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286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姚大全 《中国地震》2001,17(3):322-325
1⊙蛏巾镀拭婊疃诖魏臀⒐刍铺匦员曛尽 ⊥暄蛏巾镀拭娴卮χ乃匏?-枞阳断裂北东延伸段 ,该断裂附近历史上曾发生数次中强地震。在铜陵羊山矶第三纪红色砂砾岩中发育走向 40°~ 6 0°、倾向北西、倾角 55°~ 6 0°的一组压剪性断裂 ,砾岩标志层被错移约 1m。断面间形成灰白色断层泥 ,局部断层泥中夹梳状方解石脉 ,后者边缘又有错动和变形现象 (图 1 ,2 )。综合分析认为 ,该断裂曾发生 2~ 3期活动。图 1 宿松 -枞阳断裂羊山矶剖面中充填的断层泥和方解石脉图 2 宿松 -枞阳断裂略图这是由于断面的错动研磨产生断层泥 ,这以后断…  相似文献   
132.
较多理论分析得到锚索锚固段侧阻力的沿程分布呈下凹衰减曲线,与工程实际的单峰曲线差异很大,缘其全程粘结、共同变形假设不甚合理。作者采用简便的荷载传递法,分析了全程粘结所满足的变位协调条件,导出了滑移临界荷载判别式。分析认为,由于孔壁界面滑移的软化效应,侧阻力曲线始端变为上升曲线。因此侧阻力曲线由两部分组成:侧阻力峰值之前部分为始端滑移段,呈上升曲线;而侧阻力峰值之后的部分为粘结段,呈下凹衰减曲线。在锚固的理论分析中,应对界面滑移及软化因素对侧阻力分布的影响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3.
倾倒滑移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及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现场地质调查及变形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倾倒滑移变形机理的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4.
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的归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研究阿尔金山南缘断裂、西北缘断裂、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断裂的构造属性, 对重新认识中国大陆西部构造格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卫星遥感图像宏观解译和野外调查基础上, 充分参考了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 分析了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特征, 结果表明南缘断裂形成于元古宙, 早古生代中晚期是一条具有右行走滑性质的巨型陆内转换断层, 中新生代分段差异复活; 西北缘断裂系形成较晚, 中新生代以来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 应属于亚洲共轭滑移系的组成部分; 红柳沟-拉配泉断裂属于塔里木地块中央构造带系统, 是一条蛇绿构造混杂带, 早古生代属于陆缘或陆间裂谷.它们三者分属于不同的断裂系统, 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史, 其活动形式和构造意义各有不同, 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35.
考虑时程竖向加速度的Newmark滑块位移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红军  迟世春  钟红  林皋 《岩土力学》2007,28(11):2385-2390
利用改进的Newmark滑块位移法,采用时程竖向加速度计算屈服角加速度,运用拟静力极限平衡分析和地震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土工结构地震永久变形。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屈服角加速度计算采用时程竖向加速度得到的滑动位移位于竖向加速度假定恒定向上或向下之间。适当改变筑坝土石料的动力刚度,研究了滑动体位移关于动力刚度的敏感性,为土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泥沙颗粒沉降变加速运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泥沙沉降的力学机制出发,考虑泥沙与液体边界的粘性作用,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的基本运动方程,通过求解得到了泥沙沉降瞬时速度的一般计算式。从理论上证明了一般泥沙静水沉降由零趋近终速过程时间极短的看法,同时发现对于尺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如抛石),其在沉降时趋近终速过程相对来说是相当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7.
朱彦鹏  郑恒  李忠 《岩土力学》2006,27(Z1):746-750
以极限平衡理论及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滑动面破坏模式为基础,采用毕肖普法,并考虑竖向条间剪力对滑移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边坡最危险滑移面的搜索模型,并推导了稳定系数的求解公式。运用遗传算法对支护结构最危险滑移面进行动态搜索和确定,计算其稳定性系数。该方法避免了在优化设计中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更具有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8.
邓志勇  张翠兵  杨岸英 《岩土力学》2004,25(10):1677-1682
介绍了一种能应用于深厚层淤泥软基的挤淤法--爆炸定向滑移法 (Bosm)。该法是通过在抛石堤头前方淤泥中一定位置处埋置群药包,利用爆炸产生的强冲击波和震动扰动淤泥并降低淤泥强度,使抛石堤下方及周围淤泥的结构破坏,瞬间丧失强度,短期内难以恢复,形成定向滑移条件,抛石堤下沉实现泥石置换。同时,结合深港西部通道海堤挤淤工程,详细介绍了爆炸定向滑移法的施工参数和工序流程,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措施。通过钻孔、物探及沉降观测等技术手段对竣工后大堤进行的检查表明, 大堤是稳定的,采用爆炸定向滑移法修筑海堤是成功的。值得在深厚层淤泥的海堤挤淤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9.
顺倾边坡岩层滑移弯曲临界长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玉平  莫海鸿 《岩土力学》2004,25(2):283-286
基于顺倾边坡岩层滑移弯曲的弹性微分方程及其精确解,应用能量原理建立了岩层滑移弯曲失稳的临界长度计算式,归纳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优势分析法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岩层单层厚度、滑移面力学性质、岩体弹性模量和坡角是影响顺倾边坡岩层滑移弯曲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岩层单层厚度、滑移面的力学性质、岩层倾角和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40.
关于分级单屈服面模型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德玲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04,25(7):1059-1062
在大理岩、红砂岩和花岗岩的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它们的极限包络线可以大致设为一条平均直线,利用此直线可以确定其斜率和粘结应力。用于计算硬化的两个硬化系数应选取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峰值前若干点的数据计算。试验发现岩石的破坏与阶段改变处相距不远,不能用Desai提出的方法确定阶段改变参数n。笔者认为取稍大于2的值是比较合适的。在预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时,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即把岩石初始压密阶段的终点作为初始状态,用该点的应力状态计算初始的硬化参数和累积塑性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