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8篇
  免费   963篇
  国内免费   723篇
测绘学   601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1359篇
地质学   1924篇
海洋学   54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冰煤在-30℃低温状态下的断裂韧度KIC的测试试验, 得出了在不同预制裂纹长度条件下冻结煤体的断裂韧度变化情况. 试验中制备了三点弯曲试样并制作了低温环境下的三点弯曲实验装置, 对冰煤的试样制备、试验装置、 KIC计算公式以及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大小等断裂力学问题进行探讨, 并且对试样尺寸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断裂韧度KIC与裂纹深度a/W的变化方向相反, a/W越大, KIC越小, 此时裂纹越易开裂.  相似文献   
992.
甘肃大水二长岩类特征、结晶条件与侵位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水地区(石英)二长岩类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忠格扎拉、忠曲和格尔括合岩体及周围的脉岩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尽管它们结晶的温度条件相似(约700℃~800℃),但侵位深度有明显的差别,西部忠格扎拉岩体最深(20km~22km),中部忠曲岩体次之(16km),东部格尔括合岩体最浅(8km~11km),并且后二者具有次火山岩的性质。这说明浅成岩浆对金矿的形成最为有利,这就是为什么在格尔括合和忠曲岩体附近形成了大型金矿床,而在忠格扎拉岩体周围仅找到金矿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筋土界面参数的拉拔试验过程划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用正交设计表L9(34)安排了测试膨胀土、砂土与土工格栅界面参数的54次拉拔试验,提出了当量拉拔位移的概念。将筋土界面的拉拔试验过程划分成可获取不同位移状态下筋土界面参数的两大部分和三个阶段,据此,可合理获取适用于极限平衡和工作应力状态下的筋土界面参数。  相似文献   
994.
高能级强夯在大型石化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广运  水伟厚  王亚凌  李伟 《岩土力学》2004,25(8):1275-1278
大面积的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宜采用强夯法。加固深厚地基,特别是大孔隙湿陷性地基、山区大厚度非均匀块石回填地基和抛石填海地基,应该施加高能级强夯进行处理。我国的高能级强夯主要用于石化工程施工中的生产装置和大型储罐地基。结合青岛重交沥青有限公司4座5万m3原油储罐和配套附属设施地基处理工程,对高能级强夯的关键技术、检测方法和综合评价进行了阐述,可供强夯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三维地震勘探中叠加速度成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速度参数和成图方法和选取对于提高三维地震反射层构造图的精度是很重要的,文章提出了由地震资料的叠加速度来获得界面平均速度,并利用钻井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校正,得出了符合地质规律的平均速度,提高了作图精度。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华北某煤田勘探区的三维资料解释中,弥补了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的不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绘制的构造图深度同巷道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996.
几类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力手段,关于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勘探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若干类型方法研究背景及现状、基本原理及方法特点等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作为研究工作的起点,把握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生成适合我国复杂油气储集特点的地震成像方法及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7.
遗迹化石代表沉积学和古生物学两方面的内容,是地层记录中潜在的环境指 示者.遗迹化石及其组合可有效地确定地层中各种不连续类型并解释其成因.在地层 意义解释方面,遗迹学的应用主要有:(1)利用受基底控制的遗迹相确定不连续面;(2) 通过仔细分析垂向软基底(准同生)遗迹化石序列获取环境变化的证据(与相序列可类比). 在成因地层研究中,把受基底控制的遗迹相资料和遗迹化石序列的生态资料结合起来, 可极大地增强对多种地层界面辨认和解释的能力.当这一过程与常规的相分析和层序 地层研究结合起来时,将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地质记录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8.
横跨西昆仑-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探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横跨西昆仑与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宽角反射剖面,揭示了青藏高原北缘陆-陆碰撞带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图显示,塔里木盆地的结晶基底与Moho面产状一致,整个地壳似厚板状向南倾,倾角 5℃-7℃,在塔里木南部 150 km的距离上, Moho面 深度由 40 km增加到 57 km.展现了一幅塔里木向西昆仑山下俯冲的几何图像.西昆仑 北坡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受挤压缩短的特征:基底抬升,界面北倾,Moho面突然抬 起并变平,下地壳厚达 20 km.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中国大陆东部21个台站的43条面波大圆路径上瑞利面波记录的双台资料,计算出双台间地震面波相速度频散,采用Tarantola概率反演的方法求得相速度频散曲线的分布,并由各处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得到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横波波速图像,进而得到中国东部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我国大陆东部地壳厚度总体上呈东薄西厚的趋势,以105°E为界向西地壳厚度逐渐加深到55 km以上,其中有一个北东向的h形地壳厚度的坡度带.豫西及晋南地区为相对薄地壳的地区.大别山地区和泰山附近地区地壳变厚,但秦岭地区地壳不变厚.上地幔低速层上界面的深度在华北地区较浅,为80-90km,在鄂尔多斯、四川东部以及黔湘地区为120-130km.扬子地块东部及华南褶皱系中、东部上地幔顶部速度偏低使低速层的速度反差不明显.滇黔褶皱系的西部在200 km以内的上地幔中未出现低速层.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工程实测资料,分析了强夯时的夯坑夯沉量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提出了初步估算夯击时夯坑深度和场地平均夯沉量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