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2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688篇
测绘学   1078篇
大气科学   995篇
地球物理   472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489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225篇
自然地理   36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5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61.
本文考虑了具有混合时变延时和不同时标的混沌忆阻竞争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同步问题.使用Lyapunov泛函方法和不等式分析技术,设计了一类新的具有反馈控制律的自适应控制器以取得网络同步及指数同步目的,提出了不用过多计算,如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或复杂代数计算的保证网络同步条件;同时,所获条件也可以应用到已有文献里关于忆阻器网络不同数学模型中.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获得的理论结果的有效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62.
台风Danas(1324) 对台风Fitow(1323) 影响的诊断分析及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NL资料和WRF模式进行数值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324号台风Danas对1323号台风Fitow的影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台风Fitow登陆前、后的强度变化及其东边界与台风Danas相连的水汽输送通道的变化直接相关。台风Fitow登陆前,其水汽输入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环境场的偏东气流带来,而上游台风Danas截取了环境场输送给台风Fitow的水汽,抑制了Fitow的发展。但在台风Fitow登陆后,台风Danas环境场的水汽反过来起到转运作用,增加了Fitow的水汽收入,加剧其北侧的强降水。台风Danas以水汽通道为纽带影响台风Fitow登陆前的强度和在陆上非对称降水的分布。此外,台风Danas的北上影响了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使其东退且改变台风Fitow的引导气流,影响了Fitow的登陆位置;并在Fitow登陆后施加了偏南引导气流,令其逆时针打转。   相似文献   
863.
通过对 2 0世纪 90年代发生的 4次严重夏秋连旱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关系的分析 ,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异常将导致环流的局部运行异常 ,这种异常天气事件的持续或多次重复出现可造成广西地区严重夏、秋连旱  相似文献   
864.
GIS中DelaUnaY三角网的快速建立及拓扑自动生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Delaunay三角网(TIN)是GIS中DTM模型的重要表示方法和分析处理手段。提出了一种构网、自动生成拓扑关系的整体思路,并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具体设计了算法,具有建模快、误差小、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5.
利用1986-1996年新乡站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产生新乡台风低压暴雨的登陆台湾风路径,选择了预报因子,建立了新乡市台风低压暴雨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866.
遥感图像的巨大信息量,给图像存贮、记录、传输和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微机上进行图像处理,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文献介绍的一些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大多会导致信息量的减少,有的不适用于遥感图像,或者方法不容易实现。本文提出的图像的自适应混合压缩编码方法,吸收了几种压缩编码方法的优点,基于图像的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均匀程度,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方法不仅容易实现,而且有较高的图像数据压缩效果,压缩比一般能达到2左右。自适应图像混合压缩编码方法属于冗余度压缩,不导致信息量的任何减少。  相似文献   
867.
最佳路径算法在计算波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68.
走时反演的一种非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用剥皮法反演地下介质速度的思想,并将某些特定路径的直射线用于反演井间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探讨,避开了一般的迭代算法而用消元法,这种方法具有简捷、直观的特点,也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误差的传递积累。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理论试算,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每个模型的处理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相似文献   
869.
用于图像重建的波前法射线追踪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Huygens-Fresnel原理的射线追踪方法--波前法.该方法精度高、计算速度快,不仅可给出波从源点传播到接收点的透射走时和射线路径,而且可给出任何时刻的波阵面,为层析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射线追踪方法.  相似文献   
870.
本文用长周期763地震仪面波群速度资料反演了中国南北带及邻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其中采集238条瑞利波和358条勒夫波混合频散曲线,使用均等显示滤波方法,并以4°×4°为一格将我国境内分为147格.用随机逆反演方法得到了研究区16格的纯路径频散.面波速度结构及演结果表明:1.莫霍界面深度一般在40—50km之间,最深达65km.总趋势是从东到西加深,且在南北带西侧南北两端向中部明显加深,东侧变化小.2.地幔顶部普遍出现很厚的低速层,上界面一般埋深60—80km.上地幔顶盖厚度一般为20—60km,速度为4.30—4.50km/s.3.研究区普遍存在各向异性,而且勒夫波和瑞利波速度的差值(V_(SV)—V_(SH))的绝对值随深度有增大的特点,在南北带南部和西北部V_(SV)—V_(SH)各向异性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