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篇
  免费   1494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372篇
地质学   762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2篇
  1974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Illustration All the data in this catalog are chosen from the (Preliminary Seismological Report of Chinese Seismic Stations( “Its abbreviation is "Monthly Report"). The catalog includes the events of M≥4.7 in and near China and M≥6 all over the world. The "Monthly Report" is monthly compiled by the Ninth Section of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SB.  相似文献   
72.
涡阳-凤台地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深浅部构造对比研究,结合历史地震资料、中强震观测资料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探讨中强震过渡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韵律的研究途径,以涡阳~凤台地区为例,对其进行综合剖析,推演未来中强震发生的空间部位,并预测该地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震级、地震长轴衰减方向、发生时间等参数。  相似文献   
73.
It gradually becomes a common work using large seismic wave data to obtain source parameters, such as seismic moment, break radius, stress drop, with completingof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in China (Hough, et al, 1999; Bindi, et al, 2001). These parameters are useful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seismic hazard analysis.Although the computation methods of source parameters are simple in principle and the many research works have been done, it is not easy to obtain the parameters accurately. There are two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computation results. The first one is the effect of spread path and site respond on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re are different geometrical spreading coefficients on different epicenter distance. The better method is to introduce trilinear geometrical spreading model (Atkinson, Mereu, 1992; Atkinson, Boore, 1995; WONG, et al, 2002). In addition, traditional site respond i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with rock station, such as linear inversion method (Andrews, 1982), but the comparative estimation will introduce some errors when selecting different stations. Some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ite respond is not flat for rock station (Moya, et al, 2000; ZHANG,. et al, 2001; JIN, et al, 2000; Dutta, et al, 2001). The second factor is to obtain low-frequency level and corner frequency fromdisplacement spectrum. Because the source spectrum model is nonlinear function,these values are obtained by eye. The subjectivity is strong. The small change of corner frequency will affect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 of stress drop.  相似文献   
74.
在埃及红海的北端,苏伊士湾南部我们建立了一个地震观测网络。该网络由10个子台组成:5个位于西奈半岛的南端,4个位于非洲大陆,1个在Shadwan岛。Shadwan岛曾于1969年3月发生过6.6级地震。第一批6个台站建于1994年8月,其余的4个建于1996年6月。  相似文献   
75.
慢地震慢前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岩石高温高压破裂实验与有机玻璃破裂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地震波形记录(观测资料)与试样破裂波形(实验资料)对比、地震前后定点应变与主破裂前后应变形态变化的对比,认为慢地震是临界或亚临界破裂或预先滑动所致,是低频应变波动。它是材料屈服、弱化或塑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而慢前兆则是临近大地震(大破裂)前出现的诸如形变、低频地震波(破裂弹性波)等的短期及临震前兆现象,它比较可靠。但由于许多岩石主破裂前并无明显的临界破裂或预滑动现象,也并非所有岩石都一定出现明显屈服,所以也并非每个地震前都有慢地震,因此,也就不一定都出现低频波动。从而,也并不一定都出现相同的短期、临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76.
张萍  蒋秀琴  高艳玲  谷光裕  吴野 《地震》2003,23(4):43-48
利用“基于GIS地震分析预报系统”提供的用地震初动符号求震源机制解软件,获得了1999年11月辽宁岫岩—海城交界地区20个ML≥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将求解结果与采用吴尔夫网投影法得到的震源机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种求解震源机制得到的节面(A、B)、力轴(P、T)比较接近,对应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77.
在讨论地震地质背景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震区的深部构造、地表活动断裂、地面形变、极震区展布方向、震害、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发震构造标志,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发震机制。初步认为北北西向罗明坝-太平断裂和北东向飞陵-丙麻断裂是2001年施甸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二者具有共回轭构造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78.
轴地壳岩浆房是活动扩张中心海洋地壳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轴地壳岩浆房通过深部岩浆源的补充,内部岩浆的同化熔融、结晶分异等岩浆房过程,其中的岩浆会破裂上覆的岩石层形成岩浆破裂,并沿岩浆破裂继续向上迁移。本文建立了岩浆迁移的层流模型,从理论上对岩浆迁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遗传算法引入到该问题中来,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描述岩浆驱动破裂传播的积分方程。如果假设岩浆破裂在远离破裂末梢处的权限宽度为1M,则靠近末梢,破裂的宽度逐渐加大,在末梢处宽度为2m左右。并根据文献对岩浆流体的一些观测参数计算得出,岩浆破裂权限宽度不会很大,一般在1m左右的量级。  相似文献   
79.
1993年6月8日堪察加东部沿海MS=7.3地震是一次非常复杂的破裂过程.通过宽频带波形拟合方法,结合子事件叠加的空间传播特性和视时间差的分析,讨论了这次地震的破裂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地震的破裂传递带有强烈的单向性,主要破裂过程可以表示为:破裂成核——北东东——正东偏北——正东偏南——停止,由深至浅.   相似文献   
80.
马淑田  赵薇 《地震学报》1997,19(3):241-245
本文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反演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MS=6.5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两主轴方向近水平,主压力轴位于北偏西30方向,方位角105(西偏北15)的共轭面可能与实际的地震破裂面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