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6篇
  免费   2546篇
  国内免费   1962篇
测绘学   8828篇
大气科学   4857篇
地球物理   4116篇
地质学   3302篇
海洋学   1954篇
天文学   1499篇
综合类   2140篇
自然地理   1358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713篇
  2022年   885篇
  2021年   1113篇
  2020年   754篇
  2019年   1116篇
  2018年   735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900篇
  2014年   1431篇
  2013年   1045篇
  2012年   1349篇
  2011年   1208篇
  2010年   1149篇
  2009年   1360篇
  2008年   1419篇
  2007年   1110篇
  2006年   965篇
  2005年   1087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924篇
  2002年   770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501篇
  1997年   548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95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5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MAPGIS是在地质行业,尤其是在地质图的制作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利用投影变换将数据文件转换并建立成统一参数的数字图件,有效提高了地质图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942.
在分析目前地质环境数据现状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特点,分析了地质环境大数据特征,并结合目前地质环境应用情况,设计了地质环境大数据框架。该框架包括对地质环境大数据的数据进行清洗与转换、分布式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挖掘、文本检索、大数据可视化等功能。该框架对于后续实现地质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3.
文章将高分二号(GF-2)和高景一号(Superview-1)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应用于精河县滑坡应急调查中,采用二、三维一体化技术解译疑似滑坡点20处,并以GF-2号卫星数据为基础,结合1:10万地质图勾画了研究区地层岩性分布图。由此,总结出滑坡点主要沿精河分布,坡体坡度一般介于42~60°之间,并大部分发生于头苏泉组(D2to)地层中的规律,为今后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提供参考、示范。  相似文献   
944.
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通过引入一定数量的虚拟钻孔,对地层分界面几何形态更加精确的控制,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地质分界面网格的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模型精度和可视化效果。现有虚拟钻孔的引入途径主要通过手工添加实现,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自动化水平低,耗时、费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的虚拟钻孔确定与实现方法。以地质勘查获取的钻孔数据和地质剖面图为数据源,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综合运用自动矢量化(Arc Scan)、要素转点(Feature To Point)、创建TIN (Create Tin)、TIN转三角形(Tinto Triangle)、泰森多边形(Create Thiessen Polygons)和相交(Intersect)等空间分析和文件转换工具,分别生成断层构造和建模区域内的二维(2D)虚拟钻孔点;而后,在利用插值工具生成各地层栅格表面的基础上,结合图形插值(Interpolate Shape)工具将2D虚拟钻孔点投影为三维(3D)虚拟钻孔;然后,利用Model Builder可视化建模工具设计了生成虚拟钻孔的模型,实现虚拟钻孔创建的自动化;最后,将获得的3D虚拟钻孔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并进行了建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45.
对2020年1-3月CLDAS多源降水融合实况、多源气温融合实况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分析、均方根误差分析及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进行检验评估,并与2019年同时段多源降水融合实况、多源气温融合实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月降水多源融合实况较观测实况偏多;3月多源气温融合实况最接近观测实况;西部地区的日最低气温多源融合实况较为接近观测实况.  相似文献   
946.
本文设计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位于同一观测站内的一部单发双收Ka波段双偏振雷达和一部双发双收X波段双偏振雷达高效结合观测的方法,并首次将Ka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结合应用在降雪过程的观测中,对2019年2月14日锋面气旋系统在北京地区降雪过程中雪带的形成、发展、消亡过程的宏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雪带的垂直结构符合以往对层状云垂直分层的物理认识,类似但不同于雨带由凝结增长层、丛集层、淞附层、融化层组成的四层结构,雪带只包含由上层“播种”至下层的冰晶形成的凝结增长层、丛集层和淞附层三层。由于各层水平风速不同,雪带的三层结构并非垂直排列。多个雪带不断生成发展维持降雪,直至冰晶凝结生长层变空,云从冰晶凝结生长层分裂为多层云后各自消散。证明了Ka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结合的必要性和高效性,丰富了对锋面气旋系统雪带的认识,补充了Ka波段和X波段雷达对降雪的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947.
基于河源雷达站的历史观测数据,挑选不同灾害天气(台风、前汛期暴雨、大范围强对流)下对应的天气系统,采用VAP方法对这些天气系统的风场进行反演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前汛期暴雨类型天气系统能够较好反演出整体风场分布及切变线的位置、移动趋势等;对于台风系统在台风一二象限反演效果较好,但反演出的风场只能指示回波的移动方向,对于台风内部风场结构反演效果则不佳;对强对流天气系统能够很好反演出环境风场以及指示系统的移动方向,但对于系统内部中小尺度系统反演方法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48.
采用邻近插值和双线性插值方法,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能见度实况融合格点分析产品插值到四川省156个国家级考核站,选取2018年11月25日四川盆地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对其在四川盆地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该产品误差普遍在5km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增加,逐渐由低估转为高估;分级检验为:30km以上能见度的误差最大,随着能见度的下降,误差也逐渐下降.大雾过程中,产品能监测低能见度天气,表现出落区的变化,能见度在30km以上时,格点实况以高估为主,30km以下时随着能见度的降低,格点实况从低估逐渐转为高估.  相似文献   
949.
多源数据匹配是数据转换、更新与融合的关键技术。随着GIS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不断增大,多源空间数据的匹配与融合成为目前GIS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多源道路网的匹配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可适用于多源道路网自动匹配的通用算法。该算法能够更加便捷和高效地利用道路间的拓扑特征与上下文信息关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匹配运算的成功率和准确度。大量的数据测试表明该算法同时具有成功率高、准确度高以及通用性强等多项优点。  相似文献   
950.
大规模移动对象轨迹数据的采集、发布及分析挖掘,为诸如交通路况分析、城市规划及社区发现等各类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然而,如果不加保护地直接发布这些轨迹数据,恶意的攻击推理将对个体隐私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兼顾用户高隐私保护度和数据高可用性的隐私保护技术是轨迹数据发布研究中的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轨迹数据发布的场景、架构以及隐私保护的目标;然后,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中主要的隐私保护技术及相应的度量标准;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