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23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基于抑制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屋盖MR智能隔震模糊控制的思想。文中,在建立屋盖智能隔震升船结构计算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模糊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并以中国某大坝巨型升船结构为背景,设计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模糊控制的控制系统。仿真分析和对MR阻尼器的参数研究表明,安装合适的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并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具有不确定参数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的鞭梢效应,且模糊控制器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2.
规则型隔震房屋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文中根据规则型隔震房屋的刚度、质量和阻尼分布的特点,改进了阻尼比的简化计算表达式。此外还归纳给出了自振周期、振型和地震反应计算公式。文中还将我们提出的隔震结构振型阻尼比公式与Kelly的相应公式进行了数值比较,两式的复杂程度虽几无差异,但文中的公式更为精确。文中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以方便地在一般房屋结构隔震方案设计和地震反应的振型叠加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3.
介绍基础隔震结构的工作原理和两种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时程分析法和Matlab程序模拟计算结构隔震和不隔震时的顶层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多层建筑采用基础隔震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84.
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模拟组合隔震系统中隔震支座的双向耦合效应,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并且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最大位移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时支座的最大位移,因而应考虑水平双向地震作用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和隔震支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5.
隔震结构中非经典阻尼影响及最佳阻尼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采用双自由度非比例阻尼振动模型描述基础隔震体系,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获得其地震时域响应的近似解析解,借助于应谱理论分析了非比例阻尼对隔震体系中的上部结构层间最大剪力及隔震层最大位移等响应值的影响,探寻了隔震系统最佳阻尼比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6.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夹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全刚性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夹层 橡胶隔震支座的回刚性,并给出了竖向压力及剪切变形对隔震支座回转刚性的影响结果,文末给出了隔震支座在高压缩应力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竖向压缩压力达到30MPa时,隔震支座仍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7.
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上部结构和隔震单元特性对隔震结构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可用于隔震结构反应分析的简易方法,避免从数学上求解耦联的非线性方程.将隔震层的恢复力模型等效线性化,以结构动力响应的Duhamel积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8.
地震和震后随之而来的恶劣天气会造成无数建筑物被破坏,叠层橡胶垫隔震技术建造的隔震建筑物可对地震“以柔克刚”,传统建筑可对地震“以刚克刚”,本文介绍了这两种建筑抗震方式中防雷装置的设置,并分析了两种建筑抗震技术防雷装置设置的不同点,探讨了使用抗震新技术的建筑物防雷装置设置的解决技术.  相似文献   
189.
通过对农村民居特点的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经济、简单、可靠的隔震技术—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墩.根据相关理论设计了相应的隔震墩试件.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输入E1 Centro和Taft地震动与结构地震反应的对比,研究了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墩模型的振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隔震墩加速度折减系数在0.34 ~ 0.55之间,可有效...  相似文献   
190.
某首层柱顶隔震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隔震设计的目的并检验隔震层的工作性能,测试分析了采用首层柱顶隔震技术的某五层框架结构在环境激励和初位移条件下的动力特性,得到了结构的前3阶自振特性如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分析了初位移条件下隔震层的自由衰减曲线和滞回性能.结果表明:环境激励条件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动力特性相近,隔震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具有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