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9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71.
围隔生态系中可溶性锰对两种形成赤潮藻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年春秋两季,在厦门的临海陆基水池中进行了两次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对海水中可溶性锰与赤潮发生规律大小的关系作探索性的研究。实验时人为地引发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春)和颤藻(Oscillatoria,秋)的赤潮。实验用的厦门西海域海水,其可溶性锰含量在3~4μg/dm3的水平时,就足够藻类形成赤潮的增殖需求。若含量升高,在低于80μg/dm3情况下,过量的可溶性锰不影响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但处于mg/dm3含量水平的可溶性锰,会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的数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972.
南海深海柱状沉积物中孢粉和藻类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南海东南部323站深海柱状剖面高分辨率孢粉和藻类进行了研究,将323站从下至上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带,依次为:1带:Polypodiaceae-Piaceae-Pinus-Quercus(常绿)-Dacrydium-Gramineae;2带:Dicranopteris-Quercus(常绿)-Pinus-Polypodiaceae-Cyathea;3带:Polyodiaceae-Pinus-Cyperaceae-Quercus(常绿)-Lycopodium;4带:Dicranopteris-Pteridinium-Pinus-Cyathea-Polypodiaceae。并相应恢复了南海75000a以来4个植被、气候演替阶段,依次为:暖热而稍干的热带北缘半常绿季雨林-炎热、湿润的热带季雨林-暖热而稍干的热带北缘半常绿季雨林-炎热、湿润的热带季雨林,结合氧同位素测年资料,对323站地层时代划分作了讨论,为南海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3.
974.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具有C_4途径的海洋藻类却具有与C_4植物相似的特征:低光呼吸速率、低氧抑制、低二氧化碳补偿点。这是因为海洋植物可吸收利用海水中的HCO_3~-,使海水中可利用的无机碳浓度([CO_2]+[HCO_3~-])达到2.0mmol/L,相当于  相似文献   
975.
海洋球石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球石藻是一类生活于海洋中的微型浮游植物 ,基本都是单细胞结构。它是海洋中初级生产者的组成部分。另外 ,球石藻是全球分布的种类 ,尤其是在副极地较高纬度海区 ,更是优势种类 ,每年都会发生无数次水华 ,由于球石藻外覆由特殊构造和成分构成的球石粒 ,因此它的水华能够对周围环境产生诸多重要影响 :首先 ,球石粒的反光作用 ,使海水温度下降而使空气升温 ,改变环境条件 ,影响周围生物的正常生活 ;其次 ,由于球石粒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在它的产生过程中伴随着二氧化碳的生成 ,方程式是 :2HCO -+Ca2 +=CaCO3+H2O +CO2…  相似文献   
976.
硒在植物中的作用及代谢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志刚 《海洋科学》1997,21(3):39-42
  相似文献   
977.
对南海北部B106站柱状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孢粉与藻类研究,部分样品作了AMS14C年代测定。根据孢粉成分的变化将南海B106站从下至上划分了3个孢粉组合带,依次为:1带(294~194 cm)以Pinus-Quercus(常绿)-Gramineae-Polypodiaceae-Pterdium-Dicranopteris为主孢粉带;2带(194~94cm)以Pinus-Quercus(常绿)-Polypodiaceae-Pteridium-Dicranopteris为主孢粉带;3带(94~4 cm)以Pinus-Polypodiaceae-Pteridium-Quercus(常绿)-Dicranopteris为主孢粉带。并相应恢复了南海北部11 000 aBP以来3个植被、气候、古环境演替阶段,结合AMS14C测年资料,对B106站柱状地层时代划分作了讨沦,为南海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海洋藻类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各种各样的酶不断地催化着无数的生化反应,完成其新陈代谢过程,而决定这些酶促反应强弱的酶活性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简要概述了物理因素(如光照、温度及水流)、化学因素(营养盐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形式、海水介质的pH)、生物因素(藻体形态、组织的类型及海藻的年龄)对海洋藻类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9.
海洋生物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思路于志洁,褚新奇(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70%,是生命最初的发源地。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能源和生物资源,据报道,世界上近80%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海洋动物有28个门类,植物有红藻、绿藻...  相似文献   
980.
用磁化水培养等鞭藻3011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报道不同磁场强度的磁化水对等鞭藻繁殖作用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安排5组磁场强度,分别为0.05,0.1,0.3,0.6,0.9T,一个对照组。5000ml的三角烧瓶6个。对海水进行沉淀、沙滤、陶瓷过滤,经磁化水器后,即为磁化水(不煮沸),尔后加入营养盐NaNO360mg;KH2PO44mg;FeC6H5O0.5mg;NaSiO35mg;VB1100ug;VB120.5ug;溶于1000ml海水中煮沸。室温15~18.5℃,光照240~21601X,每天24h,,培养期间每天搅瓶6次。每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