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369篇
海洋学   4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Although the evidence of insect oviposition on plant organs has been reported from the late Paleozoic to the Miocene, recor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is still blank. This paper reports a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insect oviposition on plant leaf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vipositional scar is distributed on the abaxial surface of Sphenobaiera leaf(Ginkgoale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Daohugou Formation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A new ichnospecies Paleoovoidus venustus sp. nov. is described. The scar is elliptic to oval, arranged in longitudinal rows between leaf veins with almost regular distance, with its long axis paralleling to the leaf venation. This discovery adds new information to the morphology of insect endophytic oviposition probably produced by Odonata existed in a terrestrial ecosystem ~165 Ma ago. The new materials also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tudy of insect reproductive biology, plant-insect interaction and coevolution,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paleoclimate and palaeoenvironment during that time in northeast China.  相似文献   
142.
以全球年度城市动态数据(GAUD)和全球地表水动态数据集(GSW)为基础数据,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解析了1986—2015年全球城镇用地扩张占用永久性和季节性水体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30 a间全球城镇用地扩张直接占用水体的面积为1 033.2 km2,其中包括季节性水体711.7 km2和永久性水体321.5 km2,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亚洲是城镇用地扩张占用水体面积最多的大洲,其次是北美洲和欧洲,占用水体的面积分别为799.4 km2、122.5 km2和61.1 km2。欧洲是唯一以占用永久性水体为主的大洲。陆地面积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中国、美国和印度是城镇用地扩张占用水体面积最多的国家,占用水体的面积分别为573.1 km2、109.6 km2和24 km2。以占用永久性水体为主的国家是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尽管世界各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需防控更多的水体因城镇用地扩张而消失。  相似文献   
143.
加拿大地盾     
《地图》2014,(1):8-9
加拿大地盾(CanadianShield)是北美大陆从加拿大中部延伸到北部的古岩盘,大致上围绕啥得孙湾,主要是由距今约45亿年前~5.4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岩石构成,覆盖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约占加拿大陆地面积的一半,也是加拿大的地理核心。由于地盾上的地表大多是;中刷的沉积物或;水川侵蚀的余物,一般不适于发展农业,但这里的针叶林却是无价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4.
连云港临洪河口水体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李谷祺  冯志华 《海洋科学》2010,34(10):33-37
对连云港海域临洪河口水体中重金属元素Cu,Zn,Pb,Cd的主要存在形态及悬浮颗粒态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浮态重金属Cu,Zn,Pb,Cd的含量在调查海域内空间分布基本均衡,Zn、Cu、Cd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而Pb则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对悬浮态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表明,Cu主要富集在有机-硫化物态、Zn主要富集在残渣态、Pb主要富集在铁锰氧化物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主要富集在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145.
146.
明日看东山     
《海洋世界》2001,(5):24-24
被人们为“海上玉蝴蝶”的东山岛,是中国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岛县。地处东海与南海交汇处,东濒台湾海峡距离高雄110海里,南下香港210海里,自古是闽南与台、港、澳和东南亚通商往来的主要口岸。东山岛陆地面积19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63万平方千米,拥有32个小岛,  相似文献   
147.
基于谱间特征与比值型指数的水体影像识别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杨存建等人发现LandsatTM影像水体具有TM2+TM3>TM4+TM5的特征,本文以2000年福州市Landsat-TM为例,分析了水体及其他几类主要地物的光谱特性在影像中的表现特征,发现除水体外,居民地的影像以及山体影像也都具有TM2+TM3>TM4+TM5(即(TM2+TM3)/(TM4+TM5)>1)的特征,但是三者(TM2+TM3)/(TM4+TM5)的比值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辅以适合的阈值(水体(TM2+TM3)/(TM4+TM5)>2.0,TM2>40)可以将水体信息区别于其他背景地物。将该方法在含不同水体类型的福州市Landsat-TM遥感影像上进行实验,表明其可以将水体与全部居民地的阴影和山体阴影有效区分开来;同时可用于快速、简便和准确地提取城市和山区中的湿地水体信息,解决水体提取中难于消除居民地阴影与山体阴影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8.
149.
城市污染水体整治对城市良好水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污染水体形成机理,构建污染水体遥感识别模型,实现了城市污染水体快速、高效、大范围的提取。本文以银川市为研究区,开展银川市污染水体遥感识别,并进行实地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污染水体遥感识别精度可达62.96%,共确定银川市污染水体12条,为银川市污染水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识别精度的原因,以提高后续污染水体遥感识别精度。由于遥感识别污染水体尚属首次,因此识别精度一般。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将会加入其他指标继续研究,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0.
为了实现在厚松散含水砂层下留设防塌煤(岩)柱以提高开采上限,研究厚含水砂层区域注浆改造技术。以安徽淮北五沟煤矿1010-1工作面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下提高上限开采为目标,通过理论计算、注浆材料配比实验和原位注浆试验,对改造范围和层位、注浆材料的适用性、不同深度的浆液配比、钻孔布置方式和注浆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取心测试、水文地质试验和井下钻孔验证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五沟煤矿四含改造区域松散含水砂层底部无黏土,且在有含水风化基岩条件下,提高上限开采需同时注浆改造松散砂层和风化基岩;粉煤灰–水泥浆较石膏–水泥浆具有更好的体积稳定性,粉煤灰掺量20%~50%的粉煤灰–水泥浆结石率大于98%,且有较稳定的凝结强度,能够满足砂层劈裂注浆的需求,风化基岩采用纯水泥浆或10%以内掺量的粉煤灰–水泥浆,基岩之上2倍采高的砂层注入10%~20%掺量的粉煤灰–水泥浆改造后充当保护层,上部采用20%~50%掺量的粉煤灰–水泥浆进行充填压密,粉煤灰掺量随注浆深度递减;注浆终压可在最浅部砂层注浆劈裂压力的基础上,按地层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梯度0.3 MPa/10 m增加;泄压诱导注浆可有效控制浆液的劈裂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