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41.
过去几十年,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的发生频率、规模和面积不断增大, 对我国水产养殖业、渔业和近岸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威胁。 在引起有害藻华的众多原因中,藻华甲藻的特殊生活史策略,尤其是形成休眠孢囊,提供了一种关键的机理,因为孢囊的形成过程常伴随着基因重组从而增加了藻华藻的生态适应性;孢囊厚的囊壁增加了其对不利环境条件的耐受性;厚的囊壁使其免于病原体感染和捕食攻击;孢囊的适时萌发为藻华提供了“种源”;孢囊可通过自然或人为原因如船舶压舱水传播从而扩大了其地理分布。我们综述并讨论了甲藻生活史和孢囊研究的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甲藻生活史的复杂性和有关甲藻孢囊概念及归类的争议;2)沉积物中孢囊“作图(cyst mapping)”在藻华模型和预测(报)中的重要性以及孢囊分布/丰度与藻华规模耦合关系的复杂性和条件依赖性;3)孢囊形成和萌发的若干影响因子及其复杂性和可变性;和4)最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各种组学手段在甲藻生活史和孢囊研究中的部分应用,特别是植物激素在孢囊形成、萌发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在简要评述了国际、国内有关研究历史中的路标性成果后,最后强调了四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2.
黄燕  邓喀中  刘君城 《测绘科学》2010,35(5):188-189,91
Lidar的数据过滤是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步骤,也是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现有很多典型的过滤算法都是基于地面种子点逐渐恢复地面的,比如自适应TIN过滤法、迭代线性预测法,分层恢复过滤法等。初始地面种子点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反映到过滤结果的精度上,尤其是对丘陵地区的地形恢复,影响更大。本文对基于种子点的TIN三角网加密法(TS过滤算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种子点选择方法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窗口法和最小残差法的混合式种子点选择方法,有效地提高丘陵地区地形恢复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3.
准噶尔荒漠120种植物粘液繁殖体的甄别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粘沙法对准噶尔荒漠22科81属120种植物进行了粘液繁殖体的甄别和粘沙能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共有22种植物具有粘液现象,占总数的18.33%,集中于菊科、十字花科和车前科;②综合浇水2 mm和水浸20 min两种处理结果发现,分泌粘液粘沙后种子重量变化较大的植物有盐生车前、光苞独行菜、庭荠和栉叶蒿等,且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水浸20 min处理时的粘沙量明显高于浇水2 mm处理时的粘沙量;③两种处理结果所得粘沙量大小排序稍有不同,进行平均后得到的顺序是:盐生车前>光苞独行菜>庭荠>栉叶蒿>独行菜>抱茎独行菜>条叶庭荠>条叶车前>小果亚麻荠>小车前>亚麻荠>全缘独行菜>毛果群心菜>播娘蒿>群心菜>四齿芥>油蒿>甘新念珠芥>大蒜芥>多型大蒜芥>棱果芥>山柳菊叶糖芥;④除群心菜、条叶车前、小车前外,其他19种植物的未粘沙种子单粒干重均小于1 mg;粘沙能力与种子单粒干重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而单粒干重<0.5 mg的种子其粘沙能力相对较强;⑤粘液繁殖体是某些荒漠植物降低位移、适应流沙或干旱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粘沙能力和适应不同粘液溶出条件等方面表现出物种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4.
不同贮藏条件和光照对5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和光照对5种蒺藜科植物(骆驼蓬 Pegannum harmala、唐古特白刺Nitrari tangutoru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驼蹄瓣 Zygophyllum fabago 和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对这5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并且种子萌发对光、暗的响应随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5种植物在不同条件组合下的最大萌发率,拟定出了种子萌发的最佳贮藏条件和萌发条件:①湿-冷贮藏能使骆驼蓬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此时对光照没有明显的要求;②多裂骆驼蓬种子经过80 d湿-冷贮藏后在光下能达到很高的萌发率,同时,其80 d干-冷贮藏后在暗条件下的萌发率接近同样的效果;③唐古特白刺种子更适合光下萌发,在湿+低温+光照处理下,种子经过三个贮藏期后均具有较高的萌发率,而干-冷贮藏种子只有冷藏80 d后才能达到较高萌发率;④泡泡刺种子适合干-冷贮藏,对光照没有要求;⑤驼蹄瓣种子在干、湿贮藏后,其萌发率无明显差异,但在暗条件下萌发率略高于光条件下,并且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要的冷藏时间短(20 d),而在光下则需要较长的冷藏(80 d 以上)才能达到较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45.
