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0篇
  免费   3477篇
  国内免费   3195篇
测绘学   2829篇
大气科学   1762篇
地球物理   4530篇
地质学   7140篇
海洋学   2342篇
天文学   343篇
综合类   1133篇
自然地理   1773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630篇
  2021年   707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750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899篇
  2010年   906篇
  2009年   884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777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67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750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562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415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97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54年   15篇
  1943年   4篇
  193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新疆和田地区的山普拉墓地位于古丝绸之路南线的洛浦县城西南14公里处.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对山普拉墓地进行多次发掘,其中玻璃珠类共计发现1369颗.本文主要以X射线CT技术为基础,对其中具有典型性代表的4颗蜻蜓眼玻璃珠从玻璃眼珠的基体、眼部装饰、气孔和珠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推测了最晚公元4世纪的历史背景下,...  相似文献   
942.
川藏铁路沿线岩体受地质构造、风化作用以及酸雨作用的影响,广泛发育有深厚的碎裂带,工程开挖常形成长大碎裂岩质边坡.该类边坡除坡面碎块石的崩落外,还存在整体失稳风险,常规主动网难以有效加固.基于此,提出锚墩式主动网新型组合结构,以预应力锚索代替主动网中的短锚杆,约束碎裂岩质边坡坡面岩块位移的同时进行边坡的深层加固.设计了1...  相似文献   
943.
中国大陆边缘构造属性与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陆边缘的形成与演化,以中国大陆已存在的3条陆壳对接消减带为界,划分了5个大陆边缘构造带、13个次一级的边缘构造区及其内部的58个时空配置结构,并据区内现有金属矿产地计算了其发现几率。依据大陆边缘的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特征,将中国大陆边缘划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对接碰撞型和转换型4类,并总结了其成矿专属。大陆边缘虽然有利成矿,但是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应取决于其成矿有利因素是否达到最佳耦合。提出了最佳耦合应是异常地质事件激发正常成矿作用发生“引潮共振”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4.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探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06年7月6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坡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坡夏季(6—8月)的降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坡较强降水个例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降水环境背景场中,雨带呈东北-西南分布,最大降水强度超过20 mm·h-1。对流降水回波顶高超过17 km,层状降水回波顶高低于15 km,6.5 km高度存在亮带,且外形也似非高原地区的层状降水垂直结构。统计分析表明在高原东部偏南区、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交界区南部的夏季降水频次高,而在高原东部偏北及四川盆地的降水频次、对流和层状降水频次均比上述地区小;多年夏季的日均降水量分布大体与降水频次分布类似。降水反射率因子的垂直结构具有地域性特点,高原东部偏南和偏北区的回波垂直结构相似,因受到地形高度的压缩,其降水垂直结构与非高原地区的不同;而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交接区的降水垂直结构外形,介于高原与非高原之间;四川盆地的对流降水和层状降水垂直结构与中国东部平原及热带副热带洋面的相近,但层状降水的亮带高度高出1 km。  相似文献   
945.
为有效防治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水文地质问题,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国内外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针对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西部深切河谷区地质环境特征,总结归纳出岸坡型、顺河型、跨河型、区域型4大类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及其特征表现,并初步阐述了各类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对相应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946.
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uric Sounding,以下简称M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磁感应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导电性的角度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结构,是进行地热调查、地球深部探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47.
基于改进的哈丁模型建立了结构海床耦合系统的等效线性化动力分析模型。等效阻尼比是对土体进行等效线性化分析的重要组成,论文着重对土体阻尼对结构海床耦合系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考察。接触面分离力是运用滑动库仑摩擦模型进行接触面效应模拟的重要参数,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文中提出了新的结构-海床接触面分离力模型并进行了考察,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48.
三亚湾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三亚湾2005年春、夏、秋和冬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4个季度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经过鉴定共有终生性浮游动物125种,阶段性浮游动物17种,其中毛颚类幼虫和短尾溞状幼虫是各个季度都出现的优势种。三亚湾的浮游动物可以分为河口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和广布暖水外海类群。全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95.91ind·m-3,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9.22mg·m-3;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分布是夏>秋>春>冬,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分布是秋>夏>春>冬,总体上一般是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冬季浮游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9.
在珠江口、广东沿岸及南海北部三个航次生物-光学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色素打包效应和色素成分的变化对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因素对吸收系数都有较大的贡献,但在不同的水体它们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对网采浮游植物含量较高的珠江口和广东沿岸的水体而言,色素打包效应较强,对675 nm处比吸收系数的贡献平均分别为40%和20%;对微型浮游植物占主导地位的南海北部航次的水体,打包效应较弱,对675 nm处比吸收系数的影响平均仅为6%.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发现除叶绿素a之外的辅助色素对吸收系数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蓝绿光波段,三个航次440 nm波长处对总吸收的贡献平均分别为44%,43%和53%,其中对珠江口和广东沿岸航次的水体主要是光合类胡萝卜素的吸收贡献,而对南海北部航次的水体除了光合类胡萝卜素以外还要受到光保护类胡萝卜素的影响.由于河口、近岸和外海水体藻类粒级结构和辅助色素成分对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贡献有明显的差异,在南海北部水体建立比较精确的生物光学模型时,需考虑藻类粒级结构及色素成分对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0.
Ecopath with Ecosim在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上的水体为人类提供着无法计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相应的生态价值。然而,水生生态系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捕捞和环境压力。为更好地分析人类以及自然扰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许多研究种群结构和动态的模型软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