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从建设目标、系统架构、技术和功能等方面介绍数值预报故障短信通知服务的设计与实现。构建该服务目的是为保证数值预报系统时效性提供一种技术支持。该服务系统以作业事件管理系统和短彩信云平台系统为基础。通过在作业事件管理系统中嵌入故障监测模块、故障说明与定位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在短彩信云平台中设置发送对象群组列表、植入信息接收接口,解决了双重故障监测和跨系统信息交换技术的问题。实现了数值预报系统风险警告、故障步骤简要说明和定位、群组短信通知等功能。以全球海浪数值预报系统为例进行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故障短信服务辅助系统能有效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和处理数值预报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292.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通信网关的海洋无人平台多模融合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通过智能通信网关对天通卫星通信组件、北斗短报文通信组件、无线网格网络(MESH) 通信组件、远距离无线电(LORA) 通信组件、超短波通信组件、无线局域网(WiFi)通信组件、水声通信组件、光通信及电磁耦合通信组件等多模无线通信链路进行有效融合,在岸基数据中心→机动部署的水面母船(含无人艇、无人机)→机动部署的海洋浮标平台→机动部署的水下运动载体之间搭建了实时、可靠、无缝的、窄带与宽带通信结合的海洋全空间双向通信链路,达到海洋信息要素通过上述链路与岸基数据中心之间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可靠、连续、双向信息传输的目标.   相似文献   
293.
域间路由系统存在慢收敛现象,已有研究表明该现象与不同路由事件及AS之间的商业关系有关。文中结合AS层次关系推导算法及路由事件分类算法对路由事件进行细分,分析比较了各类细分路由事件收敛时间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将AS商业关系作为路由事件分类标准之一,直接影响了各类路由事件收敛时间的统计特征;并且定量说明了2006年12月26日发生在台湾海域的地震对整个路由系统造成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94.
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地面气象综合观测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受到自然环境、设备状态、网络情况等影响,观测要素数据易出现异常,且台站业务人员无法24 h不间断监测地面综合观测软件,在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情况发生时易导致市县级地面综合观测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影响故障点的及时排查和维修。基于此现状,运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对地面综合观测要素状态监测及报警软件研究,在观测要素数据逾限、缺测及数据质控异常时红灯提示并发送短信给保障人员报警,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要素数据的智能监控,切实提高基层装备保障及时性,更好的为气象信息服务与气象分析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95.
短信因其传播方式的主动性、用户群体的广覆盖等特点,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气象部门所建短信平台在发布时效、覆盖面、定位发布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预警信息快速、精准发布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国移动大数据平台,提出了基于蜂窝通信原理的突发事件预警短信靶向发布技术方案,并以该方案在宁夏地区的实现为例,重点阐述了系统布局、数据对接、目标用户筛选、靶向发布策略等关键技术。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6.
针对“陕西气象短信退订用户回访调查”及“2012年全年的气象短信业务投诉”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陕西气象短信用户粘性的主要因素有:用户离网和3G客户端的快速发展;气象短信内容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接收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行为。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气象短信业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