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索1∶10 000地形数据更新的1∶50 000地形数据的技术方法与生产流程,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开展生产试验,以江苏省1∶10 000地形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构建数据转换模型、数据库要ID对应关系实现1∶10 000地形数据联动更新1∶50 000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82.
83.
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导致了紫外辐射日益增强,高强度的UV-B辐射会造成细胞中DNA的损伤,影响蛋白质、脂类和色的代谢过程。生长在南极的绿藻具有一系列防御机制以应对增强的UV-B辐射,其中类菌胞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 MAAs)是一类重要的紫外防御物质。为探究类菌胞氨基酸对UV-B辐射的响应,本文以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sp.ICE-L)、针丝藻(Raphidonema nivale Lagerheim, NIES-2290)和胶球藻(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E.Acton, NIES-2166)三种生活在南极的绿藻为材料,采用UV-B辐射胁迫(强度0.35 W/m~2,短时处理3 h),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类菌胞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Mycosporine-glycine为三种南极绿藻中共有的MAAs,在UV-B辐射胁迫下三种南极绿藻中Mycosporine-glycine含量变化不尽相同,表明不同的南极绿藻中MAAs对UV-B辐射的响应各有其特性。首次在绿藻(南极冰藻和胶球藻)中检测到Gadusol。Gadusol作为MAAs的合成前体,它的合成积累使得生活在海冰环境的南极冰藻和胶球藻具有良好的抗UV-B辐射能力。其中南极冰藻抗紫外能力最强,这可能得益于不同MAAs间的动态转化,含量升高的Palythine及Usujirene/Palythene可能对南极冰藻的紫外屏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负热电离质谱法测定硼同位组成,由于具有比正热法高的灵敏度和简单的样品制备过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低硼含量样品的硼同位测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精度较低且易受CNO^-的同质异位的干扰。作者对采用负热电离法测定硼同位组成的原理、发射剂的选用、同质异位的干扰以及在硼同位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5.
立足大范围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现场管控需求,从安全管控、进度管控、施工质量管控、综合管理4个角度,利用物联网、无人机、智能分析、激光点云、地理空间信息等技术多维度开展智慧工地专题研究。基于获取的机载LiDAR点云,利用改进的体化方法,通过配准后多期点云Bounding Box中的体索引对多期LiDAR点云进行变化检测,动态智能管控电力工地的施工进度与安全,并对各技术模块进行集成。基于LiDAR点云搭建电力工地的三维可视化管理服务平台,可实现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实现输电线路建设领域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电网建设,将电网基建建设推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86.
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肌肉生长抑制(Myostatin,MSTN)前肽(MSTN-Pro)的cDNA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中,双酶切检测和测序鉴定证实,插入pcDNA3.1(-)/mycHisB载体中的片段为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MSTN基因前肽cDNA为正向插入,且重组质粒无错配或插入移位等突变。采用肌肉注射法将重组表达质粒注入大口黑鲈背部肌肉组织,在注射后第2天经RT-PCR检测到MSTN前肽基因mRNA的表达,第6天经免疫组化学检测到MSTN前肽蛋白的表达,第8天蛋白表达强度增强,对照组始终未检测到MSTN前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选取长江口外赤潮多发区沉积物柱状样,在高分辨率测年基础上,通过有机碳、有机碳同位(δ13C)、生物硅、绿等多项指标的分析获得了调查海区古生产力的变化信息。并结合近几十年来营养盐浓度及组成结构的变化探讨了海洋浮游藻类组成结构的变化在海洋古环境中的记录。柱状样年代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δ13C值在柱中的分布为-26.15×10-3~-19.5×10-3,表明有机碳为陆源与海生的混合。生物标志物在柱状样中的分布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以前含量均较低;50年代至80年代含量均增加,表明海洋浮游藻类活动强烈且以硅藻为主,与此阶段长江口营养盐浓度迅速增加相对应;80年代以后,生物硅的含量下降至整个柱中最低水平,绿有所降低,但高于50年代前的水平,而有机碳含量增加,表明在该时段硅藻生物量降低,其他藻类生物量有所增加,这与长江口营养盐氮盐持续增加而硅酸盐逐年降低、氮与磷的含量比值、磷与硅的含量比值迅速增大有关。沉积记录还表明此阶段陆源有机碳的贡献增强。  相似文献   
88.
孢粉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不同,C3和C4植物的δ13C值有明显不同的分布范围,这可以用来研究环境的变化。花粉的碳同位分析结果显示其δ13C值与植物的δ13C值变化规律一致,也能很好地反映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进而间接反映其所处的气候环境条件。相比于植物体,化石花粉颗粒组成成分较单一,而其生成时间短,因而其碳同位或许能较好地反映植物开花期时的环境条件,如雨水、大气CO2等的性质,为更精确的环境重建提供可能。初步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花粉的δ13C值与开花期的温度存在线性关系。高精度结果的取得依赖于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改进,研究表明传统孢粉的醋酸酐处理过程中存在碳同位污染,采用浓H2SO4浸泡可达到相同的去除纤维的目的而避免污染。另外,通过对质谱仪的改进——装配旋转镍丝等进样系统(SWiM-IRMS),使实验所需的测试量大大减少,对单粒花粉进行测定也已经成为可能,但实验的精度还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9.
《今日国土》2009,(1):47-47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的充足,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0.
人工四倍体皱纹盘鲍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药物进行诱导皱纹盘鲍四倍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受精后10min开始,用1mg/l浓度的CB持续处理皱纹盘鲍受精卵30min,通过阻止极体释放,可获得21.9%的四倍体胚胎。用0.05g/L浓度的秋水仙,在受精后40~50min的效应时间内开始处理,持续3min,能抑制皱纹盘鲍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0%。此外观察到,秋水仙对染色体组加倍最为敏感的效应时间,也是胚胎对诱导处理耐受性最弱的时期。化学药物的毒性作用和染色体的断裂或缺失,可能是导致皱纹盘鲍四倍体胚胎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