。  相似文献   
77.
针对利用SAR影像提取林火燃烧区主要侧重于单极化后向散射系数,而从火灾导致散射机制变化的角度开展双极化燃烧区提取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特征变化的面向对象燃烧区提取方法。以两景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构建极化特征变化参数集,使用多尺度分割方法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提取燃烧区,并采用混淆矩阵精度评价方法对燃烧区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分类总体精度为89.13%,Kappa系数为0.76,说明极化特征变化参数在燃烧区提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8.
煤炭与铀两种资源在空间配置和成矿上有关联性,其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控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基于大量文献调研及前期研究成果,探讨了铀在煤中赋存分布及其在洗选、燃烧、淋滤过程中的迁移特征,取得一些认识:①煤中铀的富集成矿与成煤大地构造演化相关联,西南富铀煤主要与峨眉山玄武岩及断裂构造有关;西北富铀煤一般分布在拗陷和断拗陷盆地开阔地带一侧并与上覆砂岩型铀矿有关。②煤中铀主要与煤中有机质(主要是腐殖酸)结合,富铀煤中铀可以微细粒含铀矿物形式存在,并与有机硫、硫化物紧密共生,故在选煤过程中,无论重选还是浮选,其洗选脱除率均不高(最高为68.3%),部分煤浮选时铀甚至富集到精煤中;在煤燃烧过程中,铀或多或少都会以气相形式挥发到大气中。③富铀煤一般也同时富集V、Mo、Se、Re、Cr等高价态变价元素,这与有机体深埋分解造成的强还原环境有关,对于那些不变价元素如Sc、Y、La等的沉淀富集主要与腐殖酸形成的酸化条件有关;这些共生组合元素,在富铀煤的分选及煤矸石的淋滤过程中表现出一致的迁移行为。④电厂燃煤过程中铀主要富集(呈数量级的增加)到飞灰和底灰中,粉煤灰中铀淋出浓度一般随淋滤液pH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萃取率随灰化温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研究结果为铀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9.
This is a review talk. The first part of the talk is to introduce briefly the evolutionary picture of stars with various mass after hydrogen burning. The second one of the talk is about some important physical factors affected on the stellar evolution. The content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alk is as follows: A) Physics controlling nuclear burning in the stars 1. Ignition temprature of nuclear burning 2. Lower limit on the core mass of stars for igniting nuclear burning  相似文献   
80.
对中国贵州省不同类型的民用燃煤的CH4释放量进行了实际监测,得出了各自的CH4释放因子,并借此探讨了民用燃煤过程的CH4释放规律。根据民用燃煤情况,估算出1990年一年内中国和贵州省民用燃煤的CH4释放量分别为1.43Tg和0.06T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