化学融雪剂对小麦和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化学融雪剂浓度对小麦和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融雪剂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对农作物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不同融雪剂品种对同种农作物品种发芽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不同农作物种子对同种融雪剂的反应差异也较大。在融雪剂胁迫下,小麦种子均表现出比玉米种子较强的发芽能力,且辽春9号比龙麦26号发芽能力更强。1#融雪剂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在2#融雪剂处理中,明玉2号较耐寒豫玉发芽能力强。与1#融雪剂相比,2#融雪剂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6.
沙埋对六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分别对6种植物的种子进行0 cm、0.5 cm、1 cm、2 cm、3 cm、4 cm、6 cm、8 cm、12 cm 九个深度的沙埋处理。结果表明:①对于所有的植物种子,0 cm沙埋较浅层沙埋有较低的出苗率;②沙埋对所有植物种子的幼苗出土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埋沙深度的增加,植物幼苗的出土均显著的下降;③植物种子幼苗出土的最大深度与繁殖体的大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繁殖体大的植物种能从更深的沙层中出苗。  相似文献   
147.
模拟沙地干旱环境研究电场对两种沙生植物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用不同电场条件处理沙生植物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和沙蒿(Artemisia songarica Schrenk)种子,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试验方法,研究电场处理后这两种植物种子萌发和生物量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电场处理缓解了两种植物随干旱程度加重出现的负效应,不同处理条件,种子萌发和生物量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的影响不同,电场处理能够提高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两种沙生植物生物量干重和鲜重。这些变化缓解了干旱胁迫对柠条和沙蒿种子的伤害,提高了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8.
湖南省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探讨区域尺度物种丰富度与地形的关系,利用湖南省地方植物志资料和地形图,借助GIS软件等手段,在定量分析湖南省地形的海拔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湖南省种子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他们与地形复杂度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1) 随着海拔的升高,科、属、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也即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均在中海拔地区达到最高;(2) 随地形复杂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即中等复杂程度的地形,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和物种密度。  相似文献   
149.
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对草原化荒漠地带的苔藓与藻类两种生物土壤结皮进行干、湿处理, 第26卷第6期2006年11月中国沙漠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Vol. 26No.6Nov. 2006研究其上种子库组成与数量特征,结果表明:①有9种植物的幼苗出现在含有生物土壤结皮覆盖的表土中,它们分别是独行菜(Lepidium ruderate L.)、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多根葱(Allium polyirhizum Turcz.ex Rgl.)、小画眉草(Rragrostis poaeoides Beauv)、 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 (Fisch.et Mey))、 马齿苋(Potulaca oleracea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苋菜(Amaranthus.retroflexus L.),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有7种;②在不同类型的结皮上,土壤种子库的总储量以及每种植物种子的储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湿润处理的两种结皮,萌发的幼苗总密度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01),对于干燥处理的两种结皮,萌发幼苗的总密度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③水分是限制结皮种子库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苔藓与藻结皮上萌发的种子总密度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50.
在植物立地和室内不同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滇池地方居群的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蓖齿眼子菜种子发芽率仅为5.3%;切开种皮、较高温度的变温以及层积处理可以极显著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模拟动物消化系统的酸处理也可以显著地提高发芽率,而用恒定的高温、KON3、硫脲和GA处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此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利用蓖齿眼子菜种子恢复湖泊沉水植被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