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0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雷 《地理教学》2009,(11):44-44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人是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尊重生命,就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独立存在的人。目前的地理课之所以成为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只见书不见人,禁闭了学生的独立情感,  相似文献   
32.
刺参人工池塘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乔聚海  程波 《海洋科学》2005,29(9):82-84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lca))是千余种海参中的一种,可食用的海参约40种.中国海常见的食用海参约10余种。其中以刺参的品质最佳,为海参之冠。自古以来,人们把海参称为“海产八珍”之一。我国人民最爱吃海参,认为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有益于人们健康的皂甙海参毒素和粘多糖等成分,对人体生长发育、预防组织细胞老化、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补肾壮阳皆有一定的功能,同时对治疗肿瘤和抑制肿瘤扩散都具有显著药用疗效。  相似文献   
33.
海水养殖池海洋原甲藻水华前后水化条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海水养殖池塘实验围隔中海洋原甲藻水华暴发前、后水化条件的变化,得出了如下结果:海洋原甲藻水华一般多发生在连续晴朗的天气,而常在阴雨天气崩溃;从水化条件方面来说,该藻水华也常发生于NO3-N浓度以及N/P比较大时。在扁灌等绿藻类与海洋原甲藻交替成为优势种时,可以利用水体中Ch1。总量及Ch1.b、Ch1.c之间 的波动情况来反映该水华的发生与崩溃。  相似文献   
34.
山东省威海市牙鲆增殖放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9年在山东省威海市进行的牙鲆增殖放流试验,探讨了在该地区增殖放流的可行性及剪景,并且对比了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放流增殖三种方式的经济效益,认为该地区适宜放流增殖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5.
36.
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与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科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专家联合完成,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7.
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90年代以来,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向着多品种和批量化方向发展,各特优种类不断增加,人工种苗为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提供大量苗源,科研教学单位的多项育苗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开始进入种苗规模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成功的种类至少有14科30种,1999年大黄鱼的育苗量已超过3亿尾,其他年产种苗千万尾以上的海水鱼类有美国红鱼、花鲈、免状黄姑针、真鲷(春季生殖群体)和花尾胡椒鲷;年产种苗数百万尾的有黑鲷、勒氏笛鲷、断斑石鲈、免鱼和斜带髭稠等种类。石首鱼科鱼类已成为人工繁殖和育苗的主要对象。本文还针对福建海水鱼类增养殖的问题,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8.
“陕西省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和谐生态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鉴定意见称“成果总体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旧模式是把盐碱水排走,费用高、污染重;而新模式则是改“排”为“蓄”,将盐碱水视作宝贵资源,以趋利避害为终极目标,重新布局水土,逐步达到减少和消除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条件下鲫鱼的营养品质及特征风味, 对鲫鱼形体、基础营养成分、蒸煮损失和持水力、肌肉蛋白质消化率、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跑道组和池塘组鲫鱼的形体指标和基础营养成分具有较大差异, 其中跑道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同时两种养殖模式下鲫鱼的蒸煮损失和持水力相接近。跑道组鲫鱼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池塘组鲫鱼(P<0.05)。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跑道组鲫鱼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和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丙氨酸等)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 因此跑道组鲫鱼可能具有更佳的风味。此外两种养殖模式下鲫鱼肌肉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 然而跑道组鲫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803 8 g/100 g)高于池塘组(1.411 1 g/100 g)。基于GC-IMS结果可知, 两种养殖模式下鲫鱼的挥发性化合物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层次聚类热图分析从57种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出了33种特性差异标记物用以区分不同养殖模式下的鲫鱼。研究结果表明, 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对鲫鱼营养品质和特征风味有所改善, 可以通过GC-IMS技术进行有效快速鉴别, 同时阐明了风味感官差异的物质基础, 为淡水鱼养殖模式选择和产品定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滨海地区高盐碱导致生态环境脆弱,与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极不相适应,故开展耐高盐碱的植物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采用pH值为8.0、9.0,NaCl盐度在0、5、10、15、20下的溶液对荻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各项生理响应指标的变化来研究其耐盐碱性。结果表明:随盐碱度增加,荻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越大荻长势越差;荻体内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增加趋势不明显,说明荻有耐盐碱性,而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且在达峰值后下降明显,说明荻的耐盐碱能力有限;轻微盐碱刺激能促进荻光合色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升高,高盐碱抑制其升高。综合分析荻的各种生理表现,认为荻能耐受pH=8.0、盐度0~20和pH=9.0、盐度0~15的较宽盐碱范围,因此荻可作为修复滨海重盐碱地生态景观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