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8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测绘学   1231篇
大气科学   891篇
地球物理   833篇
地质学   2448篇
海洋学   423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615篇
自然地理   42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地质构造发展框架的厘定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属南岭中段北部,是研究华南中生代构造背景与演化的良好窗口.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和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区内中生代3个时代花岗岩的时限与构造环境,并结合对区内中生代不同时代陆相盆地和火山岩的性质与形成机制,构造变形和成矿作用的期次与特征等研究,厘定出研究区中生代地质事件序列的框架.从早至晚分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期前造山阶段(Ⅰ)、中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初陆内造山阶段(Ⅱ)、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后造山阶段(Ⅲ)、白垩纪板内裂谷阶段(Ⅳ)等4个大的地质发展阶段,其中陆内造山阶段(Ⅱ)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阶段(Ⅱ1~Ⅱ4).前造山阶段(Ⅰ)为稳定海相沉积阶段.中三叠世后期(Ⅱ1)为陆内俯冲汇聚高峰期,形成大量NNE向为主的逆冲断裂与褶皱,并使陆壳增厚.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后期(Ⅱ2)挤压相对松弛,大量壳源花岗岩浆形成并侵位(233~210Ma).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Ⅱ3)为同造山上隆伸展环境,形成NNE向裂陷含煤盆地,高Na低K的拉斑玄武岩喷发.中侏罗世初期(Ⅱ4)为NNE向左旋汇聚走滑造山,发育逆冲断裂且前期裂陷盆地反转成为山前冲断收缩盆地.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后造山阶段(Ⅲ),大量后造山花岗岩侵位(174~135Ma),同时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侏罗纪末期发生过短暂的挤压事件.白垩纪板内裂谷阶段(Ⅳ)形成盆-岭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双峰式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酸性岩脉及具有AA型花岗岩特征的上堡小型岩体等组合.文章最后就华南地区燕山早期构造环境和中生代不同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特征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分析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文中对岩质边坡单一滑面的流变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能较好反映这一变形机制的非稳定蠕变模型。特别是描述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破坏阶段,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讨论。结合一些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验证,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了向广大勘察设计界的读者更好地宣传2005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促进各地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本刊以专栏的形式将上海、四川、浙江、成都、北京、江苏等地的经验交流材料进行了整理,以便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4.
类脂化合物极大地扩展了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度,尤其是单体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古气候、古环境重建上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近些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就类脂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在古气候环境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已有研究表明利用类脂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可以追溯到海洋和湖泊环境中陆源有机质的物源,其母源区历史时期 C3、C4植被的变迁以及区域性的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相似文献   
95.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做好当前信访工作,保障信访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条例》实施进入“倒计时”,我们必须提前介入,尽快对一些与《条例》规定不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制度进行调整,以确保信访工作按照《条例》规范性的要求有条不紊的高效运转。刚才,学军同志全面介绍了《条例》修订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对如何贯彻实施提出了总体要求;金木同志着重对办信工作如何进行调整讲了意见。下面,我主要从接访、督查工作应作哪些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着眼于广东省典型特色农作物的波谱,建立了波谱数据库,该库分为知识库、遥感实测波谱库、模型库、波谱分析和 荔枝园示范5大部分。 在波谱分析模块设计上提供了波谱数据查询、分析等功能,通过对荔枝园种植面积应用示范,给用户提供了极 大方便。  相似文献   
97.
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土地规划)评审,就是对土地规划行为(包括编制、实施)的技术评价、法律审查与行政授权活动。土地规划评审体系包括评审机构、制度及准则等,属于广义的土地规划管理范畴(狭义的规划管理仅指规划对建设引导和制约行为)。如果说土地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调控,规划评审就是对土地规划的调控,只有对“龙头”驾驭得当,  相似文献   
98.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魏县采访,说起这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马学对记说,农村的矛盾纠纷,不少都是因房基地、宅院、地边、树木及由其它琐事引起,由于互不相让,造成无休止地到处上访。这种看似邻里间的小事儿,可处理不当往往会把小事拖大,大事拖杂,甚至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
贵州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04年贵州的6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了湿位涡与贵州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的发展与湿位涡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0e面陡立且南侧暖湿气流活跃,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密集区内暴雨容易发生。湿空气对流活动层仅能达到500~600hPa之间。对流层高层及平流层高位势涡度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从而造成强对流天气。对流层低层湿正压项负值区的移动反映了强对流过程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过程,湿斜压项的高值中心区与暴雨的落区相一致,为暴雨强度和落区的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万雪丽 《贵州气象》2005,29(Z1):35-36
从天气学角度出发,对2005年4月28日晚贵阳市区遭受的强雷暴天气进行环境场分析,得出这次强雷暴天气是高原东侧短波槽在低层切变线上扰动生成局地中小尺度气旋形成强烈的对流天气.强雷暴天气产生前地面持续的增温,低层扰动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低层积聚大量不稳定能量,同时持续加强的西南暖湿气流为强雷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