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定量评估肺亚实性结节(SSN)内非实性成分从基线到随访CT扫描之间的变化,以鉴别诊断有浸润表现的SSN,即微浸润性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有基线和复查CT,并有组织学结果的SSN。测量指标为SSN整体最大直径,非实性成分CT值均值、最大CT值、最小CT值和CT值标准差。以时间为因变量,用线性回归评估SSN测量值从基线到复查扫描的进展。采用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测量值年化改变对有浸润表现SSN的诊断能力。结果:71名患者(男32,女39)中纳入78个SSN,其中良性19个,原位腺癌10个,微浸润腺癌36个,浸润腺癌13个。所有SSN分类的直径均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浸润表现SSN的非实性成分CT值标准差与时间显著正相关(P=0.037)。良性和原位腺癌中,所有4个CT值指标与时间无相关性(P>0.05)。ROC分析提示CT值标准差年化改变可以明显诊断有浸润表现的SSN(P=0.014),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AUC分别为68.7%,77.8%和0.747。结论:在SSN的复查过程中,良性、原位腺癌、MIA和IAC的直径都有增加,评估CT值标准差的变化能够鉴别诊断有浸润表现的SSN(MIA和IAC)。   相似文献   
52.
为了确保震后高层建筑坍塌墙体修复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一种高层建筑震后坍塌墙体修复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信息熵法对震后高层建筑坍塌墙体修复施工管理的控制特征量进行提取,确定模型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加权学习法对坍塌墙体修复的施工进行量化控制;通过灰阶量化评估进行约束参量分析,构建安全管理控制模型;采用管理因素模糊调度算法实现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并完成优化决策。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坍塌墙体修复施工管理控制的管理效益与累积评价百分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震后高层建筑坍塌墙体修复施工管理控制的管理效益最高可达83.32%,累积管理效果回报率较高,累积评价百分率平均约为75%,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效能,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3.
Cryophenological records (i.e. observational series of freeze and breakup dates of ic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when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in cold regions. Here we employed the extraordinarily long observational records of river ice breakup dates and air temperatures in northern Fennoscandia to examine their interrelations since 1802.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along with modern data, comprise the informational setting for this analysis carried out using t-test. Temperature history of April-May season was used as cli- matic counterpart for the breakup timings. Both records (temperature and breakup) showed seven sub-periods during which their local means were distinctly different relative to preced- ing and subsequent sub-periods.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years of these sub-periods oc- curred in temporal agreemen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synchrony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and river ice breakup records ruled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hanges would have occurred due to quality of the historical series (i.e. inhomoge- neity problems often linked to historical time-series); (2) the studied records agreed to show lower spring temperatures and later river ice breakups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in comparison to the 20th century conditions, evidencing the prevalence of cooler spring temperatures in the study region, in agreement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Little Ice Age (1570-1900) climate in North-West Europe; (3) the most recent sub-period demonstrate the highest spring tem- peratures with concomitantly earliest river ice breakups, showing the relative warmth of the current springtime climate in the study reg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st two centuries; (4) the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changes in the river environment (e.g.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of dam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non-climatic variations in the breakup records; (5)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ulti-centurial (i.e. historical) cryo- phen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highly interesting viewpoints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his- tory.  相似文献   
54.
为了准确确定岩体力学参数,通过综合分析多种地质强度指标(GSI)量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SI值量化和修正方法。首先,利用测线法估算结构面平均间距(d)和岩体块度指数(RBI)的改进型岩体块度率(RBR),根据岩体三维结构面网络,获得岩体体积节理数(Jv)和岩体结构等级(SR),然后采用上述参数和结构表面条件(SCR)及结构表面特性参数(Jc)进行了GSI值的定量化处理。为了克服GSI体系的缺点,考虑结构面产状和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GSI值的修正方法和公式。以某铅锌矿体的矿岩体为例,根据改进的GSI值量化和修正方法及Hoek-Brown强度准则来确定矿岩体力学参数,通过与原位变形试验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法为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合理地获取节理岩体力学参数提供了理论及实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在箱包CT检测中,当放射源活度很低的情况时,对CT成像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降低统计涨落和噪声的影响,使CT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实验证明对于弱信号情况下,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CT成像具有比较高的质量,能够实现物性判别的要求。另外对于A/D量化误差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6.
