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839篇
海洋学   46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8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粘土去除赤潮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赤潮异弯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有机高岭土和有机膨润土作用下的去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改性后的粘土用量为0.03g/L时,在24h内对赤潮异弯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而未经改性的同样用量的粘土并没有对赤潮异弯藻表现出去除作用,这表明改性后的粘土对赤潮异弯藻的去除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还对改性粘土去除赤潮异弯藻的絮凝动力学及其对养殖生物日本对虾仔虾的生态毒性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粘土的种类、用量,改性剂的用量及溶液的pH值等因素都能够影响体系的絮凝沉降速率,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发现在粘土体系中引入有机改性剂是提高其除藻能力的主要因素。另外,毒性实验发现所用改性剂对养殖生物的毒性较小,半致死浓度约为61.9mg/L,比传统的季铵盐的毒性降低了50倍左右,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粘土有机改性剂。  相似文献   
992.
铀的沉淀、富集与还原剂种类、含量有密切关系.还原剂主要包括有机质、黄铁矿、油气等.白城-开鲁地区新近系有机炭、黄铁矿含量总体较低,有机质腐殖化程度弱,但深部油气上升可进入新近系下部的大安组砂体,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岩石还原物质的不足.从后生氧化类型看,大安组具有层间氧化特点,具有形成铀矿床的前提,但从砂岩的黏土化蚀变成分看,高岭石含量比伊犁盆地成矿地层明显偏低,说明含氧化水相对较弱,铀成矿条件略差.这从某种程度解释了松辽盆地西南部新近系找矿无重大突破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during summer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In June 2003 and 2006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 were determine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phosphate and nitrate did not behave conservatively in the estuary, but silicate behaved conservatively. An important mobilization of phosphate and nitrate was observed from the river up to halfway in the estuary. Both input flux (from river to estuary) and output flux (from estuary to coastal zone) of phosphate, silicate and nitrate were calculated from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alinity profiles. There was a large discrepancy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fluxes of phosphate and nitrate. The river fluxes of silicate, phosphate and nitrate (fr) are augmented 5.3%, 28.9% and 36.6% in June 2003 and 1.0%, 62.5%, 31.7% in June 2006 by internal inputs (fi). The phosphate and nitrate fluxes are enhanced through the estuarine process, while silicate flux is unaltered. The authors present some long-term data fo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atios of silicon to nitrogen to phosphoru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Silicate level fall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whil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increase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相似文献   
994.
福建旅游沙滩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福建滨海沙滩的特征概况,阐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滨海沙滩在旅游经济以及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福建滨海沙滩经济价值现状及前景,根据滨海沙滩面临的侵蚀、退化问题,提出海滩养护是将来滨海旅游沙滩保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5.
2006年10月在黄海冷水团海域的三个站点开展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和生物量调查,进行了微型异养鞭毛虫的现场摄食实验,通过荧光标记细菌法和消化系数法获得该海区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摄食率,并估算了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结果显示,微型异养鞭毛虫、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密度分别为036×103~113×103,039×106~113×106和004×104~374×104cells/cm3,温跃层以上明显高于底层。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为533~1489个/(HF·h),对蓝细菌的摄食率为026×102~2310×10-2cells/(HF·h),摄食率随深度而下降。微型异养鞭毛虫每天能消耗927%~3308%的异养细菌现存量和812%~1609%的蓝细菌现存量。同时,微型异养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的日摄食量各占它们生产力的266%~1310%和812%~1609%。研究表明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摄食可能不是秋季黄海冷水团海域浮游细菌及其生产力的主归宿。  相似文献   
996.
从胶州湾海洋异养细菌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共存体系中,分离出6株形态特征差异较大的异养细菌,并做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enature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其中一株对小球藻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其余菌株则没有明显的效果.6株细菌能在小球藻产生的胞外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e rials,DOM)溶液中生长良好,共存细菌对提高菌藻体系对无机营养盐的吸收具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7.
收益还原法是海域评估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收益还原法的关键是纯收益的确定和还原利率的选取,还原利率的准确确定是海域评估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借鉴土地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适合海域评估的还原利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海水闭合循环养殖系统废水脱氮过程中低C/N的问题,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BDPs)PBS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对含盐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器能有效去除含盐水体中的硝酸盐,出水DOC浓度小,出水pH值随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有上升的趋势。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的脱氮效率影响较大,在温度为14~30℃范围内,温度为30℃时的反硝化速率比14℃时的2倍还要大,反硝化温度常数为0.039;水力停留时间对NO3?-N去除率起重要作用,NO3?-N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进水NO3?-N浓度对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有一定影响,浓度过高会导致NO3?-N去除率下降。反应器对进水pH值和DO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很强,当进水pH值在5.0~9.0与进水DO在2.1~6.8 mg/L范围内变化时,反应器的NO3?-N去除率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扫描电镜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考察了进水NO3-浓度变化对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NO3-浓度从47.01 mg/L逐渐增加到168.55 mg/L的过程中,出水中NO3--N浓度满足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小于10 mg/L的要求。电镜扫描图显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不同阶段的样品进行PCR-DGGE图谱和相似系数分析,发现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演替变化,证实污泥微生物生态能够迅速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调整内部微生物种群结构,从而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在不同浓度的Fe(NH4)2(SO4)2.6H2O(Fe1)和FeSO4.7H2O(Fe2)(浓度分别为:高铁150 nmol/L、低铁50 nmol/L,缺铁0 nmol/L Fe0)中的种群消长过程、单位细胞总多糖特征、光合色素chla、chlc变化以及NO3--N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Fe2 浓度影响到赤潮异弯藻的消亡:缺铁组比高铁组种群消亡慢。在平台期和衰亡期时,Fe1各组单位细胞总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Fe2各组。从平台期到衰亡期,各组单位细胞多糖含量明显增加,Fe2各组增量最大,Fe1各组多糖倍增与Fe0相似。亚铁离子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有利于单位细胞色素chla和chlc的积累。亚铁离子的不同化合物状态影响到多糖和光合色素的累积,但不影响种群生长率和对NO3--N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