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8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986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305篇
地质学   1852篇
海洋学   695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X射线荧光测井中 ,井液位于井下探管与井壁之间 ,它的影响不但表现在对特征X射线的吸收 ,而且表现在对源初级射线和特征 X射线的散射。井液的校正采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 ,在硬件上 ,使含有探测器的部分制成单独的短臂 ,有效地保证了探测窗与井壁的良好接触 ;在软件上 ,提出的双散射峰法和散射峰 -逃逸峰法 ,能够校正 0 - 10 mm厚的井液对 X射线荧光测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介绍了 X荧光勘查金矿技术及找金成果 ,并论述了该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3.
应变软化在甘肃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的辉长质糜棱岩发现于甘肃北山红柳河蛇绿岩套中。在简单说明了糜棱岩的地质背景及特征、描述了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之后,重点对糜棱岩形成过程中的应变软化机制作了论述。探讨了软化岩的存在、组构调整、粒度缩小,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水以及主导变形机制的不断调整与转化等应变软化机制,在应力作用下使岩石逐步软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得出这种糜棱岩是在拆离剪切作用下,应力在蛇绿岩中的软化岩石辉长岩中集中,从而形  相似文献   
104.
均匀性检验中用X—射线计数与含量计算F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会 《地质实验室》1996,12(4):249-252
在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中,采用不同的F值计算公式,分别使用X-射线计数和含量进行了计算,并将其结果做了比较,还对计算的F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庄阿龙 《矿物岩石》1996,16(4):142-144
本文介绍了OPTON公司MC63型显微摄影系统控制原理与常见故障检修实例。  相似文献   
106.
伍岳  林玉飞 《铀矿地质》1996,12(1):41-47
本文从X射线的性质,以及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机理出发,对井液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过程进行模拟。在理想井液模型上,推导出X射线活度与钻孔参数的数理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得到了能适应野外多变情况的井液效应校正公式(CBWE)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合成了一种新的荧光试剂-水杨醛缩-5-(8-喹啉偶氮)-8氨基喹啉。在中性至弱碱性介质中,Cu^2+与试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试剂荧光熄灭。测得配合物中Cu^2+与试剂的组成比为1:2并推测了它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08.
双沟蛇绿岩中地幔交代作用的质子微探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友红  张旗 《岩矿测试》1996,15(3):168-172
采用空间分辨率高和高灵敏度的质子微探针和微束PIXE技术,测定地幔流体结晶后各组成矿物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在不同矿物内的分布状况。对云南双沟蛇绿岩中存在的地幔交代作用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由地幔流体结晶而成的矿物(单斜辉石、尖晶石、石榴石、绿泥石),其微量元素组成与分布特征受地幔交代作用过程的控制。这对于进一步探讨双沟地幔交代作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9.
黄铁矿表面及其与Au(HS)2^—溶液作用的ST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世柏  张平城 《矿物学报》1996,16(1):28-32,T001
本文用STM研究了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原子结构、纳米级微形貌、电子态分布及其吸附态的特点。STM电流图象揭示了表面缺陷与表面电子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硫化和的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可能是表现缺陷引起的局域导电性增强有关。STM观察进一步表明黄铁矿和方铅矿对金的硫氢配合物的吸附作用优先发生于扭折位和台阶边缘等高能部位,反映出吸附态的分布也是与表面电子态分布相对应的。这样就从微观领域考证了硫化物表面对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0.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influence of seiments on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verlying water mass.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basic constituents such as Ca^ ,K^ ,Na^ ,and HCO3^-,as well as of pH in the overlying water mass 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 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ose basic constituents may diffuse and transport from bottom sediments to overlying water mass through porewater.In the paper are als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e diffusive fluxes and the extent of their influence on overlying water mass,indicating that the lak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diff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in the whole l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