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31.
近期,菏泽市国土资源局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验收。其中菏泽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项目荣获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菏泽市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项目、菏泽市牡丹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项目、菏泽市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与实施项目,鄄城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均荣获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932.
《地质与资源》2021,30(2):F0003-F0003
《地质与资源》是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地球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依托主办单位地质调查研究核心业务、服务领域及科学技术平台,跟踪地球系统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关注国内外地质与资源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发展趋势,报道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与成果应用,为科学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质与资源》设置以下栏目: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油气/能源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生态环境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方法、成果快报等。  相似文献   
933.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海洋科技发展50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海洋大国,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国家“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科技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依靠海洋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34.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首届全国海洋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此次大会的召开恰逢我国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的第一年,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以“海洋科技”为主题的海洋会议,会议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2006-2010)》为指导,研究讨论了《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关于加快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若干意见》,部署了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重点,明确了我国今后海洋科技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共同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5.
The land use patterns in Guyuan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have changed greatly over the years, due to population growth and farming and stock raising development. This study, using 50-year statistical data of cultivated land and 14-year spatial data of land use pattern,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the character, and the spatial variance of farmland in the city, and discussed the driving forces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based o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statistical models. First,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went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rapid increase, fluctuating change, decrease and rapid decrease from 1949 to 2004, additionally,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in different stage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farmland variance. Second, from 1986 to 2000, the quant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creased, but its quality decreased. Third,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re determinant factors in cultivated land transition. Five constructed paths explain cultivated land transition. Factors that have direct or indirect effects on farmland include the economy (Xeco), the population (Xpop), agricultural output (Xagr), and scientific input (Xsci). The sequence of impact was Xeco〉Xpop〉Xsci〉Xagr. Among all these impacts, Xeco was the major positive one, and Xpop was the major negative one. It is urgent to take measures or adopt a policy to stop the vicious cycle in eco-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Otherwise, negative patterns of farmland use will increase, and high-quality cultivated land will continue to decline.  相似文献   
936.
《岩土力学》2023,(3):F0003-F0003
陈正汉教授新著《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一书,获202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于2023年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大16开本,共1100页,分为上、下卷(照片附后)。该书内容是作者及其学术团队40年来在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领域创新成果的系统总结和结晶,分为六篇31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