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9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574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369篇
地球物理   509篇
地质学   1641篇
海洋学   4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72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SF-2050G型星站GPS(无基站)与Trimble 5700 GPS(有基站)在长江三峡库区河段比测试验,结果表明SF-2050G与Trinble5700GPS具有同样高质量导航、测量定位精度。SF-2050G型星站GPS在接收卫星信号同时接收海事卫星差分信号,获得了良好的测量精度。使之在各种条件下无须基站可实施卫星导航与测量。减少了差分基站所投入的成本与时间;扩展了GPS接收使用条件,提高了导航、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2.
末次冰期东海陆架平原上的长江古河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探测资料, 划分出虎皮礁凸起东南部浙东-西湖凹陷区末次冰期古河道体系.古河道充填沉积体的分布表明, 在末次冰期低海面时期, 长江主要途经长江凹陷进入外部陆架低地平原, 由于平缓地形的缓冲作用, 流入冲绳海槽的大型古河道难以发育, 但对低海面时期冲绳海槽北部的淡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认为, 在长江口外有6条大型古河道系统(A~F), 是末次冰期长江在东海陆架平原上的主要流路, 古河道分布与现在海底带状高地形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3.
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沉积物纹层计年与137Cs、210Pb测年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SHLF6孔纹层沉积物的137Cs放射性测量表明:137Cs比活度的最大值出现在55cm处,对应于1963年世界原子弹试爆高峰期。纹层计年表明0~6cm共有35个纹层层偶。从75cm到65cm,137Cs比活度从256±009dpm/g急剧增加到1868±017dpm/g,可能65cm对应于1954年。通过测量226Ra子核214Pb和214Bi(能量为295keV,352keV和609keV)放射的光子数获得226Ra比活度数据,然后求得过剩210Pb比活度(210Pbuns)。210Pbuns比活度随深度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其异常波动可能与人类活动以及沉积速率变化有关,例如55cm处210Pb比活度较高,与137Cs的峰值对应,这可能与1963年前后人工核实验的高峰有关,因为核试验不仅产生137Cs,而且可以产生208Pb和210Pb;45cm处210Pb比活度较低,而226Ra较高,可能与人类活动加剧,导致沉积速率增加有关。根据210PbunsCRS模式,SHLF6孔0~19cm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0mg/cm2·a,或约为011cm/a。210Pb测年数据与137Cs时标及纹层计年均有很好的一致性。四海龙湾玛珥湖发育的纹层为年纹层,可以建立高分辨率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124.
黄土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 产汇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对流域产汇流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黄河中游典型支流岔巴沟为研究区域,提出利用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探讨流域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产汇流模拟,避免了经验公式的概化和由此引起的局限。模拟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网格滞蓄的方法可以在子网格上体现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的变化及其对产汇流的影响,反映各个时期的产汇流条件,对降雨做出合理响应。  相似文献   
125.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监测与保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呼伦贝尔草原 腹地。呼伦贝尔草原所以肥美,是因为有众多河 流湖泊滋润,形成了广阔的湿地、沙地、草原等 多种景观。为各种生物和人类生活奠定了物质基 础,使得呼伦贝尔成为资源丰富,多个民族,特 别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突厥、鲜 卑、蒙古等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于此,并逐步繁荣  相似文献   
126.
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反映的全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550℃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LOI)和Ti、Al、Si、K元素强度分析表明,烧失量主要反映了流域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Ti、A1、Si、K4种元素被证明主要来自于流域,反映了径流输入的变化.11 000~7 800 cal.aBP,湖光岩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7 800 ca...  相似文献   
127.
公园大道上游客的脚印能存留多久?沙滩上那个嬉戏孩童的脚印明天是否还在?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我死后能在化石记录中留下一点点印记吗?化石可不单是骸骨。它也可以是生物体实际形态的一部分,比如一副骨架,或炭化的植物遗骸;化石也可以是一个生物体在很久以前死去时形态的写照,像是河底的脚印,或是树枝漂过时在河底随意画下的圈圈,又或者像“蓝湖犀牛”,那个有1500万年历史的两角犀牛模型,岩浆涌进湖里时裹住了它,随后岩浆冷却,形成了这个模型。  相似文献   
128.
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应用于粤北长江岩体的铀矿物年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晶质铀矿被认为是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的主要矿源提供者,在评价岩体的含矿性和确定成岩成矿年龄方面有重要意义。长江岩体属于诸广山复式岩体的一部分,是粤北地区重要的产铀花岗岩体,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该岩体中的铀矿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岩体中的铀矿物多以充填或被黄铁矿包围的形式存在,或者分布于石英、黑云母、绿泥石等矿物中;铀矿物类型主要有晶质铀矿、沥青铀矿、铀石、铀钍石四种。晶质铀矿/沥青油矿的化学年龄值可分为三组:~155 Ma、~106 Ma和~74 Ma。第一组年龄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后两组年龄代表铀矿的多期次成矿作用年龄。铀矿物从成岩后到~106 Ma,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直到~74 Ma后才发生明显的U元素活化、迁移。因此,可以推测长江岩体地区主要的铀矿成矿期应发生在~74 Ma及之后。  相似文献   
129.
基于Miall储层构型研究思想,结合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对乌南油田砂坝砂体储层构型界面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储层构型界面识别标志;在此基础上,将砂坝内部构型分为坝主体和坝侧缘,同时通过动、静态结合,明确砂坝外部构型存在孤立、视连通、左侧向叠置和右侧向叠置4种模式;纵向上发育湖退(进积)和湖进(退积)两种砂体发育模式。坝主体是主力储层,具有良好油气显示;坝主体分布面积大、出现频率高为油气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30.
康媛  孙卫  盛军  时建超  刘艳妮  赵婷 《地质论评》2016,62(1):103-110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中生界侏罗系西山窑组储层具有典型的异常低压油藏特征,晚白垩末期储层达到最大埋深,此时下部芦草沟组烃源岩演化程度达到最大,随着油气持续向储层充注,此时地层压力达到最大,可达30.33~50.74MPa。本文从引起油藏异常低压的主要因素入手,定量分析了构造抬升与地层剥蚀、地层温度降低、成岩作用中的"耗水作用"以及矿物蚀变引起的自生体积缩小等因素对地层压力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地层压力降低,其中溶蚀作用中矿物蚀变所形成的"耗水作用",使地层压力下降24.4%~37.1%,是造成储层异常低压的首要因素,同时矿物蚀变导致自身体积缩小并导致储层压力下降16.5%~24.8%,地层温度降低和构造运动对储层压力降低影响相对较弱,降低幅度分别为7.9%~8.6%和4.8%~8.1%。以上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下降17.45~37.85MPa,最终形成现今异常低压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