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2篇
  免费   3091篇
  国内免费   5215篇
测绘学   570篇
大气科学   1002篇
地球物理   1809篇
地质学   15150篇
海洋学   1106篇
天文学   178篇
综合类   1023篇
自然地理   1450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43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556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62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536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500篇
  1994年   465篇
  1993年   418篇
  1992年   464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316篇
  1989年   308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6篇
  194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本文试以浙江西湾海滨旅游区为例,对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作一初浅的探讨。拟寻求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思路与模式。1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属性1.1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该海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质量不佳,或结构规模不理想(如景点组合,分布和区位条件欠佳)或旅游利用价值不高(其中几种或某一主导因素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不高)而造成该海滨区域虽有旅游资源但其吸引功能不够强劲,开发受限。1.2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性[2]非优区内有相对优越小区;同类排斥异类互衬可使非优区的绝对性减弱;外在因素的补偿…  相似文献   
103.
沃姆瑟塔拉河是一条中等河流,起源于山口东部的丘陵区.流域盆地的主要地质建造由榴英硅线变质岩、紫苏花岗岩和花岗岩组成.时代属太古代.流域盆地属半干旱-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104.
揭示了葵花岛构造区浅层气规模小、埋藏浅、分布散、压力低、储层松散等分布特点,根据沉积环境和地质特征,推测浅层气为生物甲烷气,但并不完全排除是热生甲烷次生气藏的可能性,探讨了浅层气潜在的工程危害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今后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论述了Philodfill GSEC66区块,即人们称之为“西北Malampaya区块”的石油潜力评价结果。相信该区块存在主要烃类聚集所必需的要素。可能的烃源岩是深水尼多灰岩,早第三纪同裂谷期前尼多沉积和前第三纪沉积。潜在储集层包括尼多礁隆、尼多和前尼多碎屑岩和,或破碎碳酸盐岩,早中新世Galoc碎屑浊积岩和前尼多沉积。该地区识别出的主要油藏类型是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礁和侵蚀/喀斯特碳酸岩高地。在对已有的1982年以前地震资料评价后,又采集了1,625km的地震资料。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后,在这一地区划出了11个预选区,其中2个勘探区(Santa Monica和Ipil勘探区)。Santa Monica是在尼多灰岩上圈出的一个十字倾角圈闭,垂直闭合高度超过457m,闭合面积超过83km^2。Ipil勘探区发育在尼多灰岩台地面上,具缓倾闭合特征,闭合面积超过47km^2,垂直闭合高度122m。这个大型勘探圈出的技术价值与菲律宾十分有利的深水勘探条件及其邻近的即将开发的Malapaya—Camago油气田结合,使这一区块成为今后勘探工作中一个极具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多普勒雷达加密资料对发生在闽南的一次台风尾流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由两阶段暴雨组成 :第一阶段暴雨是由海上形成的中尺度气旋造成的 ;第二阶段暴雨是由切变线上的强辐合及切变线上形成的边界层中尺度气旋造成的。暴雨雨带的形成主要与“逆风区”、气流辐合、边界层急流、切变、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107.
108.
从数理统计方法出发,对北黄试验海区收集来的从1949-187年的水文观测资料,按月按层地进行统计,并换算成声速,且绘制出逐月的声速垂直结构模式图,再依据射线理论,绘制分析了逐月的声线传播模式图,在为试验海区从事海上噪声和各类水声测试研究工作提供最蓁的海洋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描述了1985年1月-2月联邦德国“极星”号极地考察船沿威德尔海陆缘固冰区调查期间所获得的冰柱状样内叶绿素a以及硅藻的分布,对三个不同区域柱状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10-30cm的海冰多呈褐色,其内由大量藻类,特别是由硅藻细胞的富集而形成,丰度变化大.在融化的底部冰样中,细胞数高达108个/l,叶绿素a浓度高达2220mg/m3,中部常见到大量小型的失去色素乃至死亡的硅藻细胞.初步鉴定出26种硅藻,其多数隶属于茧形藻属(Amphiprora),斜纹,藻属(Pleurosigma),菱形藻属(Nitzschia),盒形藻属(Biddulphia),角刺藻属(Corethron),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以及脆杆藻属(Fragilaria)等,本文还记录了两种不同的底部生态群落:寡种和多种集群的生态类型,并对硅藻的富集和分布成因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