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594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前,地震及爆炸荷载下的结构连续倒塌问题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连续倒塌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规范制定情况,然后基于OpenSees模拟平台,对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拆除柱构件的动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拆除边柱比拆除内柱对结构的倒塌危险性要大,楼板对拆除构件后结构的动力反应有一定的减小作用。依据美国公共事务管理局(GSA)的倒塌规范,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和竖向增量动力分析对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楼板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动力放大系数(DAF)随结构进入塑性而逐渐增大;由静力非线性分析曲线得到的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曲线与竖向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2.
轴压比对RC框架实现“强柱弱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浇楼板中板筋对纵向梁抗弯能力的提高作用,采用ABAQUS进行不同轴压比下的RC空间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通过不同节点处的梁、柱钢筋应力对比,讨论了不同轴压比对应的结构和同一结构中不同节点位置在实现"强柱弱梁"上的难易程度以及梁端塑性铰的出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对板筋在纵向梁抗弯能力中参与程度的影响较大,低轴压比的结构比高轴压比的结构更容易出现梁端塑性铰;同一结构中内节点对应的纵向梁端比外节点更难出现塑性铰;为实现"大震不倒",建议在满足现行结构设计规范提出的相关要求外,对同一节点处的梁、柱端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复核,使得考虑了现浇楼板参与作用后的梁端实际承载力依然小于柱端实际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3.
陈育民  张意江  王维国  陈晨伟 《岩土力学》2016,37(12):3506-3512
饱和砂土地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液化,地基上的结构物将受到爆炸荷载及地基液化的双重作用,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和破坏性变形。基于大型现场爆炸液化试验,对场地上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地基液化后RC结构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化场地中浅埋RC结构产生了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且最大沉降量达到结构高度的10%,结构差异沉降达到最大沉降量的1/5,结构沉降变形在液化后15 h时基本稳定;RC结构表面未产生明显的裂缝,动态拉、压应变均在400??以内,不会对结构造成显著破坏;结构动力响应表现为柱侧加速度峰值明显大于梁侧,但柱侧动力稳定所需时间较梁侧短,即柱承受了更大的瞬时冲击力且其抵抗瞬时冲击力的能力更强。研究结果可以为在可液化地基中的浅埋RC结构稳定设计等工程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4.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采用增设摇摆刚架的抗震设计方法,以提高罕遇地震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立了框架一摇摆刚架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结合状态空间法与虚拟激励法,求解结构的平稳随机响应,并根据计算所得随机响应对框架一摇摆刚架体系的动力可靠度进行分析。以西部地区某已建成的6层框架结构为算例,探讨了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刚度比的摇摆刚架对新结构体系动力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设不同刚度比的摇摆刚架,可以有效协调结构体系的变形模式,充分发挥结构的耗能能力,降低整体结构的条件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165.
介绍了带有新型SIP墙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4个试件分别为一榀空框架试件、一榀未开洞的新型SIP墙板框架试件和两榀在不同位置开洞的新型SIP墙板框架试件,且4个试件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均相同,对比4个框架试件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新型SIP墙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观察试验现象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SIP墙板作为填充墙板对框架结构的延性、强度、耗能等抗震性能是有利的,同时新型墙板与框架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6.
混凝土核心筒的水平双向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地震多维性对于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大尺寸混凝土核心筒试件进行了水平双向加载下的拟静力试验.重点研究在双向加载下,核心筒的破坏形态与机理、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刚度退化等方面的问题.结果表明,由于水平双向加载下简体一个方向的损伤影响到另一个方向的性能,因而对混凝土核心筒的抗震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合理地考虑这种影响,这对于确保混凝土核心筒的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7.
锈蚀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已有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结合钢筋锈蚀引起结构破坏形态的改变,综合考虑结构各种耐久性损伤因素,并对箍筋锈蚀进行修正,提出了锈蚀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基于地震损伤的恢复力模型的确定方法.通过与现有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模型描绘的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总体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的滞回曲线所描述的现象与试验一致,该恢复力模型可在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采用.  相似文献   
168.
周江  史群飞  王伟 《岩土工程技术》2012,26(4):212-214,F0003
通过对某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采取粘贴碳纤维布的方式进行加固,并现场抽取试验梁进行了现场堆载实荷加载试验,对试验梁的挠度、裂缝开展情况和承载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对该加固工程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9.
张习上  赵卫政 《探矿工程》2012,39(10):58-62
在分析了目前华东地区常用的钻孔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等几种桩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桩端后注浆工艺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相结合的工艺,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该工艺既能提高单桩承载力,节约成本,又能够弥补钻孔灌注桩施工噪声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不足。介绍了这种组合工艺的设计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0.
使用激光垂准仪与精密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大楼进行垂直度检测,通过检测实践,充分证明该方法具有适应性强、作业简便、检测精度高且成果可靠的优点。同时使用GPS对大楼的垂直度受外部载荷的影响进行检测,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