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02篇
  免费   8051篇
  国内免费   10476篇
测绘学   3859篇
大气科学   9833篇
地球物理   7282篇
地质学   26875篇
海洋学   5111篇
天文学   345篇
综合类   3785篇
自然地理   5539篇
  2024年   426篇
  2023年   1670篇
  2022年   2135篇
  2021年   2349篇
  2020年   1750篇
  2019年   2230篇
  2018年   1570篇
  2017年   1626篇
  2016年   1781篇
  2015年   2027篇
  2014年   3178篇
  2013年   2545篇
  2012年   2838篇
  2011年   2877篇
  2010年   2625篇
  2009年   2764篇
  2008年   2856篇
  2007年   2480篇
  2006年   2250篇
  2005年   2210篇
  2004年   1849篇
  2003年   1828篇
  2002年   1536篇
  2001年   1485篇
  2000年   1354篇
  1999年   1285篇
  1998年   1207篇
  1997年   1261篇
  1996年   1076篇
  1995年   985篇
  1994年   916篇
  1993年   723篇
  1992年   751篇
  1991年   601篇
  1990年   500篇
  1989年   322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24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4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A new approach to high-order Boussinesq-type equations with ambient currents is presented. The current velocity is assumed to be uniform over depth and of the same magnitude as the shallow water wave celerity. The wave velocity field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ave velocity components at an arbitrary water depth level. Linear operators a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kinematic condition at the sea bottom. The dynamic and kinematic conditions at the free surface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wave velocity variables defined directly on the free surface. The new equations provide high accuracy of linear properties as well as nonlinear properties from shallow to deep water, and extend the applicable range of relative water depth in the case of opposing currents.  相似文献   
172.
钦州湾潮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4年5月和11—12月两个航次的调查及近年有关海湾的海流观测资料,分析了钦州湾的潮流特征,观测资料来自分布于该海湾东中西三个航道及相关区域的8个测站。钦州湾涨落潮流特征: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东部最大涨落潮流速小于西部:夏季落潮流总是大于冬季:龙门水道附近的流速最大,而其余区域的流速相对较小。外湾(钦州湾)余流,是气旋式环流:水体东进而西出。从湾内来的泥沙和污染物质,主要从西部进入外海;中、东槽是主要“进水”通道,外海低泥沙含量、少污染物质的清洁水从这里潮流而上。因此,与西部相比,东部盐度高,水质清洁,底质重金属含量少。  相似文献   
173.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29个验潮站的实测验潮记录,应用傅氏变换与最平滤波器串联的方法来消除月均序列的周期波动对确定水位变化趋势的影响,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各站水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是显著的.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网河区的水位变化场进行分解,由相互独立的时间函数和空间特征函数表征网河区区域的水位变化特征;应用时间特征函数计算区域水位的平均变化率为0.02mm/a.根据验潮站的水位变化趋势,探讨网河区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4.
在深海沉积物岩心中保存的风成尘埃提供了以往大气循环和大陆古气候的有价值指标.早期深海表层沉积物研究利用粘土和石英成分及岩石学特征的变化来推断物质来源和搬运机制.Biscaye(1965)和Zimmerman(1975)研究了大西洋粘土矿物.结果表明流水动力是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最重要的搬运机制。相反,  相似文献   
175.
9404,9410,9702及98074个航次东海泥质和砂质沉积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调查显示由于冷涡区海水的底层幅聚作用使得位于冷涡中心的111站悬浮物含量高且集中在成层,111站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冬,春季高,夏,秋,秋季低,而410站则是春,夏高,秋,冬低,东海悬浮物的垂向分布可归纳为4类:上低下高型,上高中低下高型,上低中高下低型及均匀型。  相似文献   
176.
用Geosat高度计数据观测黑潮流系的低频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eosat高度计ERM T2-GDRs共2.3a的海面高度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区域为西北太产洋10° ̄45℃N,120℃ ̄160°E,包括整个黑潮流系,时间段为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经过数据筛选,地球物理、环境因子校正及轨道误差较正后,用客观分析方法得到时空均匀的50个时间序列的海面高度异常场,Geosat高度计的海面高度异常与验潮站实测水位高度符合较好,之证明处理结果是可信的,海  相似文献   
177.
冰心中的气候环境记录与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高分辨地记录全球变化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本文总结了冰心中提取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的系列记录,包括同位素、微量气体、阴阳离子、微粒、生物和有机质等。着重讨论了由这些记录提取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8.
1985年5、8月中法联合调查黄河口海域的营养盐,其样品采用常规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营养盐的分布总趋势是河口附近浓度高,外海浓度低,河口与外海浓度之比达数百倍。在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梯度与盐度的分布一致。在河口控制营养盐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河水和海水的混合过程。在119°30′~50′E,37°25′~38°5′N,PO_4—P,SiO_3—Si出现低值区。在此范围附近恰恰浮游植物的总量比较高。对8月份的02站进行了25h的连续观测,其结果是底层营养盐与盐度有良好的负相关性,而表层的相关性较差 黄河具有很高的氮磷比值,这很可能是农业上用氮肥量增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9.
根据湍流封闭理论,建立一种适用于正压浅海湍流运动的雷诺应力封闭模型(RSM),以代替目前三维浅海动力学模型中普遍采用的湍粘性系数的传统假设。通过直接建立并模化f—平面上正压海洋的雷诺应力传输方程,分别得到的微分形式和代数形式的RSM方程组。并讨论了进行数值计算所需要的边界条件。利用该模型可以进一步研究浅海潮流、风暴潮流及风海流等浅海流动的三维结构和湍流特性。  相似文献   
180.
南海曾母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母盆地沉积发育过程中被两个区域性不整合将地层分为Q-E3、E2-E1和前第三系三套构造层。渐新世前该盆地为南沙古陆南沿拗陷区,以南为古洋盆。随着洋壳向东南消减,始新世晚期南沙与加里曼丹两个微陆块发生碰撞,盆地大部一度上升成陆。此后南沙古陆块断解体,与曾母盆地一起逐渐沉降,古地形由北陆南海转化为北海南陆。该盆地面积大,沉积巨厚,生储盖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