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3篇
  免费   3617篇
  国内免费   4099篇
测绘学   1258篇
大气科学   3448篇
地球物理   2791篇
地质学   7750篇
海洋学   3163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1536篇
自然地理   3586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753篇
  2022年   908篇
  2021年   932篇
  2020年   710篇
  2019年   862篇
  2018年   657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1365篇
  2013年   1024篇
  2012年   1051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1076篇
  2009年   1144篇
  2008年   1145篇
  2007年   1054篇
  2006年   919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767篇
  2003年   726篇
  2002年   586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5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海洋生态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分布指数、生物暴露指数和生物反应指数,并由此确定生态质量总指教。生态质量总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特定海洋环境的生物群落特征,典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特征以及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因此可以应用于近岸海洋环境质量的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92.
依据黄、东海环流的的动力学模型 ,运用“流速分解法”对黄、东海正压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冬季黄海正压环流主要受风应力影响 ,基本形态为黄海暖流由济州岛西南进入南黄海中部 ,其东西两侧分别为两支向南流动的沿岸流 ;夏季主要受到潮致体力的影响 ,为一逆时针涡旋。东海环流主要是边界力作用驱动的结果 ,东海黑潮、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较稳定。冬季风应力对东海环流表层流场有消弱作用 ,在夏季则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描述简易测试平台的原理与制作,对马哈克MAIHAK MDS-820型扭力仪检测模拟负载的准确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
本文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大连湾周年生态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大连湾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大连湾共有浮游桡足类22种,其中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中网为小拟哲水蚤Parucalanus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brevicornis。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同各有2次,最高峰分别为2月和8月。本文还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桡足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东海鳗苗也需要“希望工程”本刊记者书方“希望工程”本是我国为贫穷地区儿童助学的一项活动,在这里我们呼吁“东海鳗苗也需要‘希望工程’”,意在引起国人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尽快对正受人为肆虐的鳗苗采取救助行动。那么,东海鳗苗的希望在哪里呢……?!鳗,是鳗鲡的...  相似文献   
96.
林建国  吕玉麟 《海洋学报》1992,14(4):105-111
本文研究浅水孤立波行经非平坦底面的演化问题.将变底问题的Boussinesq方程进行改写后,直接应用三次样条理论离散,建立了一种简单且稳定的差分格式,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多种数值模拟,对孤立波爬越过斜台阶后的分裂现象的数值结果与文献〔1—3〕的结果十分吻合,说明本文方法的可靠性.除此之外,本文对孤立波越过楔形以及孤立波形凸突底面的情况进行了多种参数的计算,显示出主波后逐渐衰弱的二次波列现象.  相似文献   
97.
东中国海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东中国海环流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早期科学家们主要依赖于对温盐资料和少数测流资料的分析研究对渤、黄、东海的环流结构有了较系统和深入的认识。东中国海环流是由一个气旋式的“流涡”组成,东侧主要是北上的黑潮-对马暖流-黄海暖流及其延伸部分;西侧为南下的沿岸流系。黑潮对东中国海环流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除了某些局部区域外,上述海域主要流系的冬、夏季分布形式比较相似而无本质上的差异(胡敦欣等,1993)。但本文所研究海域正处于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冬、夏季盛行风向基本相反,过渡季节(春、秋季)风向多变,风力减弱;海洋热盐结构季节变化明显(如冬季混合强,而夏季层化明显等),这些因素都使得东中国海环流存在着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中国海环流的数值模拟工作逐步展开,并已成为研究环流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的强有力工具。但由于数值模式本身以及计算方案的缺陷(如有些学者用固定的风场、温盐场对东中国海环流进行诊断模拟等)和观测资料的不足,数值模拟的结果难以得到验证,渤、黄、东海的环流研究中仍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争议,以待澄清。例如,台湾暖流的来源、流径;对马暖流的来源;夏季黄海暖流的流径以及黄海冷水团环流等均有不同的论述。对黄、东海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工作也较少,多用冬、夏典型月份的风场强迫积分至稳定态,给出冬、夏季环流,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三维环流模式很难在1个月内达到稳定态,尤其是夏季层化明显、风力减弱的情况下,非常定风场的影响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采用比较符合实际的计算方案,用年循环风场和海面热通量场为外强迫,对渤、黄、东海的环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对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99.
东海虾类的生态群落与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东海的虾类,刘瑞玉(1959,1963,1964)、董聿茂(1959,1980,1986)等已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近10多年来,由于东海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捕食虾类的鱼类减少,因此,使虾类生存空间扩大,这有利于虾类资源的繁衍生长,使虾类资源发生量增多,数量增长较快。东海区三省一市近几年虾类产量达到80×104~90×104t,其中浙江省为60×104~70×104t,拖虾作业已成为东海区一大作业方式,对促进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展了东海虾类资源开发调查,尔后又继续与拖虾生产船相结合进行监测调查,积累了一些资料,本文就东海虾类生态群落结构与区系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三亚湾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近年来对三亚湾开展热带海域生态环境与资源调查研究的情况,特别是该站于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试验站以后,对三亚湾海域营养盐结构、生物固氮作用和沉积物-海水界面间磷形态分布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