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8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207篇
大气科学   884篇
地球物理   546篇
地质学   682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4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及其净输运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东海内陆架海底沉积物的粒度测试,运用Gao-Collins"粒度趋势分析"方法,探讨了东海内陆架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可以分为两类:细颗粒(>5Φ)和粗颗粒(<5Φ);细颗粒分布于研究区的大部分区域,而粗颗粒主要分布在闽江、瓯江等入海河流口门以及马祖等海岛附近;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等粒度参数对应性较好,总体特征为粒径越粗,分选越差,偏态更正偏,而粒径越细,分选越好,偏态也较低;粒径趋势分析显示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的运移模式总体为NE—WS方向运移,而研究区边缘在运移过程中发生向左右两侧的偏移,南部闽江河口区沉积物由近岸向海方向辐射运移,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主要受控于流系和地形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2.
达州市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达县测站1961-2007年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主要采用小波分析,结合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达州市47年来近地表气温、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州市近50年来冬季(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0.9℃(0.4℃),增温速率接近0.18℃/10a(0.08℃/10a),低于全球的升温幅度.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冬季气温的周期性发现,达州市的冬季气温存在着明显的8年和50年以上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通过对降水的趋势分析发现,夏季降水的增加幅度比年均显著.小波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达州市的夏季降水同样存在50年以上的特征时间尺度,但在小尺度上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3.
西南地区近21年来NDVI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资料,初步分析了近21年(1982~2002)来西南地区植被变化特征。结果发现:21年来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状况较好,总体呈增加趋势,同时也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和区域差异:春季西南大部分地区植被呈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全区NDVI以显著的减小趋势为主,尤以90年代中期以后更为明显。秋季NDVI与夏季类似同样表现为减少趋势,并且范围有所增加。冬季ND-VI以增加为主,存在明显的东西反向特征,东部以减少为主,西部则以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144.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农村建房热始终呈上升趋势,宅基地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就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审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5.
在东营凹陷南斜坡的沙四段地层中,常发育典型的湖相滩坝砂体沉积.详细观察表明,这些滩坝砂体在垂向上常发育较为对称的高频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且对滩坝砂体的沉积过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高频基准面的变化与米兰柯维奇轨道气候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单砂体规模的滩坝砂体在平面展布上又有着明显的对称性.这些都表明滩坝砂体主要沉积在湖平面升降转换的相对稳定期,同生断层活动产生的陡坎或隆起会有助于滩坝砂体的富集.可根据滩坝砂体的垂向沉积序列和组合方式来判断滩坝主体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46.
使用国家气候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对1961~1990、2001~2030年湖北省逐月气温、降水量的预估值(格点0.5°×0.5°,A2情景),以1961~1990年湖北省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量为基准,计算并分析未来30年(2001~2030年)及每10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未来30年湖北省年平均气温普遍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0.19~0.39℃之间,平均0.27℃,鄂南增温比鄂北快,其中2021~2030年增幅最大,2001~2010年增幅最小;(2)年平均降水量湖北省大部呈减少趋势,表现出南增北减、东增西减的特点,2001~2010年变化不大,2011~2020年绝大多数站点均有不同幅度增加,2021~2030年全省各地呈一致的下降趋势,湖北省南涝北旱趋势将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147.
九龙江河口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物质输运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龙江河口区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并分别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GSTA模型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由10种沉积物类型组成,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该海区底质沉积物在类型分布和粒径粗细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与沉积动力特征相对应的主要沉积环境区;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因受该区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影响而表现为北进南出,海门岛西北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输运趋势,而海门岛以东海域形成三向汇聚的输运趋势。  相似文献   
148.
夏季浙江沿岸陆架区泥沙输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斌  高飞  刘健 《海洋学报》2017,39(3):96-105
基于2014年夏季浙江沿岸陆架区的水文、泥沙、底质沉积物等实测资料,运用物质通量分析方法和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法,探讨了泥沙的输运通量、输运方向、动力机制及净输运趋势。夏季,近岸含沙量规律性较强,由西至东逐渐降低,由南至北逐渐升高,且与潮流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潮周期变化特征。研究区净悬沙通量自岸向外海迅速变小,悬沙输运中平流输运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垂向净环流对悬沙输运的影响,近岸海域表现为向海输沙,30 m以深海域表现为东北向输沙,同时台湾暖流的屏障作用也影响了悬沙向海扩散。粒径趋势分析显示浙江沿岸陆架表层沉积物的长期输运机制为由东北向西南输运,在流系以及海底地形的影响下,中部海域出现粒径趋势较弱的沉积中心。而在夏季,悬浮泥沙主要为平行岸线向东北输运,估算每天进入研究海域的净悬浮泥沙约为1.9×106 t。  相似文献   
149.
受流域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及河口大型工程建设的综合影响,长江口呈现新的冲淤格局,为预测未来演变趋势,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中建立的长江口年代际冲淤演变预测模型(Delft3D),未来情景考虑不同来沙量条件和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预测结果表明,到2035年长江口整体以冲刷为主,口内河段主槽和浅滩边缘冲刷较明显,仅高滩局部淤积;到2050年口内河段保持净冲刷状态,拦门沙地区在现状来沙量条件下略有淤积,但在极端低来沙量条件下转变为净冲刷状态,海平面上升对拦门沙地区冲刷具有一定抵消作用,但不会使冲淤状态产生本质改变。本研究分析认为,长江口局部区域未来冲淤趋势可能对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新格局条件下的滩槽河势稳定、重要洲滩保护、重大工程安全评估、冲刷致灾研判以及海堤防护标准再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为新时期长江口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海南岛博鳌港沉积物的沿岸输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博港沿岸沉积牧粒度参数的沿岸变化,并应用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模型)对沉积物运动趋势进行了分析。GSTA模型结果表明,博鳌港沿岸的泥沙在横向上表现为:万泉河口以北岸段为由海向岸运动,近期处于淤积状态;万泉河口以南岸段即玉带滩大致以NNE走向到NE走向的转折点为界,北部主要是由岸向海运动,是侵蚀岸段,而南部则主要为由海向岸运动,有少量的淤积,博鳌港沿岸泥沙输送在纵向上表现为:万泉河口以北由南向北运动,万泉河口以南,北部是由北向南运动,南部是由南向北运动,其次还运用了经验公式对GSTA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了通过万泉河口南部(玉带滩)3个断面的沿岸漂沙量,其沿岸漂沙方向主要为南北向,以上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和当地的许多地貌证据基本符合,而GSTA模型在玉带滩北部泥沙纵向输运方向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所表现出的一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研究时间尺度和所用的资料特征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