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47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1639篇
海洋学   172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3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登辉  韩迅  关云飞  唐译 《岩土力学》2022,(S2):223-230
珊瑚的孔隙结构对珊瑚的力学性质和渗透特性影响显著,采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对珊瑚颗粒进行了扫描,建立了珊瑚颗粒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并对孔隙的直径、体积、紧密度、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松散堆积珊瑚及单颗粒珊瑚内孔隙结构的渗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孔隙数量随着孔隙直径的增加显著减少,且微孔数量较多,大孔数量较少;孔隙的直径与紧密度之间为幂函数关系,与球度之间则表现为线性关系。渗流分析结果显示,松散堆积珊瑚的渗透能力显示出各向异性,Z方向的绝对渗透率小于X、Y方向。珊瑚颗粒内的孔隙渗流速度较慢,不同颗粒之间渗流能力差距较大,部分颗粒不能发生渗流,且颗粒内孔隙的绝对渗透率仅占总绝对渗透率的1.26%。  相似文献   
92.
在区域构造变动、岩性组合、沉积相构成、测井曲线特征等研究基础上,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将在苏里格庙含油气区上古生界划分出5个层序组,并在晋祠组到石盒子组中划分出14个三级沉积层序,分别发育于陆表海、三角洲、河流3种沉积背景之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以体系域为单位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内主要含气层段-层序8、9的体展布规律.研究表明,以体系域为单位编制的体等值线图,更细致地刻画了体的展布,质储集体的发育和空间展布受控于沉积环境,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中.  相似文献   
93.
南堡凹陷高柳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地震数据、岩心、测井及重矿物等资料,利用EBM盆地模拟系统,模拟南堡凹陷高柳断层的活动速率和古落差,分析高柳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结果表明:高柳断层的活动受南堡凹陷盆地构造演化和区域应力方向转变的联合控制,垂向上呈现"弱—强—弱"的演化趋势,平面上Es1、Ed3x、Ed3s沉积期表现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到Ed2、Ed1和Ng沉积期,分段活动特征消失,活动均一性增强。高柳断层的活动引起南堡凹陷北部沉积中心的迁移,由拾场次凹向南迁移到高柳断层下降盘。高柳断层东段和中段连接部位、高柳断层与柏各庄断层相接部位是陆源碎屑进入凹陷的通道,高柳断层的强烈活动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提供合适的坡降条件和可容纳空间。高柳断层对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总体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走向斜坡控型和断角控型。研究结果可为南堡凹陷构造—沉积综合分析及油气成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洪安  彭君  慕小水 《地球学报》2003,24(2):171-174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渤海湾盆地内各凹陷重要的勘探对象。笔者根据对东濮凹陷形成演化、沉积特征的研究,结合油田下洼勘探的需要,提出了断层分析法进行岩性油气藏勘探,总结出3种模式,经在多个地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立足于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和地震资料对断层的识别能力高于对体的分辨能力,操作简便、实用,对断陷盆地的深化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孤岛油田属稠油疏松岩油藏,生产过程中油井出严重,现有的涂敷人工井壁防注蒸汽后强度较低,造成防成功率低,注汽后高强度采液生产周期较短。为此,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耐高温树脂、高强度骨架颗粒、偶联剂、固化剂,进行室内配方优化试验,评价固结体耐高温性能,测定其渗透率,研制出一种适用于疏松岩油藏注蒸汽热采井的HD-1注汽井新型防材料。在孤岛油田稠油注蒸汽热采区共试验72口井,成功率为91.0%,截止目前,累计产油为121 572 t,单井平均有效期为233 d。现场应用表明:HD-1注汽井新型防材料耐高温、强度高,防成功率高,有效期长,能够有效改善注蒸汽热采井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6.
饱和砂性土流变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合理的土体本构模型确定是地面沉降模拟的关键之一。上海和江苏地区多年来野外分层标的实际观测资料表明该区含水层系统层变形具有流变特征,表现出变形滞后于含水层水位变化的现象。本文基于粘弹性理论,选取了常州含水层系统原状性土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性土流变荷载曲线,并选择现有的相关本构模型进行识别,从而确定能更好反映研究区土体变形规律的流变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性土可采用Burgers模型进行描述,反演获得的4个流变参数随荷载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7.
断陷湖盆缓坡河流成因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单元.根据岩心观察、钻井岩/电特征并结合地震沉积学方法,分析断陷湖盆缓坡河流沉积体系和体时空分布特征,能为油气精细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表明,霸县凹陷文安斜坡中部东营组三段周期性地发育4条呈NE-SW辫-曲复合型河流沉积,由河道沉积、坝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3种亚相以及辫状河道...  相似文献   
98.
99.
川西高原砂金矿床形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克倍 《地质科学》1989,(4):308-313
金富集规律可归纳为五条:(1)金比重大,体积小,一般下沉于砾层底部基岩之上,形成富矿带。(2)河流流速减缓处是金富集之场所,如河流内湾处;两河会流处;河谷由宽突变窄处;河谷由窄突变宽处。(3)河床起伏不平是金富集之主要条件。最理想的河床是软硬相间之岩层,如页岩互层,且走向横穿河谷,倾斜较陡,这样,便形成具有无数隔梁与隔槽的起伏不平的河床,金受阻,易于停积。(4)位于谷旁之古老河床沉积阶地是无水患的易采金矿床,不容忽视。(5)红黄杂色铁及石英碎屑常为金富集标志。  相似文献   
100.
水下冲积扇是山间谷地被堵截堰塞,山麓堆积进入水盆地的一种特殊“相”,以重力流堆积为主体,间夹湖沼和上迭河流沉积。熔岩流多次堵塞增高,堰塞坝的侵蚀和盆地的沉积充填,这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不同沉积类型组合。各类沉积因其搬运分选机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聚锡能力,决定了对锡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