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11.
曲忠艳  曲鑫  王颖 《地下水》2011,(4):44-45
采用先进的水位观测仪器观测水位是水位观测的发展方向。通过样子哨水文站超声波水位计4个月的对比观测成果分析,观测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2.
基于超声波速度测试的煤样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具有无损的特点,但究竟基于何种弹性参数计算方法效果更佳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测试10组煤样沿0°、45°和90°三个方向的纵、横波速度,基于动杨氏模量和动泊松比(动弹性参数法),以及拉梅常数(拉梅常数法)分别计算两种脆性指数(BI(Ed,υd)和BI(λ,μ))及其误差(εBI(Ed,υd)和εBI(λ,μ)),以及脆性指数各向异性值(ABI(Ed,υd)和ABI(λ,μ)).进一步从脆性表征、计算精度和各向异性刻画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结算结果,分析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煤样脆性指数相关性较高,但BI(Ed,υd)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BI(λ,μ),即具有更高的离散度;计算误差εBI(Ed,υd)的均值高于εBI(λ,μ),但除了个别煤样的εBI(Ed,υd)值较大外,绝大部分煤样的εBI(Ed,υd)值较低,在可接受范围内;个别煤样的ABI(λ,μ)为显著的负值,限制了该型脆性指数计算法在煤各向异性评价方面的适用性.综合而言,除了脆性指数为相对值(0~100)外,基于动弹性参数的脆性指数计算法性能更优,能够为煤层气储层脆性评价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13.
张晓东  程鑫  马轮  周亚楠  石月  杨刚 《地下水》2013,(1):170-171
依据超声波采油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则,为清楚超声波采油技术在低渗油田的增油效果及其制约因素,我们在陕北ZK区块对八口油井进行现场试验,得到实验前后每口油井的产液量、含水率等数据。结合油井的差异性和注水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渗油田,因堵塞、结蜡产能严重下降的油井,一般经超声波处理,产量均有所增加;对于一些特殊油井,需要结合调剖堵水、压裂等方法进行综合作业,这样超声波采油才会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4.
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和索氏回流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尾藻(Sargassum sp.)总脂质进行了提取,对提取过程中的超声波细胞破碎功率和时间、料液比、溶剂等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对总脂质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并分析了马尾藻脂肪酸组成成分和含量。结果显示,总脂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破碎功率80 W、破碎时间20 min、料液比(m/m)1:8、石油醚(60~90℃)为溶剂、85℃水浴回流8 h;总脂质最高提取率为1.77%,其中总脂肪酸平均含量为30.84%;总脂肪酸中共含有11种成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13.21%~14.60%;薄层色谱分离出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ω6和C20:4ω6。  相似文献   
1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小麦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中国北方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中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查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测试微量元素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该文利用ICP的特点,将小麦硝化分解后,测试小麦中的微量元素,使用美国生产Optima 2100 DV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小麦中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硼、铁、钙、镁及重金属污染指标铜、铅、锌进行测试,该方法具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和RSD较好,分析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6.
在实验室对5块储层砂岩进行了模拟地层压力条件下的超声波速度测试。砂岩样品采自WXS凹陷的W地层,覆盖了从低到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范围。实验选用了卤水和4种不同密度油作为孔隙流体,结合温度变化,实现了对流体粘度引致的速度频散研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对于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样品,无论是哪种流体饱和,观察到的超声波速度测试值和零频率Gassmann预测值的差异较小(约2-3%),基本上可以用Biot模型解释;对于中等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样品,低粘度流体(<约3mP?S)的频散效应也可以用Biot模型得到合理解释;(2)对于低、中孔隙度和渗透率样品,当流体粘度增加时,喷射流机制起主导作用,导致严重的速度频散(可达8%)。对储层砂岩的微裂隙纵横比进行了估计并用于喷射流特征频率的计算,当高于该特征频率时,Gassmann理论的假设条件受到破坏,实验室测得的高频速度不能直接用于地震低频条件下的W地层砂岩的Gassmann流体替换研究。  相似文献   
117.
利用岩石声波-声发射一体化测试系统与应力加载装置,系统地研究了三轴压缩试验中盐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与声波声发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三轴加载试验中,盐岩的破坏过程分为压密与弹性压缩阶段、裂纹产生与稳定增长阶段、裂纹加速增长阶段和应变硬化阶段。阶段Ⅰ中,盐岩纵横波波速略微上升,并伴随少量的声发射事件;阶段Ⅱ中,盐岩的声发射活动开始活跃,超声波波速稳定;阶段Ⅲ和阶段Ⅳ中,岩石的声发射事件数量大幅度上升,纵波波速保持稳定,横波波速呈现明显地下降趋势。(2)盐岩的声波与声发射特征与试验围压应力密切相关。围压水平越低,受载盐岩破坏过程中的波速变化率越大;围压水平越高,盐岩超声波波速变化率越小。根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当盐岩轴向应变达到10%,围压条件为5、10、15、20 MPa时盐岩的声发射事件数量分别为16 271、8 764、3 041、906个,围压对盐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显示了围压致密效应。  相似文献   
118.
对岩石受单轴压缩损伤过程中的声发射和超声波波速进行了同步测量,对比分析了声发射和波速随损伤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岩石损伤过程可分成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声发射和声波波速变化呈现不同特征;利用超声波波速的相对变化能够稳定可靠地鉴别岩石的"加载强化"与"加载弱化";声发射b值对裂隙的非稳定扩展更加敏感,可以作为岩石失稳预警参数;岩石声发射和波速都对损伤具有记忆性,重复加载下的声发射和超声波波速变化可提供更丰富的岩石损伤状态信息。  相似文献   
119.
超声风速温度仪的误差分析与检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超声风速温度仪的原理,分析了其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进而总结出两个主要误差项.针对这两个主要误差项提出了一种快速的误差检定方法,理论上只需两次测量即可完成对风速温度的误差检定.同时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对超声风速温度仪测温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0.
周期性层状介质中超声波传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晓松  马瑾  刘力强 《地震地质》2004,26(3):484-491
实验研究了韵律层结构和超声波探测频率对弹性波波速和波形的影响。实验中所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 2 4 0kHz ,韵律层由不同厚度的钢板和有机玻璃板构成。研究表明 ,当λi/di<4 (i=1 ,2 ) (λi 为超声波在介质i中传播时的波长 ,di 为韵律层中介质i的厚度 )时 ,韵律层的波速近似等于 2种介质的时间平均速度 ;当λi/di>5 (i=1 ,2 )时 ,其速度开始显著地降低 ,并趋向于有效介质波速的Reuss下限 (VRp)。韵律层的结构对于透射波的波形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当λi/di 接近于 6时 ,透射波波形非常简单 ,并且其透射波的振幅显著地降低。因此波形简单并不一定对应着简单的介质结构。由于弹性波在韵律层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波形与探测频率有关 ,因此在利用地震测深结果分析岩石圈结构 ,推断其物质组成时应该充分考虑地震测深频率和地壳结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