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926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1.
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的地质、结构及变形特征研究以及稳定性分析,阐明了该滑坡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滑坡活动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剩余推力法对比分析天然及暴雨条件下不同层位的滑坡稳定性系数,得出在暴雨作用下滑坡表层滑带稳定性系数最小,不同滑带的稳定性受降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呈表层〉浅层〉深层的规律;这主要受滑带土的粘土矿物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仰天河水库坝肩渗漏分析及防渗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地下水》2008,30(6):123-123
仰天河水库由东、西两座水库组成,位于三级洪积扇上发育的仰天河下游河段及东支沟,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试验资料,分析了东、西库之间地层结构,对坝肩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工程防渗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绕坝渗流地下水位的时空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东健  王建 《水科学进展》2005,16(5):730-734
许多大坝的失事是由于高地下水位引起坝肩失稳所致。绕坝渗流是影响坝肩高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为此通常将大坝基础防渗帷幕延伸到坝肩岸坡内一定距离,以减小绕坝渗流影响。而防渗帷幕运行性态随时间变化,为了评价坝肩防渗帷幕和地下水位的运行性态,首先分析了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和水位、降水、温度、时效等时空影响因素及其表达式,随后基于岸坡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大坝岸坡地下水位的时空分布模型。通过比较模型剩余标准差和测点的剩余标准差,可以确定坝肩地下水位的异常测点,分析岸坡防渗薄弱部位,掌握坝肩岸坡渗流场时空分布规律,监控绕坝渗流的性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安阳电厂灰坝岩土工程性质及其动力学特性,建立了适合灰坝工程的动力分析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动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灰坝进行了抗液化安全评价及抗震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在不设碎石桩、无排渗体条件下,粉煤灰子坝的抗液化安全系数Ks<1.25,将发生液化;在设碎石桩、有排渗体条件下,粉煤灰子坝的抗液化安全系数明显提高,Ks≥1.25,不会发生液化.抗震稳定性分析表明,在上述两种工况条件下灰坝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直接针对西安市黑河水库左坝肩渗漏这一重大工程实际问题展开研究与计算。应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对左坝肩单薄山梁的初始渗流场、蓄水后的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渗漏方式、计算相应的渗漏量 ,并通过计算说明了断层是集中渗漏通道。而后利用三维数值计算提供的水位值 ,应用极限平衡分析法 ,对左坝肩岩质斜坡稳定性进行计算与分析 ,计算结果对实际工程的决策与治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测量电路无法解决诸如海底大地电磁场这样微弱地学信号的检测问题。近几年诞生了一种称之为△-∑的电路理论以及相应的硬件芯片,给微伏级的弱信号检测开辟一条新的技术路径。文章介绍与地学探测有关的一种△-∑电路类型,该类型以低频段微弱信号为检测对象。采用系统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对△-∑原理作了较深入的讨论,阐明这种电路技术对提高微弱信号观测的分辨率是有效的。结合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中的信号采集问题,介绍了在仪器中把多路的被测模拟量变为数字量的技术过程。经对实际采集的海底信息的频谱曲线进行分析,证实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多路信号采集的电路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淤积泥砂对水平地运动作用时刚性坝面动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固体介质,流体介质,液固两相饱和介质的时域显示有限元波动分析方法,研究了可压缩库水条件下淤积泥砂对水平地运动作用时刚性坝面上动压力的影响,研究中分析了作为两相介质处理的淤积泥砂的饱和度、厚度、渗透系数和孔隙率对坝面动压力的影响,还比较了作为流程两相介质,单相固体介质、单相重流体介质处理的不同淤积泥砂层模型间的计算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合理构建华南印支期地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FLAC软件, 模拟了该区印支期过铝质富钾花岗岩形成与基性岩浆底侵, 及陆壳变形叠置加厚两种动力学背景的可能联系. 模拟结果表明, 220 Ma±的基性岩浆底侵能导致地壳含水矿物相岩石的深熔, 但除非印支期存在大规模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 否则其热效应持续时间和热效应波及范围难以形成具大岩基规模的湖南印支期花岗岩. 在陆壳叠置加厚模型中, 地壳的叠置加厚可导致中下地壳界面温度升高到700℃以上, 引起片麻质岩石熔融, 当加厚因子达1.3, 白云母矿物脱水熔融产生的熔体达到熔体流动临界比例(≥20%), 从而形成花岗岩基; 结合印支期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和同期基性火山岩极少出露的地质事实, 认为陆壳变形加厚可能是湖南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大部分测线与勘探线重合,地震测线上布没有钻井,而测井数据以及由测井数据直接求得的地层反射系数序列的频率和分辩率要高于震道数据;所以在过井地震剖面上,测井数据可以作为高频信息的来源,但测井数据只是一孔之见,对应到地震剖面上,测井信息只能将井旁道替代为高分辩率的地震道。本文基于信号重构理论,提出了利用测井数据重构高分辩率地震信号并外推支其他地震道上,使整个地震剖面均获得高频信息成为高分辨率剖面。在煤田地震勘探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