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47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们通过印度西部大陆边缘(WCMI)的多道地震反射资料解释,以建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可能模型。地震剖面上双程走时(TWT)为2950ms的反射界面被解释为甲烷水合物层底界,即似海底反射(BSR),它出现于海底以下500ms处。相似成因的KSRs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不管其下有否游离气,它们通常是含天然气水合物的碎屑沉积物的底界。本文建立了一个天然气水合物/游离气模型,运用不用物性以合成地震记录,并与多道地震反射资料上所观察到的BSR振幅和不同震源一检波器偏移距的波形进行对比。初步结果为研究水合物分布和形成的预测模型提供了重要证据。不同偏移距的振幅恢复也为水合物特性的响应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
应用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通过对震中距大于300千米的55次地震重新定位,对比研究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处理软件提供的几种地震定位程序以及原模拟台网使用的地震定位程序,初步认为震中距在300千米<Δ≤10°时,Genetic、Gerlor-P、Gelor-I程序优于Front和loc212程序,而Telloc、loc312程序基本不能用;震中距在10°<Δ≤20°和20°<Δ≤50°时的地震定位,Front优于loc212程序,而Telloc程序不能用.  相似文献   
93.
以二滩水电站遥测台网为例,给出了区域P波和S波速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结果;给出了各震源深度多震相近震走时表的编制方法;讨论了这些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完全弹性介质中,进行地震波射线追踪时需要确定射线的出射角;在非弹性介质中,除了确定此射线出射角之外,还需要确定另外一个角,即波前面与常振幅平面的夹角──衰减角。基于惠更斯原理,研究了确定射线出射角与衰减角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而对层状非弹性介质中地震波运动学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与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在倾斜均匀各向同性层状介质情况下,根据地震反射走时反演二维地层结构和地层速度的地震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走时反演。正演模型射线追踪是根据Fermat原理实现的,即求解满足该原理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射线与界面的交点,进而计算相应的走时。反演是先假设一初始模型,用最优化方法使射线追踪走时与观察走时的残差极小。最后计算了分辨矩阵和信息密度矩阵,以评价反演结果。对有噪情形也进行了反演。  相似文献   
96.
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速度模型)的精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龙生 《华南地震》1994,14(1):44-47,59
利用166次地震资料,通过3种地壳速度模型的对比,按照规定的评判原则,对《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速度模型)对福建及其邻区的地震定位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地壳模型(走时表)比J-B模型(走时表)更适合于本区地震的定位.  相似文献   
97.
用体波走时反演地壳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反演理论用于由体波观测走时反演匀速水平层的地壳模型参数,探讨了基本原理,提出了两种反演地壳结构的方法,同时还对假设的模型进行了验算,表明所用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
本文主要以岩石试件切口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扩张来模拟大陆内部断层端部扩张型地震的孕育过程。在实验中观测了试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张裂纹和剪切破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顺序,以及由此引起的声发射和纵波走时变化特征。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由断层端部扩展引起地震的前兆——如断层蠕滑、前震迁移路径、地下水和地形变等各类地震前兆上显示的差异性,对于观测前兆和前震区与主震区的相对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地震前的波速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利用波速变化预报地震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同一地震不同台站所测波速变化是不同的。弄清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对地震预报是十分有意义的。利用含有断层的结构岩体(断层不贯穿岩体标本),在常温单轴压缩条件下,测量了试件不同部位的波速变化。测量纵波走时所用探头的谐振频率为1.6兆赫,测量误差△t<±1.5%。同一事件的声波参数用二道发射二道接收。实验装置如图1。测量结果见图  相似文献   
100.
晋中南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陕西长安、山西代县和太谷等地工业爆破的资料采用时间项法研究晋中南地壳结构的初步成果。文中首先结合长安爆破观测资料的总结,对时间项方法作一介绍。为使用太谷等缺乏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对时间项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使对于那些未有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亦能用于确定时间项。使用上述爆破和各台记录的初动到时获得了晋中南地区的界面速度为7.95±0.04公里/秒,求得了41个点的时间项,取莫霍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v0=6.4公里/秒反演求得了各点的莫霍界面深度,并对所得的结果结合晋中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及部分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