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409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486篇
地质学   970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大兴安岭北段根河地区早石炭世发育一套细碎屑岩及海相中-基性火山岩石组合,归属为莫尔根河组.其中基性火山岩为细碧岩、变玄武岩,岩石富Na2 O、K2O、TiO2,w(Fe2 O3)/w(FeO)=0.8(平均),属碱性系列.LREE富集,Eu无异常.Ti、Y、Yb略低于MORB外,其它元素高于MORB,具大洋板内玄武岩特征.w(87Sr)/w(86Sr)初始值为0.704 3,εNd(t)=3.00,表明岩浆源于富集地幔.本区莫尔根河组基性火山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地幔柱成因的夏威夷型洋岛环境.  相似文献   
922.
黔东南新元古代岩浆岩单颗粒锆石 U- 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黔东南地区摩天岭花岗岩、下江群基性火山岩及加榜基性侵入岩进行了精确的锆石 U- Pb法定年,年龄结果分别为 (825.0± 2.4) Ma, (815.8± 4.9) Ma和 (788.4± 2.6) Ma,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中期.下江群的沉积上限应不晚于 788 Ma.下江群地层在所研究基性火山岩下厚度仅数百米,在其上厚度达数千米至近万米,可以推测下江群开始接受沉积的年代应接近于 815 Ma.在 815~ 788 Ma较短时间内沉积地层之厚,可见当时地壳上升和剥蚀速度都较快.前人的研究发现,扬子地块周缘和内部都存在着与摩天岭花岗岩年代相近的花岗岩体,以及扬子地块周缘和华夏地块都存在与下江群基性火山岩年代相近的包括双峰式在内的火山岩.另外,桂北黔东南和湖北黄陵地区新元古代的花岗岩和基性侵入岩在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上比较相近.认为桂北黔东南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形成与地幔柱导致的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92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和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是发生于二叠 -三叠纪之交的重要岩浆事件。它们在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特征上具有相似姓 ,但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不相容元素比值和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范围相对要小一些。相对而言 ,峨眉山玄武岩具有高的Fe8和Sm/Yb值 ,暗示了其熔融深度较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深 ,而熔融程度较低 ,两者的源区均为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根据Nd同位素特征估算峨眉山和西伯利亚地幔柱的 Nd≈ 2 ,接近于原始地幔特征。综合其他地球化学特征 ,认为两个大火成岩省可能起源于同一个来自于核 -幔边界的超级地幔柱  相似文献   
924.
白垩纪中期地球磁场与全球地质现象(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ixiZHAO 《地学前缘》2005,12(2):199-216
白垩纪超静磁带(CNS)是指白垩纪中期约40 Ma内(Aptian Santonian, 121~83 Ma)地球磁场没有出现倒转的异常现象。这一现象引起地球学界的极大关注,原因在于它与白垩纪中期(124~90 Ma)其他一系列事件在时间上非常吻合,包括洋底扩张速率的快速增加和洋底高原、海山链、大型火成岩省等生产速率的快速增加。过去20多年许多研究强调所有这些现象与下地幔对流的联系。近期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进展在于把地球磁场的变化(反转频率和古强度)与许多重要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过程结合起来,如周期性地幔对流、地幔柱活动、全球热流、真极移、大型火成岩省的产生和生物群集绝灭。文中回顾了白垩纪地球磁场研究以及与白垩纪中期所发生的全球性的地质事件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关联,并讨论在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内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5.
华北太古宙从地幔柱体制向板块构造体制的转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仁民  陈珍珍 《地球科学》1997,22(3):315-321
通过对原岩建造、变南作用、pTt轨迹和εNd(t)值等综合研究,提出迁安和怀安为两个 同时代不同性质的陆壳,遵化和崇礼为两个不同性质的深变质绿岩带,遵化为裂谷型绿岩带而崇礼为岛弧型绿岩带,2,7Ga之前受地幔柱活动的影响,导致了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和TH1和TH2两类拉斑玄武岩的紧密共存,2.7Ga之后从地幔柱体制向板块体制转化,造成了西北岛弧型壳事件和碰撞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26.
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岩体力学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华北陷落柱资料,认为岩溶陷落柱多形成在现代伸展构造或自重应力为主的地区,柱体围岩具备易于冒落的岩体结构,陷落过程围岩应力条件与采空区覆岩冒落过程类似,奥灰岩溶的持续作用是陷落柱体不断向上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27.
采用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及相应配套技术建造混合柱连续墙是边坡加固,保护建筑物的一项重要手段,结合施工实践,论述了灌注-旋喷混合桩连续墙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艺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8.
河南信阳蒙脱石柱化研究Ⅱ.柱结构的稳定性吴平霄张惠芬肖文丁吴金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柱结构稳定性蒙脱石柱化用NaOH水解AlCl3水溶液得到的柱化剂撑柱蒙脱石,当NaOH浓度为1....  相似文献   
929.
南海区域的上地幔活动特征及印支地幔柱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不同阶次的卫星模型重力异常计算岩石层下的地幔拖曳力场,揭示南海区域存在三种尺度的地幔对流是控制其地球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其中大尺度和中等尺度的地幔对流模型已为震波层析成像的资料所证实,并可用现行的地幔柱概念进行解释。本文着重讨论了印支地幔柱的表现形式、成因和时代以及对沉积盆地中的有机质转化和烃类富集等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0.
本文提出了一种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地震累积损伤的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若干弯曲型破坏的SRC框架柱进行了损伤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