翡翠评估具有现实性、市场性以及预测性等特点,而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依赖评估人员的经验,其主观随意性较大,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针对翡翠价格与其质量因素之间的复杂、不确定关系,提出了运用特尔斐法判定各权重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质量因素之间的权重,以减少因评估人员的主观因素而造成评估结果的偏差。该方法能迅速、准确、公正地对翡翠估价前期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57.
首先介绍国内外主要门牌系统优缺点,在对门牌号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街区编码法和街道编码法各自优缺点,指出街道是适合我国门牌系统的空间参考框架;然后在街道框架下,通过剖析门牌的指位特征,指出传统序号法的不足及距离编号法的缺陷;最后提出在街道中以街区为分段的量化门牌编码方法,并针对每个街区100个号码的特殊情况,给出分段量化编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花岗岩宏观尺度疲劳破坏是由于细观尺度微裂纹的萌生、发育和贯通引起的,所以对处于细观尺度的微裂纹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对于理解花岗岩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利用RMT-150B多功能全自动刚性岩石伺服试验机,采用振幅为10 MPa,频率分别为0.01、0.02、0.05、0.10、0.20、0.50、1.00 Hz的正弦循环荷载作为动力扰动,对海南昌江花岗岩试样进行单轴循环荷载试验。然后,利用扫描电镜(SEM)拍摄得到花岗岩的大量细观结构图片,运用数字图像技术获取微裂纹的细观几何信息,从方位角、长度、宽度和面积对不同荷载频率相应的花岗岩细观尺度微裂纹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荷载频率的增加,微裂纹方位角发育离散性增加,而其统计均值则在某一区间内波动;微裂纹长度的发育则较快,而仅当荷载频率达到1 Hz时,宽度才有一定的发展,同时,能量耗散的方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59.
周渊凯  刘祜 《铀矿地质》2024,(2):336-345
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自动岩性识别是当下的研究热点,神经网络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非线性建模能力强、结构灵活以及泛化性强等优点,目前已初步应用于岩性识别问题中。当下神经网络方法在测井岩性解释上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数据类别不均衡问题难以解决以及现有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文章讨论了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纳岭沟地区铀矿测井解释的岩性分类问题上的应用,通过采用不同结构的模型缓解了类别不均衡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模型的层次结构和训练过程,更全面地解释了模型的内在机制和决策逻辑。结果显示,长短时记忆网络能在保持较高训练效率的同时获得高于80%的识别精度,8层全连接网络能达到90%以上的精度,但是需要的计算资源较大,训练时间较久。以上模型可应用于不同环境和需求。文章为深度学习方法在岩性识别问题上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见解和经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岩土力学》2017,(6):1620-1628
针对深部煤层冲击倾向指标评价冲击危险出现的差异现象,开展了煤、岩石和组合试样冲击倾向指标试验研究,对组合煤岩试样破裂过程的电荷信号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顶、底板岩石对煤体的冲击倾向有显著影响,岩石厚度越大,冲击倾向指标越高;组合试样破裂过程的力-电荷变化具有一致性,冲击倾向性强的组合试样,其应力强化直至破坏阶段的电荷信号幅值相差显著。由此提出了组合煤岩峰后电荷变化率冲击倾向判据。回采面的电荷监测表明,冲击危险发生过程获得的电荷变异系数迅速升高和衰减以及试验获取的峰后电荷变化率的量化分析结果相一致,从而验证了峰后电荷变化率作为冲击倾向判据的正确性,为形成深部开采条件下组合煤岩冲击危险及发生几率的电荷预测方法提供了试验指导,为煤岩体失稳破坏预测、矿井动力显现预警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