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3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470篇
测绘学   317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964篇
海洋学   48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144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风蚀、水蚀治理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程。内蒙古的农耕地大部分处在干旱、半干旱的风沙区,每年吹走表土2~3cm,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国家和政府已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其中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初见成效,但在紧缩的农耕地上如何保证农牧民的粮食生产,同时又要防止土地退化,提高它的生产能力,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2.
风与农业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看起来司空见惯,但作用于农作物的后果不可低估。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春季沙尘暴使土壤严重失墒,延误播种时间,播种以后,作物种子被风刮出,造成缺苗断垄;风蚀严重,耕地沙化、贫瘠化严重;丰收在望的农作物遭受干热风,产量大打折扣,品质  相似文献   
96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遥感定量测量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及其服务功能效益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生态资产是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直接价值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总和. 对生态资产价值进行定量估算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 而且能够引起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 同时也是最终将其纳入社会与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政策的必要前提. 本文在传统生态学生态资产单位面积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遥感定量测量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模型, 并利用NOAA/AVHRR和其他辅助数据对模型所需要的参数, 如: 陆地生态系统地表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f)、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NPP)进行了定量测量, 并参考Costanza等人的经济参数, 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价值进行了全覆盖的定量测量, 并据此绘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价值空间分布图. 结果表明: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资产总价值为64441.77亿元人民币; 较之传统的生态学静态计算方法, 遥感测量克服了以点代面的缺点, 测量结果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中国陆地系统生态资产及其空间分布的现实情况, 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4.
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30  
袁军  吕宪国 《湿地科学》2004,2(2):153-160
湿地功能评价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开展湿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美国湿地功能评价的代表性方法有生境评估规程、湿地评价技术和水文地貌评价法等。欧盟于1990年以来开发的湿地功能评价技术吸收了美国水文地貌评价法的部分做法,但更适应欧洲湿地的具体情况。有关国际机构主要从理论上对湿地功能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我国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湿地管理需要,急需加强这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65.
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黄初龙  郑伟民 《湿地科学》2004,2(4):303-308
红树林湿地是分布于亚热带、热带滨海地区的典型湿地,具有其它湿地类型所不具备的特殊的演化过程,形成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红树林湿地出现了面积锐减、生态系统结构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等严重问题,使红树林湿地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挑战。从湿地生态、湿地功能及湿地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评述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我国红树林湿地未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而明确红树林湿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966.
喀斯特山区火灾迹地自然与人工恢复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桂西北喀斯特山区森林火灾频繁、火灾迹地面积大,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选择该地区5种主要造林林种及造林方式和自然抛荒恢复模式,分析和评价了各种模式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效益。结果表明,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6种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生物生产力都明显提高;水土保持最好的是自然抛荒恢复,其次是人工竹林和人工油菜,较差的是人工马尾松和人工桉树;投资效益除自然抛荒模式外,最高的是人工油菜和人工木荷,其次为人工桉树和人工马尾松,较差的是人工竹林。  相似文献   
967.
关于喀斯特石漠和石漠化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48,自引:7,他引:48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中国沙漠》2004,24(6):689-695
喀斯特石漠化是近年来所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所造成的经济、环境乃至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但却存在生态建设超前、基础研究落后的严峻现实。本文总结了当前石漠化的类型划分和存在问题,从喀斯特生态系统运行的地学过程、生物学过程和人为过程出发,提出石漠化过程存在地质石漠化过程、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和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对不同类型的石漠化宜分别采取保护、恢复、重建、维持措施。石漠和石漠化表达的时空范畴不同,是石漠化这一土地退化过程的最后或顶极结果,自然条件下其形成多与地表坡度较大有关,而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中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坡度、地貌部位并无直接联系。建议以“干扰方式 植被 土壤 地貌”对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导致的石漠化土地进行类型划分,评价的土地应分为非石漠化土地、行漠化土地和逆转优化的“基准化”土地。  相似文献   
968.
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开发是造成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矿山开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应该对矿产开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很显著。文章对典型的矿业城市——贵州省六盘水市进行研究,分析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几种表现形式,提出用机会成本法和恢复费用法对不利影响的损失进行评估,指出要切实减缓不利影响必须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直接占用土地、污染土壤环境、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将不利影响归为两类:①占地损失,为不可逆影响,包含引起土壤直接被占用、淹没或破坏的各种影响因素。②土壤肥力损失,为可逆影响,是由于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所引起的。对于前者,用机会成本法进行评估,在掌握拟建工程区土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计算土壤利用现值;同时要将估计年限的机会成本均纳入矿山开发建设的社会成本中。对于后者,用恢复费用法进行评估,需要了解土壤受影响之前的各项指标。文章最后指出,需要从开发开采技术、工程地质、“三废”处理、土地复垦、税收管理等各方面强化对不利影响的控制。  相似文献   
969.
应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为了保证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闭坑、停办、关闭矿山后,做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应缴纳的备用治理费或质保金。一、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我国矿山环境不断恶化,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日益突出,“三废”污染严重,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多处,塌陷坑1600多个,塌陷面积1150多平方公里。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  相似文献   
970.
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全球变化和区域响应已成为生态学、植物学、地学和农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全球变化引起全球温度升高、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研究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了解发展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关系的重要方面。文章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在CO2浓度升高、温度增加、水分变化等方面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以期加深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理解,启发研究思路, 激发兴趣。最后提出了应着重加强研究的8个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